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居社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2016-01-18张祚,张亚杰,陈昆仑等
美国共居社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
张祚1,2,张亚杰2,陈昆仑3,周敏1
(1.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2.湖北大学商学院武汉430062;
3.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430062)
摘要:共居社区起源于欧洲,传播到美国后不但快速发展,成为主流住房模式之一,还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并结合相关案例,从共居社区的核心理念出发介绍了共居社区在美国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探讨了美国共居社区外部空间形态,包括邻里关系、共居社区与社区养老、儿童成长、社区安全四个方面的共居社区内部生活形态,以及美国如何管理与推动共居社区发展;最后总结了其对于当前中国住房与社区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共居社区;美国;住房;启示
收稿日期:2015-06-18修回日期:2015-09-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64,41401181,414016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YJCZH29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21420,2014T70693)资助。
作者简介:张祚(1982-),男,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湖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城市空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5)11-0050-09
Abstract:The cohousing originates from Europe,when it was spread to America,not only got rapid development,becoming one of the ma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developing modes,but also presented many new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bining the related cases stud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housing in America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based its core concept;discusses the outside spac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ty life style of American cohousing,including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community endowment,children’s growth and community safety,and also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of cohousing in America.Finall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s from American cohousing to China under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community and hou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housing in America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China
ZHANG Zuo1,2,ZHANG Ya-jie2,CHEN Kun-lun3,ZHOU Min1
(1.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2.SchoolofBusiness,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
3.Faculty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HubeiUniversity,430062,China)
Key words:cohousing;America;housing;inspiration
一、引言
住房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全世界普遍存在[1]。但由于保证社会中成员无论是遮风避雨之所、临时住所还是固定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之所的目标往往并不容易实现,因此,住房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被视为一个社会问题[2]。随着21世纪全球家庭数量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愿意承担住有所居责任的政府正在寻求更加可持续的住房提供方式,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后倡导居住私密性极端化的趋势也在逐步回归。共居社区(Cohousing)*“共居社区”国内也被翻译为“合作居住”社区。在此背景下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住房问题解决方案[3]。与一般独立的住宅小区其不同的是,共居社区不是出于对于住房的投资或投机,而是基于宽泛、友好的睦邻关系网络,追求“共享”社区内涵的“社区生活方式(Community Lifestyle)”[4]。在共居社区概念从欧洲引入到美国后,不但被美国居民所接受,快速转播,还以多元化的方式创新发展,逐渐成为主流住房模式之一。
随着共居社区理念的提出、传播以及不断实践,国外学者针对共居社区也开展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有的关注共居社区建筑布局和设计等外在特征[5-7],有的关注共居社区内部组织和邻里关系[8-9],还有的对共居社区与普通商品小区进行了对比[4]。近年,国内学者开始对国外共居社区的设计和居住模式进行了介绍[10-11],专门针对美国共居社区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分析了共居社区理念内涵与基本特征,在梳理美国共居社区发展概况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着重从美国共居社区外在空间形态、内在生活形态和发展管理三方面介绍和总结了美国的共居社区发展实践中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当前的住房问题和住房市场发展形势对共居社区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
二、美国共居社区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美国共居社区的发展
共居社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丹麦,旨在通过营造在个人私密性及公共性之间找到平衡点的社区,为居民创造邻里之间的“社区感”[12]。丹麦作家波蒂尔·葛拉雷(Bodil Graae)在1967年写了一篇名为《孩子们应该有一百位父母亲》的报纸专栏[13]。因为这篇文章,使得50个丹麦家庭聚集在一起,设计并建立了第一个共居社区,即首个现代共居社区计划Sttedammen。共居社区理念逐步从丹麦向荷兰、英国和北美洲传播。同时,在德国、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居民特别是中产阶级所追求的居住形式是独立住宅。由于极度强调空间私有化,不但造成孤独感增加,也带来了诸如因私人生活的隔绝与分离造成的邻里间关系冷漠疏离,又缺乏安全感等问题。美国社会中一部分人开始怀念二战后,建筑形式简陋,私人空间不大,但是邻里关系和谐的社区生活,而这种社区生活是大多数人成长记忆中的美好部分。这种现象引起当时美国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是否应该考虑另一种更适合的居住方式?美国建筑师麦卡曼特(McCamant)和杜瑞特(Durrett)注意到了源于欧洲的共居社区概念,其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以及居民强烈的社区意识正是美国独立住宅所缺乏的。之后,他们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了瑞典、荷兰和丹麦的46个共居社区,从而把共居社区这一概念首次引入美国。美国第一个共居社区是位于加州优洛县戴维斯市的Muir Commons。由于其所包含的“认识你的邻居”、“邻里互助”、“全程参与”等理念正是当时美国居民所需的,很快被一部分人认可并得到推广。根据美国共居社区协会的统计数据,从1985年第一个竣工的共居社区到2015年,已经建成124个共居社区(见图1)。另外,还有118个共居社区项目正在建设中。从空间分布情况看,目前建成和在建的共居社区广泛地分布在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在内的美国38个州中(见图1)。
(二)美国共居社区的特点
共居社区在美国属于典型的集约使用型住房,以创造丰富的邻里社交环境和提倡邻里互助为首要目的[14]。McCamant和Durrett将美国共居社区的特点总结为居民参与、社区意识、居民自治管理、无等级结构及共同决策、公共空间以及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6个方面[15]。
图1 共居社区在美国各州的分布及历年竣工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共居社区协会网站(http://www.cohousing.org/)统计数据绘制。
(1)居民参与。从筹建、规划选址、设计到最后的建设,居民亲身参与到了共居社区的建造过程中,这就像一个专门定做的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
(2)社区意识。共居社区可以重新定义或恢复邻里之间的关系,来回避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在共居社区里,居民能够感受到一种很强的社区意识,即对社区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以及参与感,且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社区服务。
(3)居民自治管理。共居社区一般采取自治管理模式,即由居民自身对社区内的一切事务进行控制和管理。不但要决定社区的选址和内部生活,还要考虑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互助[13]。每一个居民都是社区权利体系里的一员,通过分工来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而不同的分工往往因人而异,有些人擅长维修就负责维护设备,有些人对社交有兴趣,就负责举办派对或者其他活动。通常社区会约定每个成年成员每个月的工作量(如婴儿看护,准备膳食,园艺,进行维修工作和记账)。
(4)无等级结构及共同决策。共居社区是一个没有社会阶级之分的管理结构,主张共同决策,在做决策时充分强调民主。确保社区居民都能享有平等权利,并有意创造和维持一个互相关怀的社区。鼓励邻居之间发展有意义的关系,并确保居民感受到一种归属感。
(5)大量的公共空间。共居社区居民通常会选择面积较小的住房空间,将资金用来建设大量的公共设施空间[16]。这些公共设施均由居民共同所有,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共享公共空间来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共居社区的居民每周会在公共厨房一起准备或者相互分享美食。每周共餐的次数以及准备方式在每个社区是不一样的,由居民共同决定。
(6)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共居社区的居民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经济系统,对于每个家庭而言,经济都是独立的,居民可以自由支配家庭收入。对于整个社区而言,居民只管理与基本必需品有关的共同基金。
三、美国共居社区形态与管理
(一)共居社区的空间形态
1.共居社区的设计与建造
美国共居社区专家ScottHanson出版了专门针对指导共居社区设计和建造的指南[17]。从外在形式看,共居社区是由居民相对独立的私人房间和成员共享的公共服务空间所构成。可以共享部分往往是具有各种生活、社交、娱乐等多功能的网络体系,包括:厨房、餐厅、育婴房、小型图书馆、健身房、咖啡间、花园或会客厅等。从社区规模来看,共居社区规模大小不等,但最理想的规模为12到36个居住单元。如果共居社区的居住单元少于12个,会感觉太密集,更像私人住宅,并且用于修建及维护共用设施的资金会有限。如果社区规模太大,社区里每个居民之间互相认识将会变得很难,同时也会给社区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从社区选址来看,共居社区可以位于郊区、市区以及乡村;其房屋的布置和排列通常更为紧凑,主要为了节约利用土地并提高社区的集体凝聚力,给居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采用的建筑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包括:排屋、低层公寓和独立住宅社区等。
Holtzman认为理想的共居社区组成包括至少50个不同年龄的成人和小孩[18]。共居社区通常会设计公共的绿地,并将社区内的汽车停在社区外围,内部禁止车辆通行,这样可以保护自然景观,给人们步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这样也可以促进邻里之间交流、互动,并为社区内的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活动空间。
如何处理好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关系是共居社区设计的关键。共居社区在提倡社区生活的同时并不排斥保持个人隐私。私人空间包含所有传统家庭住宅的特点和功能,居民可以享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和隐私。而公共空间的存在不但有利于居民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还可以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此外,共居社区的安全往往高度依赖居民间彼此的信任和相互帮助,在社区内部和外部之间有所谓“半公共空间”作为居民通往社区外部的缓冲地带(见图2)[13]。
2.典型的共居社区案例
Takoma村共居社区位于美国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北边,是2000年建成的公寓形式的共居社区。截止2012年,社区内共有87位居民,年龄分布从1岁到85岁不等。社区内有43套紧密排列的居住单元,包括公寓,复式住宅,排屋以及公共用房。每个居住单元的大小各不相同,最小的仅包括一个卧室和一个书房,最大的有四个卧室以及一个大的地下室。公共用房包括两间客房、儿童房、游戏室、办公室、客厅、洗衣房、健身房、餐厅和车间。
Takoma村共居社区的设计三面是楼高三层的建筑,包围着中间大片的草地,提供这里43户住家交流互动与小孩玩耍的空间。星期一是整个社区一起就餐的日子,由6个小组轮流准备。每个小组负责采买准备一切,之后的5周他们就可以免费享受其他小组准备的周一晚餐。社区有相应的网站,不但公布社区每个月的“聚会日”和“劳动日”等信息,并向成员提供参与社区近期活动的登记服务,此外,还提供社区周边生活服务等相关信息。
不同于自美国50年代以来一直极大化个人隐私的趋势,该社区尝试在隐私及社区之间取得平衡。社区内的住户都拥有自己的房产,可以自由买卖他们的房屋,价格处于市价平均水平。此外,共居社区可以是新建的社区,也可以在原有社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如并购相邻的住房,然后拆除围墙等。
(二)共居社区的生活形态
1.共居社区居民邻里关系
由于现代社区和住宅对于隐私性和独立性的强调,造成社区居民缺乏互动,也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邻居。共居社区作为邻里合作的理念社区,基于邻里互相尊重和环境保护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广泛的认识与社交的机会[20]。共居社区的规划设计倾向于创造更多共享的开放空间和紧密更强的社区。特殊的规划设计为社区成员能增强邻里互动和社会交往提供了空间保障。
参考文献图2共居社区中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与半公共空间示意图资料来源:图A来源于`([15]),图B根据图A抽象化、绘制。
图3 施工中与建成后的Takoma 村共居社区 资料来源:Takoma 村共居社区网站(http://www.takomavillage.org/)。
在共居社区里,人们可以经常地交流,真正认识自己的邻居,和邻居们建立关系,一起互动,互相关怀,像家人一样和睦相处。例如,位于美国加州戴维斯的N Street共居社区,是一个改进式的共居社区,拥有20个住房单元,13户居民。社区内的居民每周会在他们新建的公共用房内分享三到四次的膳食,每个月会举行一次派对。此外,他们保留着诸如成年礼等丰富的传统文化。社区内居民通常会拥有不一样的天赋和技能,有的人擅长厨艺,有的人精通音乐和舞蹈,这有利于居民相互学习与交流。
此外,共居社区可以影响日常消费习惯,主要因为其把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它不仅可以使居民节约资金和增加与邻居的接触,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甚至有研究认为共居社区可以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19]。即使多数人在进入共居社区之前已经有环保观念,在共居社区内的相互激励与影响下,往往会选择更环保的生活方式。例如,社区居民会创建低消耗共享系统,一起共用园艺、维修、清洁、厨房等小型工具,他们也经常分享婴儿和儿童衣服。同时,他们也能很好的组织协调好中型设备如冰箱、洗衣机、割草机等的使用。当自行车和汽车共享系统创建起来,所需的汽车数量也会减少。某些共居社区也会组织小型有机食品店。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与当地农民和小区外面的邻居直接接触,也能以一种更环保的方式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2.共居社区与社区养老
住房在塑造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面临的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在新世纪如何满足这些老人的住房需求[20]。针对希望有邻居陪伴的老年人,美国共居社区逐渐与社区养老相结合衍生出老龄共居社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老年社区,老龄共居社区被认为极具发展潜力。当前美国老龄共居社区主要包括四种模式:代际共居模式、纯老年人共居模式、温室模式和大学发展团队[21]。
代际共居模式,即老人与小孩、年轻人一起居住,几代人之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共居社区内老人拥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和共享的公共空间,与社区成员一起参加活动和社区的日常管理。这种模式既可以使老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同时获得健康,又促进了老人与其他居民之间互动与熟悉。社区老人逐渐对其居住环境、生活等更有满足感和信心。老年人居住在共居社区,社区内的年轻居民可以对独居的年长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这意味着老人能独立生活更长的时间,降低对社会、家庭的依赖,并减少用于支付养老院及专业看护的开销。此外,年轻父母和单亲母亲因某些原因无法照看小孩时,也可以将小孩托给社区里的老人们照看。
纯老年人共居模式,社区居住者均为老人,基于一个明确的意图,一群年龄相仿、具有类似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且对于生活积极向上的老年人,以睦邻友善为目标共同建立的社区。其目的是促进老年人邻里友好、互助及社会交往[22]。社区内老龄居民经常会一起举办活动,如:健身、看电视、旅游、种植花草等,共同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还有另外两种补充模式,温室模式主要针对痴呆或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提供健康照顾,强调建筑的恒温性、智能化和绿色环保;大学发展团队则为有意愿参加大学课堂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老年人提供一个机会,如:明尼苏达州开发的“充满活力的退休学习大学城”项目。
3.共居社区与儿童成长
随着孩子的出生,父母需要在工作、社交活动和照顾小孩间重新进行平衡。尤其是在小孩成长的前30个月期间,父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共居社区为父母照顾小孩提供了很多帮助。当碰到要去参加会议或者可能很晚下班时,邻居往往会帮忙代为照顾小孩。有的共居社区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托儿所,由家长们轮流负责照看社区内的小孩。特别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他们会在邻居下班回家前作为“代理家长”给小孩做饭并照顾他们。正是出于这一点,很多单身母亲选择搬到共居社区。在共居社区,大家所处的环境完全安全且舒适,孩子们互相认识,邻里间和睦相处,小孩不用被困在自己的小房间,与邻居家长相处也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由于社区家庭之间资源的共享,从而缓解个人负担,帮助弱势群体,也使得社区更加团结[19]。
共居社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小孩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给小孩之间玩耍与互动提供许多的机会[15]。共同居住的环境,让小孩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对象,也得到更多人的看护。这不但对父母有利,往往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共居社区给小孩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户外空间和年龄相仿的玩伴,孩子们放学后不用再被锁在房间内,独自一个人玩耍或看电视。孩子们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因为他们的玩伴都住在附近且相互了解,家长不用担心孩子去谁的家。遇到陌生人,社区邻居也会对小孩格外留心。此外,社区也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学会互助、共享以及尊重等行为模式。例如,Takoma村社区会为孩子们举行各种派对,帮助孩子们认识新朋友。小孩不但不再孤独,照顾年龄较小的孩子也逐渐成为年龄较大的孩子的第二天性。与其他小孩和大人之间的友好互动不但能增强自信心,同时可以锻炼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共居社区的小孩通常在学校表现得更加行为积极、成绩良好、乐于助人且融入团队[23]。
4.共居社区与安全
传统的封闭式社区通过设置障碍和利用监控系统(或警卫)来与外界产生隔离,提高私人化程度,以获取安全感。相比之下,共居社区周围通常并没有障碍物,但居民同样有很高的安全感。正如布里斯托尔共居社区网站上的概括“共居社区的安全体现在了解你的邻居,而不在围墙和铁栏杆上”[4]。在共居社区,安全感更多地依赖“邻里守望体系”,即社区内外高度信任和互助。然而,共居社区并不与外界隔绝,社区“半公共空间”往往也有条件地允许外部人员使用。共居社区会组织很多允许外界人员参与的活动,以增加邻里之间信任度。
信任和互助是共居社区安全的基石。通过邻里间的互动交流与互助,共居社区创造出了一种安全的环境和良好的社区氛围。共居社区内一般并没有任何的监控设备,但社区内部的“监视”似乎是通过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进行。这与一些学者所主张的“街上的眼睛”相似,“看”只用来监督像街道这样的公共空间而非私人空间[4],而用自发的社会监督去抑制那些社区认为不合适的行为。共居社区内居民之间互相认识,当社区内某个成员不在家,邻居们会帮着照看他的财物。即使共居社区处在城区,人们也能放心离开家去公共洗衣房洗衣服,并不需要锁上大门。当有陌生人进入社区会被及时发现并询问。
(三)共居社区推动与管理
共居社区之所以能在美国快速发展,除了与McCamant和Durrett夫妇的推动密不可分,其根本的内在因素是共居社区概念契合了美国人对邻里关系、公共生活、安全感的价值追求。而从外在因素看,至少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了共居社区在美国的快速发展:1)美国共居社区模式采取了多元化的发展途径,更能灵活的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差异,如:居民自己发起、开发商发起、居民与开发商合作、新建或改建旧建筑。2)公众对节能环保的普遍关注度的提高为共居社区的传播提供了土壤。3)专业化的共居社区公司与共居社区协会起到重要的推广作用[7]。
美国共居社区公司位于旧金山湾,是由McCamant和Durrett创立的为共居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全程服务的建筑公司*共居社区公司网站具体见:http://www.cohousingco.com/ 。。该公司从共居社区的筹建、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到后期社区管理,全程为客户提供协助和服务。在共居社区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中,公司和社区居民一起工作,并与开发商、非营利组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处理共居社区建设相关事务[15]。在共居社区公司的推动下,建造完成了跨代共居社区(如:Fresno社区)、老龄共居社区(如:Silver Sage老龄社区)、可支付共居社区(如:Homesafe社区)等一系列类型丰富多样的共居社区。
美国共居社区协会是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机构,1997年开始运营,致力于支持和发展共居社区,让共居社区的益处能够得到广泛关注,并积极支持共居社区在全美进行发展和推广[13]。美国共居社区协会为共居社区在美国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具体作用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4方面。1)通过强大的人才队伍、资源以及技术援助为已经存在和正在组织新建的共居社区提供一系列帮助来促进共居社区的发展。2)积极向普通大众宣传共居社区的优点,包括: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人们了解共居社区并鼓励他们居住、组织人们参观共居社区、为共居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策环境等。3)通过举办专业会议积极支持共居社区在全美进行发展和传播,提升大众对共居社区优势的认识。截止2012年,该协会在全美成功举办了10次全国性的共居社区会议,积极总结成功经验,不但为之后的共居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也给全世界的共居社区支持者、专业人士及潜在住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4)注重人才培养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共居社区协会一直不断寻找和培养有激情和才华的人来协助推动共居社区运动的发展。同时,除了全方位从口碑传播、举办推广活动、新闻发布等渠道推广共居社区,也积极利用Facebook、Twitter等网络平台分享与共居社区的相关故事与经验。
四、借鉴与启示
随着20世纪80年代共居社区理念被带入到美国公众视野,经过多年的发展,共居社区已不但成为美国主流住房模式之一,并通过不断演化、发展,为老龄住户、单亲母亲等特殊人群提供了一种复合功能型的社区住宅模式。共居社区所倡导的基于空间共享、部分权利共享、共同参与决策、生活经验分享和互助的“社区生活方式”与和美国人重新追求和谐邻里的关系、丰富的公共生活以及安全、绿色的社区环境的意愿相吻合。共居社区让私人的空间变小了,公共的空间变大了,和邻居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而冷漠疏离的感觉消失了,符合部分现代美国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同时,共居社区提倡的“选择有共同点的邻居居住在一起”在多种族,社会多元化的美国更容易被接受。即使共居社区有建设周期长,社区活动过多会影响私人生活的缺点,但仍然以多元化的方式在美国快速发展。
在快速城镇化、城市住房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特别是大中城市住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城市住房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之一日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住房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1)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趋势。持续的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新移民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有房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将同时存在。中国的城市住房改革也逐步由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并重向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方向发展。2)住房问题成为逐渐超越满足住有所居基本需求的综合问题。由于社区和住房的形式往往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紧密联系,城市居民对于住房和社区逐渐有了更多的诉求,无论从居住个体还是城市管理视角,住房和社区都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满足更多的需求。3)新的时态特征和社会问题为住房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互联网+”*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主要强调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为传统社区和住房的附加值的提升,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提供了机遇;而如何应对诸如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面向有特别需求人群开发具有专业服务功能的社区和住房也成为未来社区和住房发展应该深入思考的方向。在此背景下,美国共居社区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城市住房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以下启示。
(1)为改善型居住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与传统商品住宅“住房建造—选择购买—认识邻居”的逻辑不同,共居社区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邻居—筹资设计—建房入住”的逻辑。正如Sargisson对于共居社区本质的评价,共居社区就是“一群人为了大家一个普通的共同点选择居住在一起”[6]。无论是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还是共同的生活习惯,任何共同点都可以成为选择邻里、组建社区的主题和基础。换言之,共居社区作为“定制社区”或“主题社区”,提供了一种可以“择群而居”的居住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以社区和住房为载体的社交模式,也是一种有选择、有特色的社区生活方式。
(2)符合社区睦邻关系的价值回归。随着住房改革和商品住房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开始从原有的单位社区搬到更加强调私人空间的商品房小区。邻居之间缺乏交流,社会互动逐渐较少,不信任,不和谐的关系在蔓延。一些居民开始反思冰冷建筑所缺乏的人情味,开始怀念曾经虽然居住空间有限,但是邻里间互信、友好,充满互动的居住状态。而共居社区基于居民普遍认同的共享理念追求于“社区生活方式”的内涵,以及倡导互信、互助,和睦友好相处的住房体系,为追求传统睦邻关系价值回归的现代城市居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3)为特殊人群住房和生活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以养老为例,无论是代际共居模式还是纯老年人共居模式,美国共居社区不但受到老龄人的欢迎,也在不断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问题、单亲母亲子女抚养问题、失独问题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政府和社会也逐渐开始探索将居住社区和特殊服务功能相结合以期解决特殊人群的生活需要,如:社区居家养老。由于共居社区强调邻里互助,社区内部互相帮助和照顾,不但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帮助特殊人群获得生活上的关照,减少对社会的依赖,并且更多的社交和互动也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
(4)为绿色社区、智能社区提供了一个新方向。绿色社区除了需要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节水、节能设备等硬件设施外,更重要是社区居民在环境保护意识,绿色生活习惯上的共同价值观,以及公众参与的社区管理、监督体系构建等软件部分。共居社区的内涵与组织方式决定了其发展成为绿色社区的潜力,不但在硬件的设计与建造具有共同决策基础,同时软件部分也有着明显优势。此外,随着智能化逐渐向家居、建筑和社区的蔓延,无论是公共参与决策、社区互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社交和社区服务,共居社区与智能化社区的交叉发展有着无限的潜力。
(5)为保障性住房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保障性住房作为住房改革内容中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视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重要途径,也逐渐成为中国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保障性住房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而共居社区居民互助和共管的模式,以及提倡集约、节约和共享利用空间、设施、工具的理念,能为未来共有产权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保障性住房+共居社区”的模式在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的基础上,还能以期促进居民互助、共享,营造良好社区氛围,甚至通过社区自治管理来吸收剩余劳动力。
(6)为社区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社区作为基本社会单元,是城市居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场所,而社区也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可以说,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大城市、中小城镇,甚至乡村,共居社区的内涵不但有助于在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中居民共享空间与资源上,实现生活互助,更能增强对于住区的归属感和亲切感。在当前全国城市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引进和吸收共居社区的内涵有助于实现社区全方位覆盖、强化整合力及数字化管理的推行,更能实现社区居民由“被管理”到“互助、协作,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
在中国城市住房发展呈现需求多元化的现状下,不同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也要求住房和社区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中国城市、城市社区与住房需求的发展程度都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可以在吸收共居社区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探索新的住区模式。在开发形式上,既可以选择在城市郊区试点新开发,也可以与旧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甚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共居社区理念,探索“新型农村居民共居社区(村落)”。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需要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政府的支持与行业协会的推动作为保障。总之,共居社区在美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不一定直接适用于中国,但是至少为中国城市住房和社区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根据国情、地情选择借鉴并继续探索和创新的思路。同时,相关领域也有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1]DONNISON D V.The government of housing [M].Pen-guin Books,1967.
[2]WRIGHT G.Building the dream:A social history of hou-sing in America[M].MIT press,1983.
[3]WILLIAMS J.Predicting an American future for cohousing [J].Futures,2008,40(3):268-286.
[4]RUIU M L.Differences between cohousing and gated com-munities.A literature review [J].Sociological Inquiry,2014,84(2):316-335.
[5]FROMM D.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Cohousing,central living,and other new forms of housing with shared facilities [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
[6]SARGISSON L.Cohousing:a utopian property alternative? [R].Centre for the Study of Social and Global Justice.2010 Retr-ieved February,20:2013.
[7]WILLIAMS J.Designing neighbourhoods for social inter-action:The case of cohousing [J].Journal of Urban Design,2005,10(2):195-227.
[8]CHATTERTON P.Towards an Agenda for Post-carbon Ci-ties:Lessons from Lilac,the UK’s First Ecological,Affordable Cohousing Commun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3,37(5):1654-1674.
[9]GEORGE V.Sustainable Community:Learning from the co-housing model[J].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2006,41(3):393-398.
[10]杨丽,周婕.共居社区:西方居民主导型社区的发展与特征 [J].建筑学报,2013(08):88-89.
[11]张睿.国外“合作居住”社区-基于邻里、可支付、低影响概念的居住模式 [J].学术论文专刊,2013(10):65.
[12]FRANCK K A.New households,new housing [M].CRC Press,1991.
[3]JARVIS H.Saving space,sharing time: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s of daily life in cohousing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Part A,2011,43(3):560.
[14]SANGUINETTI A.Transformational practices in cohous-ing:Enhancing residents’ connection to community and natu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4,40:86-96.
[15]MCCAMANT K,DURRETT C.Cohousing:a contemporary approach to housing ourselves(2nd ed)[M].California:Ten Speed Press,1994.
[16]MACDONNELL M.Forming an affordable cohousing com-munity [D].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2011.
[17]SCOTTHANSON C,SCOTTHANSON K.The cohousing handbook:Building a place for community [M].New Society Pub,2005.
[18]MELTZER G.Sustainable community:Learning from the cohousing model [M].Trafford Press,2005.
[19]LIETAERT M.Cohousing’s relevance to degrowth theor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18(6):576-580.
[20]CHOI J S.Evaluation of community planning and life of senior cohousing projects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8):1189-1216.
[21]ABRAHAM N,DELAGRANGE K,RAGLAND C.Elder cohousing: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J].Communities.Fall,2006(132):60-70.
[22]BRENTON M.Senior cohousing communitie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he UK [J].York: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2013.
[23]STRATMANN J.Towards sustainability-analysis of collab-orative behaviour in urban cohousing [D].Bleking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
(本文责编:王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