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峡选煤厂选煤工艺设计与分析
2016-01-19陈卫东貟彦章
陈卫东,刘 雪,貟彦章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中心,甘肃 华亭 744100)
东峡煤矿位于甘肃省华亭县,隶属于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产能为1.50 Mt/a,主采煤层为煤6-1、煤6-2上、煤6-2中、煤6-2下,局部可采煤层为煤6-3、煤6-4、煤6-5。目前开采煤层为煤质较差的煤6-1,煤层夹矸较多。根据原煤煤质特征,该煤矿原煤灰分较高,属于中灰、低硫、中高挥发分的长焰煤或不粘煤,可作为发电、气化、化工用煤和民用燃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煤矿原煤经分级和人工拣矸后直接作为产品销售,但随着矿井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原煤含矸率和灰分均升高,加上当地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简单排矸后的煤炭产品质量仍达不到用户要求。为了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产品质量,迫切需要建设配套选煤厂,以对原煤进行有效洗选,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 原煤煤质特征
在设计配套的东峡选煤厂过程中,以同一井田陈家沟煤矿的原煤煤质资料作为初始煤质资料,在对煤质资料进行适当调整后,将其作为设计依据。由于两矿原煤的赋存条件和煤质特征相似,且开采方法相同,故其具有相似性和代表性。
1.1 粒度特性
东峡选煤厂原煤的粒度特性见表1。
表1 东峡选煤厂原煤粒度特性
由表1可知:3~0.5 mm粒级产率较高,50~30、0.5~0 mm粒级产率都较低,其余各粒级产率相近;>50 mm粒级矸石占全样产率为7.62%,占本粒级产率为34.97%,说明原煤中矸石多,需要对其进行排矸处理。
1.2 密度特性
东峡选煤厂原煤的密度特性见表2。由表2可知:低密度级产率高而灰分低,主导密度级为1.30~1.40 g/cm3密度级,产率为47.22%,灰分为5.32%;其次为<1.30 g/cm3密度级,产率为23.91%,灰分为3.19%;高密度级产率较高,灰分高,矸石纯度高,>1.80 g/cm3密度级产率为20.53%,灰分为82.40%;中间密度级(1.50~1.80 g/cm3)产率很低,仅为4.14%,这样的密度分布有利于煤炭洗选;煤泥产率也很小,而灰分为31.63%,明显高于原生煤泥灰分,这说明矸石存在泥化现象。
此外,根据80~13 mm粒级原煤的可选性曲线(图1)可知:分选密度在1.50~1.80 g/cm3之间时,δ±0.1含量<10.00%,说明原煤为易选煤。
表2 东峡选煤厂原煤密度特性
图1 80~13mm级原煤的可选性曲线
2 设计原则
在设计东峡选煤厂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原生产系统的同时,本着简化生产系统,降低投资的原则,研究了地面生产系统与场地空间布置,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原煤自工作面经顺槽、石门、暗斜井、主斜井、转载、上仓六条带式输送机至主选车间。由于运输过程中原煤没有经过缓冲,对生产影响较大,故需要设置缓冲仓。
(2)东峡煤矿的工业场地空间有限,可布置的选煤厂的厂地有效长度和宽度均仅为76 m,主厂房、产品仓、原煤缓冲仓、胶带走廊的布置对储煤场和原建(构)筑物有一定的影响。在充分论证与分析后,拆除工业场地内原选煤车间的手选捡矸系统和部分胶带走廊。
(3)根据原煤煤质特点和煤炭市场需求,确定该选煤厂的煤炭产品主要作为电厂燃煤、民用煤及化工用煤。根据煤炭产品市场定位,该选煤厂既要实现原煤的全部(<80 mm)入选,又要实现部分末煤(<13 mm)入选。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由于块煤价格明显高于末煤,>80 mm粒级块煤 其产量较小,可经手选捡矸后直接销售;同时可将洗块煤分成洗中块和洗小块两种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根据原煤煤质情况,可以随时调节末煤入选量,以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选煤工艺的确定
由于入选原煤>50 mm粒级矸石产率高,末煤低位发热量相对较低(在18.40 MJ/kg左右),中煤产率较大(占块煤量的13.67%~24.90%),结合当地煤炭产品市场需求,东峡选煤厂的建设目标为:有效排除矸石,提高中煤产量,降低末煤灰分并提高其发热量。
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先进、高效的选煤设备有浅槽重介质分选机[1]、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2]等,结合原煤全部入选的目标,现就下述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3.1 方案一
原煤被破碎到200 mm以下,脱泥、分级后全部入选:200~13 mm粒级由浅槽重介质分选机分选[3],13~0.25 mm粒级由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25 mm粒级细煤泥浓缩、压滤回收,>0.25 mm粒级粗煤泥直接回收。主选系统布置双系统,其中一套为以浅槽重介质分选机为核心设备的块煤分选系统[2],另一套为以重介质旋流器为核心设备的末煤分选系统,煤泥水浓缩系统配置两台带斜管的ZNF-18浓缩机。
由于采用块煤、末煤两套系统生产,原煤入选粒度上限高(可达200 mm)[4],既能实现全部入选,又能实现块煤(200~13 mm粒级)或末煤(<13 mm粒级)部分分选;产品结构更合理,主导产品包括200~50 mm粒级洗大块,50~25 mm粒级洗中块,25~13 mm粒级洗小块,<13 mm粒级洗末煤。但双系统结构复杂,占用面积与空间较大,初期投资大;重介质旋流器不能充分发挥分选粒度下限低的优势,脱除的煤泥量较大,生产成本增加;此外,在仅分选块煤或末煤时,另一个系统停止运行,导致系统洗选能力降低。
3.2 方案二
原煤经80 mm分级后,>80 mm粒级经手选捡矸后作为产品,<80 mm粒级以不脱泥[5]、不分级方式全部入选:80~0.25 mm粒级由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6],>0.25 mm粒级粗煤泥直接回收,<0.25 mm粒级细煤泥浓缩、压滤回收。该工艺主导产品为>80 mm粒级筛大块、80~25 mm粒级洗中块、25~13 mm粒级洗小块、<13 mm粒级洗末煤、<80 mm粒级洗中煤。主选车间布置一套分选系统,煤泥水浓缩系统配置SZPT8一段斜管浓缩机1台,ST10二段斜管浓缩机2台。
对于<80 mm粒级原煤,该工艺系统成熟,分选精度高,有效分选粒度下限低(<0.25 mm),一次可以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三产品,且可以1.40 g/cm3左右的低密度悬浮液实现2.00 g/cm3以上的高密度排矸任务;悬浮液与原煤分别给入设备,不受原煤煤质变化影响,分选密度等参数易于测控,方便实现自动控制;系统工艺结构简单,占用面积与空间较小[6-7]。此外,由于中煤产量增加,预计每年的销售收入增加320万元。
两种选煤方案对应的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
表3 两种选煤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结果
由表3可知:从技术条件方面分析,两个方案均具备可行性;但从项目投资、销售收入、吨煤加工费三方面分析,方案二的效果更好。故确定的选煤工艺为:原煤经80 mm分级后,>80 mm粒级经手选捡矸后作为产品,<80 mm粒级以不脱泥、不分级方式全部入选;80~0.25 mm粒级由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0.25 mm粒级粗煤泥直接回收,<0.25 mm粒级细煤泥浓缩、压滤回收。
4 工艺布置
4.1 原煤准备系统
矿井原煤经转载、上仓带式输送机输送至选煤车间,经80、13 mm分级后,分为>80、80~13、<13 mm三个粒级,其中:>80 mm粒级块煤进入原选煤车间,经手选拣矸后作为最终产品,<80 mm粒级原煤进入各自洗选系统。原煤准备系统工艺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原煤准备系统工艺布置图
4.2 主选系统
为解决原煤缺少缓冲仓的问题,对生产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一条转载胶带走廊,并使其与上仓胶带走廊相接;在两条走廊衔接处布置一个直径为10 m、高度为21 m的圆筒缓冲仓。针对工业场地面积有限的实际情况,拆除原选煤车间的部分胶带走廊,进而布置相关工艺系统;充分利用新建选煤车间的筛分系统,在分级溜槽下方布置入选原煤收集胶带,根据当地市场变化和煤质情况,及时调节原煤入选方试;拆除原选煤车间的手选捡矸系统,新建1个大块煤产品仓,并布置大块矸石、杂物手选系统。主选系统工艺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主选系统工艺布置图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选煤装备发展较快,为选煤工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设计选煤工艺时,应该以原煤煤质资料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结合实际场地情况,在对多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比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工艺系统,从而实现选煤厂设计的最优化。
[1] 张 震.曹桂宝.重介选煤工艺在唐口煤业选煤厂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11(2):15-17.
[2] 贾风军.浅谈浅槽重介分选工艺在上湾选煤厂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07,13(6):99-101.
[3] 魏合升,房传信.新庄选煤厂块煤重介浅槽分选工艺的改造与优化[J].选煤技术,2012(5):52-55.
[4] 廉 凯.浅谈重介浅槽选煤工艺及应注意问题[J].煤,2008,17(4):31.
[5] 程文科,周娟华.不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选煤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煤炭,2010,36(4):76.
[6] 牛秀云.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太原选煤厂的应用[J].选煤技术,2005(4):20-21.
[7] 连建华,李广虎.粗煤泥回收系统工艺改造[J].煤质技术,20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