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分析

2016-01-18包带发

江西教育C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情境创设高中政治

包带发

摘 要: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因此,教师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变得尤为重要。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突出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挖掘知识性内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 有效课堂 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并从中领悟人生哲理,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而营造的学习环境、气氛、场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素质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因此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开放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应有之义。但在大多数公开课和竞赛课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在选取素材方面轻内容重形式,未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有些素材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与教学目标没有太大关联;有些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太远,学生难于理解从而难于参与其中;情境中问题的设置为了实现多样性而导致逻辑性和梯度性的缺失,因未能遵循思维规律从而让效果大打折扣。

一、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要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并从中获得感性认识,进而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知识,掌握概念进行推理,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能力。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囿于盲目背诵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很难到位,从而在解题时难以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只是堆砌所背知识,这也是近几年高考文综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能使新知识的获取与运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懂得了运用。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提高

情境由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中的问题学生无法在教辅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思考才能得出答案,且答案不具唯一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围绕目标从生活中取材。教学情境与“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更易接受、理解事物,发掘自身的潜能。为此,教师要在用好课程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取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鲜活素材,创设融生活性、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探究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三重”:一要重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或者与学生利益攸关的事例中选取;二重借力,借助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构建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内在联系;三重具体,设置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情境。比如在学习“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时,笔者是这样设置情境的:

“在你的学习中,你觉得哪个学科最不好学?如何统筹各学科的学习以提高你的总成绩?为什么?请对其他同学和小组的发言作一个评价,并说明理由和总结其中蕴含的哲理。”

这个情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然碰到的问题,而且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都想通过探究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课堂上学生们发言相当踊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在笔者的指引下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问题。筛选有效情境素材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搭建了平台,那么有效的设疑引思,则是激起学生思维浪花,促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发挥主体作用的那颗小石子。因此,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之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设计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首先,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目标是灯塔、是方向,也是依据。其次,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尊重规律。如在讲“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一课时,笔者选用了采茶戏传统剧目《卖杂货》和新创剧目《山歌情》,并围绕本课教学内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从视频中看出这两个剧目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又有哪些?“同”与“异”之间的玄机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

(2)是什么因素促进赣南采茶戏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采茶戏的发展?

在这两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中的“异同”,学生可以凭生活经验加以解决,文化道理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来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情境就能转换生成答案。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最后顺利解决,在合作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自信,也增进了同学情。

3.突出主题。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确立并围绕某一主题,对相关材料进行过滤、筛选、整合,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其知识性内涵,从而把材料最精华的地方展现给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生成具有逻辑性的主干知识,从而节约教学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当然,还要注意素材的篇幅不要过长,语言表达也应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

4.师生互动。教师有效参与、师生有效互动是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层层递进、完美完成的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经过教师的精心营造后,要结合学生的参与度、反应情况,由教师迅速进行二次备课,再通过有效引导和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能更好地实现。

如前述在学习“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时设置的情境,学生往往都在交流具体的提高学习总成绩的方法,而不能与学习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联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笔者的引导下由学生从个性上升到共性,懂得了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也进一步认识到哲学不会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而顺利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5.实现个性与共性有机统一。高中《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各有其特点:《经济生活》数理性强;《政治生活》具有时政性、权责性、法制性;《文化生活》相对更形象;《生活与哲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辨性;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坚持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余文森.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什么样[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4).

[3]鹿焕武.新课改实用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4]王传明.浅议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DB/OL].人教网,2012,(12).◆(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情境创设高中政治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