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师倾听视角看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2016-01-18盛艳潘群芳

江西教育C 2015年12期
关键词:倾听有效性

盛艳++++潘群芳

摘 要:教师倾听能力的强弱对课堂评价的有效生成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失聪倾听、霸权倾听、表面倾听以及错误倾听对正确发挥课堂评价语的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应采取目标性倾听、辨别性倾听、过程性倾听和理解性倾听的策略,让课堂评价语更有效。

关键词:倾听 课堂评价语 有效性

课堂评价语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课堂评价语的有效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当前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倾听能力,无法恰如其分地捕捉重要信息,导致对学生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倾听与否、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倾听能力来提高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使之真正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这是目前亟需关注的问题。

一、倾听,形成有效课堂评价语的前提

1.倾听让课堂评价语彰显“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课堂中尊重、理解的倾听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范梅兰指出:“被动的聆听,还不足以令人满意;仅仅是开放性的、接受性的聆听还不够。”只有当非判断性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责任意识、自我理解、自我方向感以及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的时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倾听方式必然关照学生内心,促其健康成长。然而,课堂上教师的心不在焉、拦腰截断、断章取义、居高临下诸如此类的倾听不在少数,这无疑让课堂评价语脱离以生为本的价值观,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倾听让课堂评价语成为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

倾听意味着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体验其丰富的情感,同时,学生也在教师的倾听中感受到真诚与接纳。倾听是一种互动交流,教师只有专注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潜在的信息,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也因为教师正确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积极性更高。在这样真诚而又细腻的倾听中,教师已不知不觉走进孩子的内心,师生关系在倾听中变得亲密,心灵也随之相通。因此,在倾听中理解并接纳孩子的一切,让课堂评价成为改善师生关系、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

3.倾听是有效课堂评价语的生成源泉

倾听能为课堂评价语的生成带来丰富的资源。在课堂中,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评价语言基本上是“好”“棒”“不错”之类的评价语,这类评价单调乏味,有的教师甚至连最简单的评价都省了,一心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类评价索然无味,无法触及学生内心。殊不知,心是靠真诚丰富的言词及背后的用心所打动,这个“用心”就需要教师认真倾听,捕捉学生言语中透露的语言和情感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生动的评价。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荷花》时,请学生想象:“白荷花从这些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其中一个孩子回答:“亲吻。”王老师马上评价:“你怎么会想到‘亲吻?谁亲吻过你?……你的想象多么富有人情味!”王老师用心聆听孩子的言语,敏感地捕捉到内含的情感信息,让课堂评价语生动而丰满,照亮学生内心。评价的表达形式多样,只有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捕捉到这些资源为我所用,形成生动丰富的有效评价语。

二、不良倾听状态下的课堂评价语

1.失聪倾听下的课堂评价语

失聪现象指在课堂上,学生发表的言语信息被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遗漏。当教师出现失聪现象时,课堂评价语即开始缺失,前者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叙说完全没有听进去,不予评价;后者体现为教师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选择性的倾听学生的部分述说,造成评价的不完整。以朗读教学为例,教师点一学生进行段落朗读,该学生声音响亮,个别字音未读准,该教师未予评价,直接说:“谁再来试一试。”又有一名学生,朗读准确,但缺乏感情,教师评价:“你读得真好。”这位教师在倾听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第一名学生的错误,且未能指出第二名学生在朗读中的不足。这类评价对学生毫无激励作用,无法对其他听课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2.霸权倾听下的课堂评价语

霸权倾听指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倾听那些能够满足自我需要的声音,如符合教学目标,维护自我尊严等,而对于那些所谓的“意外”生成的声音强行压制或不予理睬。这些声音往往是突发的意外表达,也许很精彩,但它们与课文主题不符或与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不同,就被教师漠视或武断否定。这种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倾听现象使课堂评价也蒙上了霸权的色彩。这种倾听状态下的评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将学生的思维火花无情地扑灭。

3.表面倾听下的课堂评价语

形式倾听指教师表面上是倾听了学生的声音,然而对学生言语中透露的潜在信息不予关注,不能捕捉到关键信息,从而给出不适当的评价。下面是一教师在教学《祝福》一文时的课堂片段。师:“请同学们思考祥林嫂为什么要自杀呢?难道她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吗?”经学生们讨论后,一生答:“祥林嫂在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当一个无用、绝望的人出现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我认为祥林嫂根本没有其他的出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本文的悲剧意识更浓,从而凸显本文的写作主旨:批判封建专制对旧社会妇女的迫害。”精彩的论述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学生自信满满地等待着教师的评价,师:“回答得不错,大家鼓掌。”就这样,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急切的期盼中失望了。如果这位教师善于倾听,他就能够从倾听中捕捉到孩子思维的闪光点,从而给出准确的评价。

4.错误倾听下的课堂评价语

错误倾听指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学生言语表达的信息,对其进行错误的判断。“对于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教师未能准确把握。他要么将不是听成了是,要么未能听出这些声音中的象征意义。”这种错误倾听毫无疑问将指向对学生的错误评价,从而误导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如《月儿弯弯》的儿歌教学,学生用弯弯进行句式训练,有学生说道:“叶儿弯弯在地上。”教师一听,马上否定:“不对,叶子怎么会是弯的?”生答:“风吹的时候,叶子是弯的。”教师仍然坚持从事物的形状上对孩子进行纠正。其实,低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能联想到风把树叶吹到半空中打转的形态,是将事物的感知从静态提升为动态。而这名教师未能从字面意思中捕捉到学生的内部思维过程,使用不当的评价将学生的思维设了一个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而语言表达能力又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在认知思维与语言表达上形成误差,教师只有细心倾听,才能敏感地捕捉到这种差异,从而进行正确评价。

三、教师如何倾听,让课堂评价语更有效

1.目标性倾听,针对性评价

目标性倾听是指理清教学环节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倾听学生的发言,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评价。由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目标性倾听有助于教师明确重点,有的放矢。如进行低段语文教学时,教学步骤大体上分为识字、朗读、写字三个环节,而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和理解义。在字音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平翘舌和前后鼻音的区分。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环节的评价时,可将听到的内容结合目标进行具体评价,如“你的前鼻音读得很准确”“你的翘舌音读得真好”等来进行评价。目标性倾听为教师准确运用课堂评价语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建立了一个目标框架。

2.辨别性倾听,区别评价

辨别性倾听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的倾听。在倾听学生的发言时,教师要考虑该名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与个性特征,将该生的发言与其学情相结合。辨别性倾听有助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评价。“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这也就注定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生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同样评价对这个学生是合适的,但却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评价应该有所区别。”区别评价的前提是教师能够有层次地区分学优生、学中生与学困生在回答中的优点与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指导。辨别性倾听的优点在于让教师区别性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给出恰当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反馈、激励和导向功能。

3.过程性倾听,导向性评价

过程性倾听主要指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字面表达,对学生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进行推断,从而给出适当的评价。教师往往能通过这种倾听方式捕捉到学生思维隐含的信息,从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倾听不仅指倾听者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应具有理解信息、反馈信息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分析,所谓倾听,就是听取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并进行内部认知加工,以期得到对方语言的真意。”一个不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师不可能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如一次语文课上,有教师提问:“母爱是什么?”有位学生举手说:“母爱是一双粗糙的手,每天为我们洗衣做饭!”教师评价:“太好了!我注意到你说这句话时,还皱着眉,可以看出你很心疼自己的母亲,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教师根据孩子的言语表情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闪光点,在表扬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孝心”教育。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理解性倾听,有“情”评价

理解性倾听指教师在倾听中尊重孩子的独特想法,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赞科夫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的、具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的人时,这样的理解才能让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理解性倾听,教师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给予学生有“情”评价,真正发挥好引导者的功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公开课上对一名学生发言的评价:“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了吗?”这是一名不能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于老师以鼓励与表扬代替批评,先用“真了不起”夸奖这名有些害羞的学生,接着借“如果……不就……”巧妙地提醒孩子不该放弃锻炼的机会,激励学生不怕挫折,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他再次尝试的勇气。理解性倾听能帮助教师用宽容的心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激励性评价语给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少英.嘴下留情才为真—语文课堂中有效教学评价语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2]刘兵.走出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误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6.

[3]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J].教育科学,2001,04.

[4]廖珊瑚.让课堂评价语通电带磁[J].教学与管理,2005,09.

[5]曹莉.20世纪以来教师倾听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倾听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浅谈学会倾听在中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