APP下载

中医针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

2016-01-20

关键词:针灸穴位血糖

崔 艳

(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中医针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

崔 艳

(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 中医针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波动状态、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研究组血糖波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中医针灸;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

糖尿病作为内科常见性、多发性疾病,慢性并发症和血糖控制水平紧密相关,控制好血糖波动,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医领域对血糖波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观察。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45例患者实施中医针灸,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5~57岁,平均年龄55.2岁,病程2a~11a,平均病程5.2a。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4~56岁,平均年龄54.1岁,病程3a~10a,平均病程5.1a。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主要是运动指导、饮食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格列美脲,开始给予1 mg,1次/d,按照患者血糖水平,对剂量进行调整,最高不超过6 mg。

研究组:给予针灸治疗,针灸三阴交穴位、足三里穴位、脾俞穴位和肾俞穴位,选择仰卧位,给予皮肤消毒,待进针得气之后,给予补平泻法,直到麻木酸胀,设置15 min留置针,再实施灸法治疗。等到仰卧位启针之后,选择俯卧位,选择脾俞、肾俞穴位,再进针15 min,然后起针,结束一次治疗。一个星期治疗1~5次。

1.3 疗效判断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降低水平超过40%,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有效:患者临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降低水平>20%。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体征无变化,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HBA1C水平、2hPG、FBG水平对比:治疗前,研究组HBA1C水平(9.7±1.1)%,2hPG水平(15.5±4.2)mmol/L,FBG(9.7±1.6)mmol/L,治疗后H B A 1 C水平(6.0±1.6)%,2 h P G水平(8.0±2.1)mmol/L,FBG(6.4±1.0)mmol/L。对照组H B A 1 C水平(9.6±2.0)%,2 h P G水平(15.6±3.8)mmol/L,FBG(9.8±2.6)mmol/L,治疗后H B A 1 C水平(7.8±2.0)%,2 h P G水平(11.0±1.3)mmol/L,FBG(8.2±1.3)mmol/L。血糖波动情况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疗效对比:研究组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20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68.9%。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中医领域,糖尿病属于消渴病,随着年龄逐渐增加,人体阴气逐渐下降,机体肾气衰竭。所以,糖尿病主要是肾阴亏损和肾气不足。在中医治疗中,主要是滋阴养阴和补肾益气为主。利用中医针灸治疗,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高血糖状态。同时,选择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关键因素,三阴交作为肝脾肾的交汇处,利用针刺,可起到滋肾、健脾和疏肝作用。脾俞主要是利湿和健脾和胃的作用,肾俞主要是强腰利水和益肾助阳的作用。足三里主要是条例脾胃和疏风化湿的作用。因此,选择这些穴位,主要是围绕肾阴亏损和肾气不足治疗。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研究组血糖波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梁惠霞.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1).

[2] 梁 鸿.中医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

[3] 石瑞丰.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医学报.2012(02).

[4] 柳文菊,熊 军,黄 娥,刘学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尿酸、血脂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04).

[5] 马烈光.论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特色[J].中医学报.2010(06).

[6] 于洪智.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影响和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5).

本文编辑:刘欣悦

R248.1

B

ISSN.2095-6681.2016.30.139.01

猜你喜欢

针灸穴位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夏季穴位养心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