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东营 生态有色
2016-01-19
有色金属产业作为东营市的四大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技术装备水平保持领先,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已经成为东营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如今,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战略唯一全面覆盖的城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高效生态有色金属产业”的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
山东省东营市作为一个行政区划于1983年10月成立,辖三县两区,面积8243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从这一点来说,东营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拥有无限的朝气和活力。
同时,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这里崛起,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在这里诞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入海,这里区位优越,兼得黄河馈赠、大海垂青。从这一点来说,东营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系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曾经,东营是全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城市,是中石化重要的成品油采购地;是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产业制造基地,该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是全国重要的橡胶轮胎生产和出口基地,子午胎产能占全国的1/5,7家企业进入全球年度75强。
如今,有色金属产业在东营飞速发展,成为该市四大产业集群之一。东营已经成为全国唯一的“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国家火炬计划铜冶炼和铜材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在中国第四大、民营第一大铜企业——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的带动下,整个东营及周边地区的铜产业链条趋于完善,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铜圈”。
今年5月,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方圆集团调研时说,近年来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技术装备水平保持领先,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已经成为东营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有色金属产业是东营市的新兴产业,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升,成为东营市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1998年,东营第一家有色金属企业——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方圆集团前称)成立,在其带动下,有色金属产业在东营飞速崛起。目前形成了以方圆铜业为龙头,天圆铜业、亨圆铜业、金圆铜业、万达电缆、迪赛机电、金玺铜业、金信新材料、昊林铜业、天仁铜业等多家企业协同发展的铜产业集群。
电解铜产能由最初年产1万吨达到现在的70万吨,黄金、白银产量由最初的年产十几千克分别达到现在24吨、387吨,尤其是粗铜冶炼、铜加工产能,目前分别达到年产40万吨、70万吨。电解铜、粗铜冶炼、铜加工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5%、57%和45%。2015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6.4亿元,同比增长5.5%。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目前,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已从最初的电解铜、电缆电线发展到多金属矿综合提取,围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等产业升级产品结构,涵盖了黄金、白银、铂、钯、硒、镍等稀贵金属综合提取,阳极板、阴极铜、高精度铜板带、低氧铜线杆、电磁线、精密紫铜管、高速列车接触线及承力索生产等领域,形成了配套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构建起了涵盖工厂生产、仓储物流、技术服务、标准创新等在内的有色产业发展体系。
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产能为阴极铜70万吨、高精铜板带13万吨、低氧线杆37万吨、阳极板60万吨、无氧铜杆13.9万吨、特种线缆5万吨、铜管4万吨、电磁线2.85万吨、高速列车接触线及承力索1万吨。
另外,随着方圆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的“年处理150万吨多金属矿项目”,投资20亿元建设的40万吨铜电解项目,投资10亿元建设的稀贵稀散金属综合提取项目;天圆铜业投资20亿元建设的20万吨铜加工项目;金玺铜业年产10万吨电解铜项目、亨圆铜业年产20万吨铜深加工项目、圣圆铜业20万吨铜加工项目、华东电缆5万吨铜深加工项目先后建成投产,全市粗铜产能将达到40万吨,电解铜产能75万吨,铜加工产能95万吨,黄金30吨,白银1000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
骨干企业实力雄厚
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方圆集团创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铜、金、银生产为主,铂、钯、硒、锑、铋等稀贵稀散金属综合提取,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集团总资产300亿元,员工3200余人。铜产量列全国第四位,金、银产量均列全国前十位,是山东省百强,全国500强企业。2015年,公司共生产电解铜60.8万吨,黄金24吨,白银387吨,实现销售收入640亿元,利税38.5亿元。
天圆铜业
亨圆铜业
金圆铜业
迪赛机电
天圆铜业成立于2008年1月,注册资本3.48亿元,是一家专业生产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棒材、阳极板、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及绞线的加工企业。占地1000多亩,现有员工1000余人。主要产品锡磷青铜、紫铜、黄铜、白铜系列板带;电缆、电线棒材及各种型号的规格丝、阳极板、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及绞线等20余种产品,已形成年加工铜材产品35万吨,高精度电子合金铜板带3万吨,高速列车接触线、承力索2万吨,棒材及规格丝10万吨、阳极板10万吨的能力。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利税20亿元。
亨圆铜业成立于2010年,占地386亩,注册资本1.7亿元,主要生产各种精密紫铜及铜合金管、铁路电气化用铜合金导线、低氧光亮铜杆等产品和废旧家电、有色金属回收拆解加工、稀贵稀散金属提取等,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铸轧设备和生产工艺,年产20多万吨高精铜材,新建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电线电缆拆解20万吨、年产电解铜15万吨及稀贵稀散金属提取等。现有总资产10.2亿元,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
金圆铜业是华东线缆集团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加工制造企业。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及电线、电缆检测设备。是国家经信委电网改造推荐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有铜杆、无氧铜杆、铜带、铜排、异型铜管、石化装备业各种电缆、深井测井电缆、超声波采油电缆、加热电缆、潜油泵电缆、环保型低烟阻燃电缆、超声波采油电缆、加热电缆、潜油泵电缆、耐火电缆,硅橡胶电缆、预分支电缆,矿物质绝缘电缆等16系列特种电缆。
迪赛机电创建于2007年1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现有员工近400人,大中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70%;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利税7500万元。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端电磁学产品、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研发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北方唯一能生产动车、高铁、机车、火电、核电、风电、水电、高中低压电机、防爆电机电器、变压器等领域。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产品作为一种耐高温、耐辐射、耐油并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和机械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其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力、电器、覆铜板、手机及微型电脑集成电路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拥有“黄金薄膜”的美誉,产品质量已完全达到了替代进口的标准。
金信新材料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6亿元,现有职工300余人。公司20万吨高精铜材综合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项目建设周期20个月,该项目为高精度铜材深加工项目,同时配套金、银等稀贵技术综合提取回收,深度挖掘“城市矿产”有价资源。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生产无氧铜材20万吨,黄金118千克,白银41吨,可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利税13.82亿元,建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万达集团探测电缆的年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SDEMFB膜包线缆和潜油泵电缆的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同行业前3名。
以上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带动,为东营打造千亿有色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吹炼即景
电解即景
电解车间
精炼出铜
黄金电解
2014年,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方圆有色金属公司295.2亿元、鲁方金属材料公司282.2亿元、天圆铜业公司210.3亿元、亨圆铜业1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6%、6.1%和194%。方圆集团全年生产阴极铜54.8万吨、黄金19.6吨、白银376吨,阴极铜产量同比增长45.7%。天圆铜业全年生产铜板带3万吨、铜线杆10万吨、阳极板32万吨。其他企业规模也快速提升,金信新材料、金圆铜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亿元、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9%和36%。方圆有色、鲁方金属、亨圆铜业入围2014年度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50强,分别位列第20、21、38名。
技术装备优势突出
技术起点高,工艺装备先进,是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
方圆有色金属集团依靠科技创新,通过持续不断的精细化操作,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阴极铜产品质量世界第一,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铜、金、银等多金属综合提取的成套设备和工艺。方圆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金属捕集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国务院17项重点督导项目之一,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作为“世界第四代铜冶炼新技术”被载入史册。国家将其作为“促进有色金属产业升级和振兴的重点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推广。
借助此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方圆公司实现了对尾矿、废渣、废气、废水等废弃物中铜、金、银、硒等稀贵元素的综合回收,对各类资源做到“吃干榨尽”,吨铜能耗和生产直接费用均创世界最低水平。解决了环境保护与开发资源齐步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掀起了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变革,东营方圆成为世界工业领域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标准化的标杆企业。
天圆铜业高精度铜板带、低氧铜线杆、电磁线等三条生产线均采用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及生产检测设备从世界最先进的德国荣克公司、德国福尔默公司、日本生田公司等引进,产品质量居国内领先水平。亨圆铜业的连铸连轧生产设备国际先进,铁路电气化用异型铜导线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发展计划。迪赛机电先后引进法国和德国的丝包烧结设备,是北方唯一的动车电磁线专业生产厂家。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目前建有国家级实验室1家、省级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2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达到3%以上。企业拥有各类专利175件,承担了近30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任务,3家企业担任专标委委员。
方圆公司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达成了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制定出一套先进的核心技术指标标准和6个循环经济链条配套标准;亨圆铜业与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先后参与制订或修改《无缝内螺纹铜管》等10多项国际标准;迪赛机电参与起草了风电电机绕组线国家标准。
在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各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方圆公司的“鲁方”牌电解铜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圆铜业的高纯阴极铜、低氧铜线杆均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复为全国唯一的“全国铜及铜材知名品牌示范区”。
抢抓机遇 建设生态有色产业
鲁方牌高纯阴极铜
铜板带
铜线
鲁方牌金锭
鲁方牌银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产业发展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成本上升、环保压力、竞争加剧等一系列挑战。由于约束因素短期内难以消失,支撑因素近期内不能形成,未来一个时期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但是,有色金属产业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改变,作为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支撑材料的地位没有改变,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因此,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客观上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抓住当前国际资源价格下跌的时机,引导企业‘走出去’,输出先进技术装备和优势产能,获取境外矿产资源,力争在下一轮经济周期赢得主动权。尽管当前市场消费相对放缓,价格大幅下跌,全行业存在诸多困难,但产业总体是健康的,其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未发生偏移。同时,随着转型升级必然带来的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和重组,很多发展机遇已经悄然出现。
针对东营市有色金属产业下步发展,赵豪志指出,一要坚持集群化发展。企业要明确发展定位,培育核心优势,把产品做精、做专、做到最好。企业之间要细化专业分工,加强沟通交流,强化协作配套,实现差异化发展,防止恶性竞争,打造产业发展优势。二要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深化产学研结合,注重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搞好关键技术研发,努力在专利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要坚持加快发展。每个企业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科学谋划,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努力打造百年企业。对确定实施的项目,要加强协调调度,加快向前推进,为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批准实施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东营作为黄蓝两大战略唯一全面覆盖的城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成为中国又一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东营市不断加快发展理念、产业结构、人才队伍的转型升级,着力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集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南大学-东营方圆工程硕士班开班
董事长拜见智利矿业部长
与东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约
与CODELCO启动共建东营工程技术中心
与美国普渡大学签约
智利国营铜业公司总裁皮萨罗先生来访
中法两国总理见证公司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约
未来,东营有色金属产业将借助“黄蓝”两大经济区建设这一机遇,以国家和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以及国内各省区在资源、产业、技术方面的互补合作,充分发挥东营的产业基地优势、龙头企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提高东营有色金属产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东营建成山东最大、全国知名、世界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将“高效生态有色金属产业梦”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