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互动”提高英语开放性教学效果
2016-01-19赵亚东
赵亚东
【内容摘要】“互联网+”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活化教学情境、深化教材资源、指导互动协作,利于学生在增强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活学英语,提高运用准确性。探讨“互联网+互动”对丰富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开放性教学效果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多媒体 初中英语 合作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的现代化教学正在悄然改变着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使得课堂与生活距离更加紧密。“互联网+互动”使得课程教学在资源丰富、过程开放的过程中,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该种模式运用,在有效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带着高涨的激情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便于他们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
一、运用“互联网+互动”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灵活参与
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丰富的背景下主动探知求学,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认知。互联网运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似的背景,使得学生在情境中找出学习内容,在主动融入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
情境化创设,使得课堂在富有动感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教学情趣。如,在寅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 的“Reading When in Rome”阅读教学中,运用动漫展示的形式,就Jenny和Daniel的对话,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内容,给他们提供有关世界各地奇异的问候方式,让他们思考:Why the people do that?以此来激活他们的主动阅读激情。可运用课件展示英国、法国等问候形式,建议学生从相应的情境中思考:How do you know the greet?以这样的情景展示内容,自然引出学生对How do you understand“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深思,帮助他们更加主动参与课堂。
“互联网+互动”使得情境不再成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活动,引导学生以更为宽广的眼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内容也在情境的活化中产生无穷的活力。情境创设应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为根本,多给学生奇思妙想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升华情感,帮助他们获得更为独特的感知体验。
二、运用“互联网+互动”活化资源,引导学生尝试对话
深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找素材,让他们在主动与教材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发现精彩和新鲜。“互联网+互动”指引着学生从文本资源中尝试突破认知方法,便于他们在主动对话中找到学习策略。
“互联网+互动”深化教材内容,更能使得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1 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学中,不妨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友谊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愉悦的心境主动融入课堂,帮助他们活化思维感知。建议学生就Betty、Max、May等人的性格特征,建议学生以他们好朋友的身份,就“What do you like to do?”“How do you think of yourself?”等问题进行对话,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通过这样的对话互动,能使得学生对“Which characters do you know about your good friend?”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感知。
以对话的方式展示内容,更能够使得学生在主动感思的过程中开阔认知思维。利用多媒体展现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内容,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指导,而是在主动融入情景中积极思考和踊跃对话,让他们获得更为深刻的感知。多关注学生感知兴奋点和兴趣点,让他们在主动融入的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他们有各抒己见的机会,激活学习内驱动力。
三、运用“互联网+互动”协作交流,增强学生感悟体验
“互联网+互动”使得学生由师生互动走向人机交流,让学生带着深刻的感知体验获得丰富学习内容知识。同时,该种模式运用能使得学生自己做主,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自觉性和创造力。
学生主动协作交流,使得他们的认知更为广泛,也为英语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信息化、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可能。在指导中,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制作课件时,能够主动搜集相应的精彩素材,让他们开阔眼界。建议学生提出自己意见,让他们能够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思维方法。
鼓励学生就互联网中发现的内容,主动进行同桌交流、小组对话等,让他们在彼此合作的过程中生成感知体验。鼓励学生运用主题演讲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感思,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则对学生的交流过程作点评,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策略方法。
总而言之,“互联网+互动”使得学生在丰富的情境活动中主动发现英语的精彩,便于学生带着激情和信心主动融入课堂。围绕语言的交际性和过程开放性,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