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人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2016-01-18田丹婷

知与行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文化认同

俄罗斯人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

田丹婷

(黑龙江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随着“中俄关系”持续升温,“对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大热点。从学界来看,尽管“俄罗斯学”已成为国内俄罗斯语言、文学、历史、经济、哲学和政治等学科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学术共同体”尚处于集结之中。当代中国“对俄研究”也大多忽视了对其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深入探讨。然而,要了解人们的行为和生存状况,首先需要了解对于人的行为起着制约作用的文化规范。因此,我们应试图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来了解在黑龙江省的俄罗斯人,了解其对现实的社会融入、文化认同状况;并希望能够借此研究,为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的生活而出谋划策,以期推动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互动。

[关键词]在华俄罗斯人;社会融入;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C512.91;G512.115[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8-19

[作者简介]孙志丽(1979-),女,辽宁宽甸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社区矫正、禁毒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

自2013年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美关系持续紧张。面对“美国重返亚太”“北约东扩”的强压,俄罗斯频频向中国示好,“中俄战略协作”也日益成为两国的重要议题。聚焦国内的相关研究,即使涉及文化层面,也大多侧重于对跨文化适应问题的思考。这些研究,一方面在扩展思路和理论建构方面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虽然涉及了对研究对象“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测量,但主要还是从心理学层面进行的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二是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基本都是以在华的留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主要从界定研究主题、选择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入手,并对在黑龙江的俄罗斯人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进而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一、概念及研究方法的界定

1.概念界定。 “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是本文的两大主题,而不同的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界定。 社会融入受限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以及社会融入主题、内容及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尚未形成一个准确和全面的定义。通过对“社会排斥论” “社会融合论” “移民融入论”的综合理解,本文倾向于从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社会融入”,即社会融入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是主体周围环境不断持续性的互动过程(这种持续性互动可以是一定时间内的临时互动,也可以是长时间的永久互动),并且与他人的行为相关。简单来说,在此次研究中偏重于对社会融入“行为”层面的测量。 文化认同不同于文化适应的被动取向,文化认同的一般概念是指个体对某个文化的认同程度, 具体说是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文化认同还包括“文化理解”的层面,即文化认同不仅仅指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赞同、认可程度,还强调他们以一种“他者的眼光”,客观、全面、理性地看待他们所处的“异文化”。

2.研究方法。 从整体上看,本研究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本课题主要依据“社会职业身份”将在华的俄罗斯人划分为四类群体:商人、雇员、游客和留学生。针对前三类群体居住地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主要采用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即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鼓励调查者深入到在华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从互动中发掘并整理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留学生群体的高聚集性和较强的读写能力特点,主要采用社会学问卷调查法中的“自填式问卷”形式,因为它具有匿名性、调研对象可控性和前期论证环节,问卷的结构一般会比较严谨,收集来的数据也更符合预期目标的设定。虽然结合了两种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但本文会侧重于对调研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二、在黑龙江的俄罗斯人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现状

如前所述,本研究依据“社会职业身份”将在黑龙江省的俄罗斯人群体分为了四类。下文将分别对不同类别群体的融入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1.中俄边境城市中的俄罗斯游客群体。 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城市中的俄罗斯游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游览客”。在这里以“游客”名义入境的俄罗斯人占当地俄罗斯人的绝大部分,并且往来中国的次数极为频繁,甚至有些俄罗斯人每周末都要来此度假、休闲和购物。而“购物”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实际上可以通过其购物的目的将这一群体再次划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来为家人购置生活用品和衣物,这一类的购物者大多会选择相对高档或者性价比高的商场进行购物;而另一类为来华“倒货”的俄罗斯人,这类购物者一般会选择各大批发市场“批货”,然后带回国销售。

如果先从最外显的语言层面来衡量这一俄罗斯群体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状况,会发现一对显著的矛盾存在:频繁的入境次数与普遍的“汉语障碍”。这一游客群体的大多数不会汉语,而当地的中国人却或多或少的都会讲一些俄语,这就形成了虽在中国境内,但两国人民的日常交流却基本用俄语来完成的怪异现象。虽然这一游客群体在语言掌握方面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当地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在夜幕时分和当地中国人一起跳舞,还是热情参与当地的盛大活动。这些俄罗斯游客虽并没有长期在华生活,对中国文化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但其来华的频率普遍很高,他们大多有中国朋友,在饮食、服饰方面也适应的良好。他们生活闲适,看似并没有因“异文化”情景造成太多压力。在整体上,这一在黑龙江省的俄罗斯群体表现出一种被动的、浅层次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状况。

2.在黑龙江省的俄罗斯商人群体。 因受到相关来华经商条例限制,来黑龙江经商的俄罗斯人占总体的比重较少。一般情况下,大宗的中俄双边贸易,一般在两国分别进行,除了在最初的对商品需求市场调查外,基本都通过网络进行沟通、洽谈,来完成商品交易全过程。无论经营规模的大小,俄罗斯商人都会主动与当地中国人进行沟通或者参与其社会生活。当然这可能缘于商人要对当地中国顾客进行商品推销以期获利的天性所致。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习惯会有“汉化”趋势,特别是那些与中国人建立家庭的俄罗斯商人们,他们会与配偶一起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的亲朋好友依照中国的传统礼节进行交往。但是在家庭生活中,这些俄罗斯商人一般还是会较强硬地要求家人使用俄语,并对东正教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

这一群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中国通”,但其大多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在处理与自身习惯不一致的状况时会显得相对理性,这些俄罗斯商人表明:可能有些差异、有些问题是无法改变或者无力改变的,但他们仍会积极主动地适应整个生活的大环境——或改变方式、或另辟蹊径。

3.在黑龙江省的俄罗斯雇员群体。 “在华的俄罗斯雇员”主要指的是受雇于中国企业并在中国生活的俄罗斯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其工作性质将这一群体细化为两个类别,一种是大多都从事临时性工作的俄罗斯人,如餐厅、景区工作人员等;另一种是有比较正式的工作的俄罗斯人,如翻译等。

在华临时性质的俄罗斯雇员,倾向于选择俄式餐厅、俄罗斯商品店或者一些俄式风景区为工作地点,工作的变动性较强。而工作能力较强的俄罗斯人会将黑龙江省作为进入中国大陆内地的中转站,一旦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就会去往中国南方或者向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发展。在整体上,这些工作人员的汉语水平普遍偏低,但其对待中国人热情和善,并对中国的现实生活表示满意。然而他们的交际范围一般在本国人之中,基本不参与当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事务,就如同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王国”,可以将这一群体看作是脱离主流社会的“边缘群体”。 而拥有正式工作的俄罗斯雇员大多都有一定的来华留学经历,掌握汉语的程度较高,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都有相对较深的了解。这一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内虽存在一定数量的中国人,如遇中国传统节日亦会与这些中国朋友一起庆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与本国的俄罗斯朋友交往。在观念层面如消费观念、储蓄观念等,这一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人影响并与之趋同。这些既了解中国文化又能够与中国人进行深入沟通的俄罗斯群体,大多在当地适应良好。此外,他们会将一些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语言技巧教授给朋友,但缺乏“融入”当地社会的主动性,实际与其自身的能力是不太相称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4.在黑龙江省的俄罗斯留学生群体。 “留学生”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像当代的文化使节,或者可以称之为文化双向传播的容器,在把自身的文化带到新的土壤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容纳和吸收所处环境中全新的文化。此外,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互相沟通或理解上出现偏差所形成的,所以他们还要充当不同文化冲突时的“灭火器”。这也就意味着研究“俄罗斯留学生”群体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状况的必要性。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主要由四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对社会融入程度的测量、关于文化认同程度的测量和影响部分。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问卷的理论框架

问卷数据来自H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133名俄罗斯留学生。在关于其经济行为的数据中,显示中俄两国学生消费习惯的相似度较高,均主要将生活费用于吃饭、购物这两项。同时有64.7%的人表示有储蓄习惯,这与俄罗斯人一般的消费习惯所不同,相信这将近2/3的俄罗斯留学生受到了中国当地社会的显著影响。在对其制度层面行为进行测量的数据表明,俄罗斯留学生对“中国式过马路”也并不陌生,有72.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中国人过马路不会遵守交通规则,仅有6%的人认为会遵守交通规则。当“中国式过马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时候,有51%的人选择了与“中国人”同行,30.8%的人不确定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虽然这是一项陋习,但这些数据可以从侧面说明他们具有较高的融入程度。在其社会交往方面,会主动与中国大学生交流的俄罗斯留学生仅占24.8%;明确表明能够接受与中国人谈恋爱的人数比重又占17.3%;此外有22.6%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中国朋友;即使有中国朋友,经常和中国朋友一起碰面的也只有7.5%。联系起来似乎可以理解成他们“要么没有中国朋友,要么中国朋友形同虚设”。留学生不同于其他的在华俄罗斯人群体,他们以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为目的,而这种状况显然与“沟通”这一文化最好的理解方式背道而驰。在其文化理解方面,虽然俄罗斯有“不问女士年龄”的风俗,但在被调查者中,不会介意中国人询问个人情况的占67%,因为有74.4%的被调查俄罗斯留学生认为这是在“表示友好,想进一步了解自己”。最后,当完成了学业之后,有34.6%的人认为自己会留在中国工作,11.3%的人会选择回国工作,还有48.1%的人不确定。此外有81.2%的被调查者会介绍本国的其他朋友来华留学。

综上所述,在黑龙江的俄罗斯留学生大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比较强烈的兴趣,并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的汉语水平整体较高,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使用汉语。能够比较深入地融入当地人日常社会生活,虽然他们能够比较客观地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但大多不会主动结交中国朋友,即在黑龙江的留学生群体虽具有较高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程度,但仍然欠缺一定的主动意识。

三、关于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1.政治因素。 回顾中俄两国的“交往史”,从新中国建立后蜜月般的结盟,到60年代噩梦般的对峙,再到今天“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政治关系就像是一道闸门,亲密时“夜不闭户”,交恶时“万夫莫开”。这道闸门的开关直接影响到了两国民间的往来,而民众之间的互动又是促进双方的互相适应和互相理解的直接桥梁。现今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显然是促进中俄两国人民进行交流的最好契机。特别是相关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到了两国民众的互动频率和互动规模。以绥芬河市为例:2013年绥芬河市正式被国务院批复为中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在这里俄罗斯人能用卢布直接进行交易;此外还有相关政策允许俄罗斯公民持简化手续进入绥芬河互市贸易区,可持护照免签证进入贸易区。这些举措为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入境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条件,增进了俄罗斯公民来华进行短期商贸活动。因而,国家应在此基础上依照互惠互利的原则,继续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经济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经过30多年的积淀,国家各行各业都已经稳步前进阶段。无可比拟的人力资源造就了中国制造的时代。由于俄罗斯境内轻工业商品严重缺乏形成的巨大推力,与中国商品制造业发达对其形成的巨大拉力,在这“一推一拉”之中,大批的俄罗斯人来黑龙江省内(特别是中俄边境城市)进行消费购物。各种各样的交易行为,在使得境内商家获利的同时,也潜在地促使俄罗斯游客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互动行为。如俄罗斯顾客在与中国商人的讲价过程中,就会试图理解中国商人的思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异文化的认知过程。“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表明,这些往往是不经意间的或者短暂的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经济的魅力直接而又容易让人接受,在将“俄罗斯人”吸引而来的同时,还在努力“留住”。联系到在黑龙江高校留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有34.6%的人认为自己会留在中国工作,还有48.1%的人不确定,如此大的比重已经彰显出了中国经济巨大发展对在华俄罗斯留学生的吸引力。所以即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仍被争议,但也不能抹杀经贸活动的奠基性作用。因而,要想使在黑龙江的俄罗斯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更要紧抓经济发展。

3.文化因素。 对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有影响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模式,二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首先从文化模式来看,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认为是文化中的那些稳定的关系和结构。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由诸多个体在多种多样的可能中选择了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慢慢演变最终结合而成的。本文将文化模式看作是社会成员自身所选择的各种行为,蕴含着独特而稳定的结构。文化代表着自成一体的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现形式,这是证明其在世界上存在的最有效手段。中俄两国显然都具有明显不同文化模式的特质,两种存在差异、不可通约的文化模式相遇,必然会受到各自内在选择的惯性影响,而难以客观地认知他者文化。这就要求人们要学会客观理性地从他人角度来理解他所在的文化,摆脱自己本土文化的约束,并从他文化反观自身文化。

此外,中俄两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平衡的文化交流模式。郭沫若先生曾将苏联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比作是浩浩荡荡的洪水,而中国文化对苏联的影响就像是小小的溪涧。时至今日,当中俄边境省份开展各种特色俄语教学,绥芬河的商业区挂满俄语招牌,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开到第22家的时候,不会汉语的俄罗斯游客走在国内的边境小城宛若置身本国般气定神闲。这种单方面的过度迎合实际上是十分不利于在黑龙江的俄罗斯人对居住地融入和认同的。在以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俄罗斯人来华学习、休闲、购物的同时,还应留有一定空间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导其主动来认知并学习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文化。

4. 人际信任。 “信任”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不论是学者还是个人都对此各有看法。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而现实中的信任不仅仅停留在美好的人格特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频繁的人际互动之中。莱维斯和维格尔特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基于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可以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和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这种基于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在黑龙江的俄罗斯人的融入、认同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长期生活于不同文化中的双方,最开始必然会以一种理性的小心翼翼的心态观察着对方的举动,一旦发现对方存在欺诈行为,根本就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互动。中国人整体的诚信水平偏低的现实,必然会在未来对其融入产生极大的阻力。这也就说明在推动俄罗斯人融入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国的诚信体制建设。

总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华夏民族与斯拉夫民族都生活于各自的文化世界之中;两种文化在不断地混合、碰撞中从冲突迈向和谐。探求在黑龙江的俄罗斯人的社会融入与文化认同,并不是简单地在寻求一种促使其单方面适应的路径。而是希望通过研究,从自身的不足中求得提升。正如汤因比所说:“我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各种的差异,如宗教、文明、国籍、阶级和种族等,但我们必须学会在一起和谐生活。为了能成功地实现这种和谐的生活,我们不得不彼此结识,包括认识彼此的过去。”

[参考文献]

[1]刘少杰. 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0-456.

[2]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6-74.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陆钛栋. 在沪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6]陈成文,孙嘉悦. 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66-71.

[7]尹菲娅. 来华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应对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8]朱国辉. 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亓华,李美阳.在京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 [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36-42.

〔责任编辑:崔家善〕

社会热点论坛

·社会工作专题·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文化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微信对残疾青年社会融入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优势视角与孤残儿童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