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缘杂交与化学诱变相结合选育高产传统出口型大花生新品种花育9610

2016-01-18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孙全喜宫清轩宋国生王志伟

种子 2016年3期
关键词:花育荚果单产

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 琪,孙全喜,宫清轩,杨 珍,宋国生,王志伟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山东 青岛266100)

美国弗吉尼亚型大花生自19世纪60年代传入山东,为提振山东乃至全国北方区农村经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由于美国弗吉尼亚型花生荚果大、产量高,在山东多数地区很快取代了原有的小粒龙生型品种,并向整个北方区传播[1]。其实美国花生品种源于系统选育,尚未开展杂交育种工作,其弗吉尼亚型大花生品种屈指可数,引入我国的大花生品种数相当有限[1]。我国传统出口型大花生品种(即原美国弗吉尼亚型大花生品种)遗传基础之狭窄程度可以想见,要在此基础上育成突破性品种困难很大,这是我国该类型大花生品种选育进展迟缓的主要原因[1]。

过去我国推广种植的大花生品种中,仅有花17、鲁花4号(花39)、鲁花10号、8130、花育22号、花育31号共6个符合传统出口型标准。但前4个品种为1995年前育成。花育22号系辐射诱变与杂交相结合育成的广适性品种,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花育31号是利用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国内外首个花生属区组间杂交品种,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距今已有6年之久。生产上迫切需要符合传统出口型要求的高产大花生品种。

在多年开展花生不亲和野生种利用和化学诱变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远缘杂交与诱变相结合育成传统出口型大花生品种花育9610(原代号12测L 45),拓宽了花生育种的遗传基础,实现了我国传统出口型大花生品种单产水平的又一次提升。

1 选育过程

花育9610系采用化学诱变剂DES(硫酸二乙酯)注入花生花器育成的花生新品种。2006年在花生盛花期开花前1天将0.2%DES溶液注入花生栽培种与不亲和野生种Arachis glabrata种间杂种回交衍生系B 9-1,秋天收获了14个荚果。2007年春种植了20个单株,收获时选择植株荚果略变小而结果数则明显增多的1个单株。2008—2010年持续进行单株选择,2011年秋混收优系。2012—2013年进行产量鉴定,测产的同时进行扩繁。2013年提交参加安徽夏播花生区试。2015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405020)。

图1 花育9610植株

2 特征特性

花育9610属传统出口型大花生,株型直立。叶色绿,连续开花,结果集中(图1)。荚果普通形,果腰中等,果皮黄白色,网纹中等(图2)。籽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

山东莱西春播种植,生育期125d。主茎高62.3 cm,有效分枝数9条。单株荚果30.3g,单株果仁重21.6g。百果重201.7g,百仁重100.0g。出仁率71.3%。

安徽夏播种植,生育期118.3d。主茎高58.2cm,有效分枝数9.5条。单株荚果37.4g,单株果仁重27.1g。百果重204.6g,百仁重98.7g。出仁率72.3%。

图2 花育9610荚果

3 产量表现

在2012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农场进行的春播花生品比试验中,荚果单产426.7kg/667m2、籽仁单产317.0kg/667m2,分别较对照丰花1号增产14.8%和21.2%。2013年雨养条件下荚果单产340.9 kg/667m2,籽仁单产243.0kg/667m2,分别较对照丰花1号增产13.1%和19.7%。2014年参加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组织的花生新品系大比武,单产居所有参试材料首位。

2013—2014年度参加安徽省夏播花生区试,合肥点试验结果,荚果单产272.3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13.3%;宿州点试验结果,荚果单产345.2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37.2%;固镇点试验结果,荚果单产288.3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9.5%。3点平均荚果单产302.0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19.8%;籽仁单产218.6kg/667m2,比对照鲁花8号增产20.3%。

2014年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盐碱地种植,在不同试验中,其荚果单产达194.8~494.7kg/667m2,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特性。

[1]王传堂.美国大花生传入山东的考证[J].中国农史,2015(2):24-30.

[2]禹山林主编.中国花生品种及其系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50-294.

猜你喜欢

花育荚果单产
花育91系列花生新品种引种试验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花生品种(系)对叶蝉和斜纹夜蛾的田间抗性鉴定与广义遗传力分析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荚果蕨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