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产妇进行助产的效果分析
2016-01-18秦莉娟
秦莉娟
与进行剖宫产手术相比,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分娩对产妇造成的伤害较小,并且有利于促进其机体的恢复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1]。但对于初产妇来说,进行阴道分娩的产程较长,并且发生会阴撕裂及其他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为产妇进行助产就显得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我国临床上常采用药物助产的方式为产妇进行助产,但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及禁忌症,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诸多的限制[2]。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药物助产失败率较高的问题,各种物理助产手段应运而生[3]。气囊仿生助产作为一项新兴的助产技术,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产妇进行助产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足月妊娠产妇,我们将其随机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0例)。其中,A组100例产妇的年龄为18~35岁,平均年龄为(27.63±2.13)岁,其身高为153~169cm,平均身高为(157.16±4.93)cm,其体重为44.27~79.14kg,平均体重为(66.91±5.97)kg,其孕期为37~42周,平均孕期为(38.58±1.77)周;B组100例产妇的年龄为19~35岁,平均年龄为(28.12±2.35)岁,其身高为151~172cm,平均身高为(156.77±5.13)cm,其体重为43.12~78.36kg,平均体重为(68.97±5.43)kg;其孕期为37~41周,平均孕期为(38.64±1.86)周。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及孕期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①足月、单胎、头位妊娠的初产妇。②自愿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③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产妇。④孕期在37~42周之间的产妇。⑤骨盆正常、胎膜完整的产妇。⑥宫颈Bishop评分≥8分,宫口扩张≥5cm,先露棘上<1cm的产妇。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产妇。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①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的产妇。②合并产前出血或严重并发症的产妇。③患有阴道炎症的产妇。④发生头盆不称的产妇。⑤存在气囊仿生助产禁忌证的产妇。
1.3 方法
为A组产妇进行产程进展观察、会阴消毒、分娩指导及助产配合等常规助产,使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B组产妇进行助产,然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分娩结局,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使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产妇进行助产的具体方法是:①在产前,由主治医生或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气囊仿生助产技术的工作原理、实施方法及优势,以取得他们的配合,消除其紧张、疑虑等负性心理。②临产时,陪产助产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并告知其在分娩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配合助产士。③分娩前,助产士要嘱产妇排空膀胱,并对其外阴进行严格的消毒。④当产妇的宫口打开5cm以上、胎先露达到坐骨棘上1cm至平坐骨棘时,即可为其进行人工破膜操作,并对胎儿进行胎心监护。⑤将气囊仿生助产仪放置妥当,首先对阴道上段进行2次中速扩张,待气囊的直径逐步扩大至8cm时,保持静止3~5分钟,然后再对阴道下段进行1次扩张,待气囊的直径逐步扩大至6cm时,保持静止3~5分钟。⑥若产妇的宫缩反应不明显,则应遵医嘱使用缩宫素为其进行静滴。
1.4 观察指标
①第1产程的持续时间、第2产程的持续时间、第3产程的持续时间及总产程的持续时间。②分娩结局,如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污染率、新生儿评分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等。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的比较
B组产妇的第1产程持续时间、第2产程持续时间及总产程的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比较
B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89.00%,剖宫产率为11.00%;A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68.00%,剖宫产率为32.00%。B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及羊水污染率均明显低于A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A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A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比较
3 讨论
气囊仿生助产技术是一项近年来新兴的助产技术[4]。这项技术能通过对产妇进行物理刺激,提高其垂体后叶的兴奋度、使产道充分扩张、降低了胎头下降的阻力,从而起到增强生产的助力、缩短产程、提高阴道顺产率的作用[5]。此外,随着产程的缩短,能使胎儿尽快娩出,大大减少了胎头受到盆底压力作用的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产妇进行助产的临床效果,笔者为A组产妇进行常规助产,使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B组产妇进行助产,然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B组产妇的第1产程持续时间、第2产程持续时间及总产程的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及羊水污染率均明显低于A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A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A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用气囊仿生助产仪为产妇进行助产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吴琴,祝艳,张秀华等.KCB-1型气囊仿生助产仪助产244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5):898-900.
[2] 孙芙林.气囊仿生助产仪在临床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9):64-65.
[3] 张继芳.气囊仿生助产仪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30):106-107.
[4] 唐丽春,韦春艳,李冬如等.KCB-Ⅱ型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在足月头位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11):55-55.
[5] 陈小丽.气囊仿生助产仪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2,(2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