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优秀科普图书

2016-01-19杨辉

出版参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历法科普知识天文

杨辉

科普图书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公民科学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打造优秀的科普读物?本文将以“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为例,带读者一探究竟。

热词:优秀科普图书 调研 读者 作家 编辑

科普图书是向公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的通俗读物,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公民科学兴趣方面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版高质量的优秀科普图书是出版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摆在编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2014年,气象出版社出版的“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本文将以该书为例,就优秀科普图书编辑出版的要点谈一些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充分调研市场,捕捉新颖选题

现代出版强调编辑工作重心前移,不能被动地坐等稿件上门,而要主动策划图书选题。对科普图书来说,跟其他类别的图书出版情况相似,也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新的科普图书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并获得大众关注与认可,在选题策划时就需在选题内容的新颖性上多下功夫。所谓新颖,是相对于市场上已有的科普图书品种来说的,因此,策划新颖的选题内容,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弄清楚市场上有哪些同类书、同类书的出版时间及销售情况如何、同类书读者对象是哪些、同类书的内容已做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归纳,进而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就“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而言,调研发现,市场上专门介绍时间的科普图书品种数不算太多,内容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知识分子以天文知识、宇宙奥秘为背景的时间科普书,如《时间简史》;另一类是面向少年儿童介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本身的科普读物,如《认识时间》。实际上,时间问题丰富而深奥,而图书市场上并没有较为全面地介绍时间的百科全书,“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选题内容的确定正基于这种拾遗补缺的考虑。丛书中《天文趣话》《时间奥秘》《古今历法》3个分册,分别介绍确定时间的基础——天文观测、时间科学本身、时间科学的延伸——历法沿革,力求体现天文、时间、历法三者之间的知识关联,内容显得较为新颖,知识也更为全面、丰富。

准确定位读者,合理呈现内容

准确定位读者,明确读者对象,也是选题策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编辑出版每一种图书的终极追求都应当是为读者提供好的精神食粮,但是这里的“读者”并非泛泛地指大众,因为广大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不同,难免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偏好,策划选题必须要找准对该类选题感兴趣的目标读者,并根据他们的阅读习惯来合理地设计内容的呈现形式,这样才能把目标读者变为现实读者。科普图书肩负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历史使命,而公众中各个群体所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不尽相同,对科普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科普图书在策划时也需要准确定位读者群,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对内容的编排形式进行合理设计,尽可能地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获取科学知识。

就“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而言,时间是个体存在的重要维度,青少年普遍对天文知识、宇宙奥秘感兴趣,进而对身边的时间科学也有了解的愿望,因此,该丛书定位的主要读者群是12-18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求知欲强,非常渴望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有直观的形象思维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富于想象,通常喜欢阅读带有探索奥秘性质而又写得有趣的书籍。据此,“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拟定大部分内容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选取青少年普遍关心的天文、时间、历法相关问题,按逻辑关系把它们串联起来,而且每个标题拟定都力求能吸引人,例如“用什么尺子测量天体距离”“准确的时间是从哪里来的”“日历是怎样编出来的”等,这样的编排设计既活泼又突出了知识性、趣味性,容易引起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他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寻找优秀科普作家,提高图书可读性

当前,引进版科普图书更受大众青睐,而国内科普图书往往叫好不叫座,这在业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我国出版的科普图书很难畅销的原因之一就是优秀科普作家不多。写作科普图书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但是当前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科研压力大、时间精力有限,科普作品又不被计入科研成果,因而较少有人愿意写科普作品。即使有专家愿意写,但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学专业出身的,写作时比较习惯于就科技说科技,不善于利用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深入浅出、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写出来的科普图书晦涩难懂,自然不受欢迎。科普图书的读者对象是非专业人员,因此,科普作家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科学知识,还要有能把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写出来告诉给大众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把深奥的科学知识写得通俗易懂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图书的可读性。

以“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为例,第一作者李芝萍曾任《天文爱好者》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是天文学领域的专家,同时有着多年编辑面向大众的天文学杂志的经验,写起天文、时间、历法方面的知识可谓信手拈来,由浅入深,常采用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或讲故事的方式,将时间及与之相关的天文、历法、气象、民俗知识介绍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例如,在“躺着公转的行星——天王星”一节,作者写道:“在天王星上看到的太阳只是一个角直径不到2′的亮斑,相当于放在150米外的一只苹果。尽管如此,阳光仍比地球上的满月还亮1280倍。”用苹果、满月作对比,使读者能够形象而直观地了解天王星与太阳的遥远距离以及其阳光的亮度。

把好编辑质量关,增强图书趣味性

科普图书的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介绍,因此,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又要从语言方面把好关。“科学性是科普图书最基本的要求”,编辑要认真审读、核对书中所讲述的科学知识,必要时,还可以发外审请本学科权威专家帮助把关。就“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而言,时间问题涉及天文、气象、历法、民俗等多方面知识,在编辑时需查证大量资料,以保证该书的科学性。同时,要仔细审校、斟酌书中字、词、句的表达,排除语法错误和字、词使用错误,尽量使读者读起来感到轻松、流畅。如果一部科普图书存在科学性错误和较多语病以及错词别字,不仅会使读者感到难以卒读,也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所以编辑在审校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

同时,科普图书还要讲究插图的选择与设计,以增强图书的趣味性,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并重。当前社会早已进入读图时代,除小说之类虚构作品有故事情节足以吸引读者外,大众更乐于阅读图文并茂的图书,科普图书更是如此,纯文字的科普图书很难引起大众阅读兴趣。为科普图书配图,并非易事,需要在图片的选择与版式的设计方面非常讲究。“时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根据内容配有数百幅表现宇宙天体、气象景观、时间仪器、历法沿革、民俗风情等的摄影图,还配有大量科学性强的示意图,使读者对时间科学知识有更为直观的理解,给阅读增添了很多趣味。

(作者单位系气象出版社)

猜你喜欢

历法科普知识天文
遨游天地话历法 穿越时空访古台
从走马楼西汉简歧异干支谈汉初历法混用问题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
历法术语“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词义及相关考索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回回历法》交食精度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