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林特小组对综合医院临床医师职业倦怠、情绪干预效果*

2016-01-16查贵芳何思忠杨玉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职业倦怠

查贵芳 刘 苓 何思忠 戎 伟 杨玉祥

①中国.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②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③安徽省芜湖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通讯作者 E-mail:liulinwh@126.com



巴林特小组对综合医院临床医师职业倦怠、情绪干预效果*

查贵芳①刘苓②△何思忠③戎伟②杨玉祥②

①中国.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0②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③安徽省芜湖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讯作者E-mail:liulinwh@126.com

【摘要】目的: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帮助临床医师缓解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沟通技巧,给予心理支持。方法:对正在进行规范化培训的43名临床医师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8次,干预前后分别应用职业倦怠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5,2.253;P<0.05),而反映个人成就感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抑郁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5),焦虑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巴林特小组活动形式下的医患沟通讨论能够明显降低医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减少医师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作用,是缓解临床医师职业压力的一条实用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巴林特小组;职业倦怠;焦虑;抑郁

巴林特小组以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巴林特的名字命名,是一种最早的为家庭全科医生提供临床督导的方法,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家庭全科医生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沟通技能的发展[1]。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模式于2003年由德国专家引进中国,首先在综合性医院的培训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和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与协和医院等单位举办的国际巴林特研讨会的培训中[2-3],巴林特小组的影响迅速在中国扩大,但是对于广大的医护人员来说远远没有普及。

职业倦怠是一种与工作情境有关的心理上的综合病症,可从3个维度加以定义,即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消失[4]。其中情感衰竭是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它代表工作倦怠感的个人应激维度,指一种情感上过度的付出感和资源的耗尽感。职业倦怠在临床医师中较为普遍,尤其是男性、初级职称的医师中更为突出[5-6]。在国内有关职业紧张的研究中发现:医生比护士感受到更多的压力[7]。抑郁、焦虑情绪是常见的负性情绪,临床医师这种负性情绪不仅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更会成为威胁医疗安全的隐患[8]。因此,在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深入了解医生的职业倦怠及情绪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对策,不但能够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还可以保护医生身心健康。

本研究从医师角度出发,通过开展“巴林特小组”系列活动,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临床医师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进行讨论,前期在心身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研究的基础上[9],探索巴林特小组对缓解医师职业压力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和2013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共招聘临床医师和医技医师43人。按照《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本院科教处对这批新上岗的临床医师和医技医师全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医师)。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经每位研究对象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放问卷43份,有效问卷42份(97.67%);其中,男21人,女21人;已婚:8人(19.05%),未婚:34人(80.95%);平均年龄27.4岁,最小23岁,最大35岁;本科学历31人(73.81%),硕士学历11人(26.19%);平均工龄2.04年,最短工龄3月,最长工龄5年。

1.2方法

1.2.1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该问卷是由Maslach和Jackson于1981年开始编制的,是目前最权威的评估职业倦怠感的工具。该问卷主要测量工作倦怠症状的3个方面,分别是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该问卷被译成多种译本并广泛应用于服务行业,研究验证了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0]。目前已有学者初步编制医生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跨文化的稳定性[11]。

1.2.2抑郁自评量表(SDS)系W K William Zung于1965年编制的,为自评量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抑郁自评量表之一,该量表由20个陈述句组成,按“没有或很少时间、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1~4级评分。量表评定时间跨度为最近1周,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12]。

1.2.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有时间有;“2”是小部分时间有;“3”是相当多时间有;“4”是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SAS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13]。

1.2.4研究程序采取集体施测的方法,活动前对研究对象应用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进行测试。在巴林特小组活动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测试要求被试独立安静地填写上述量表,隐去姓名,其他个人信息如实填写如性别、年龄等。由主试说明测试目的,讲解各量表的指导语。被试填写完答卷后,由专人当场统一收回答卷。课题组派出5位医生到上海参加由上海精卫中心主办的巴林特小组工作坊培训,先后有8人次参加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举办的“巴林特小组-金鱼缸活动”的相关培训和实践。

我们都知道,宋代画家“尚真”。他们的画作或记录宫廷皇家贵族的现实生活,或记录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不仅让我们获得了艺术享受,更为我们了解宋代社会生活,尤其是儿童的真实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图像史料。

巴林特小组活动:每周举行巴林特小组活动,共8次(10~12人/次)、每人参加4次的巴林特小组活动,每次时间为1小时。活动由经过专门师资培训的心理医师作为巴林特小组的组长主持活动。

巴林特小组组长组织规培医师和1~2位有多年工作经历的临床医师一起针对临床遇到的记忆深刻的关于医患关系方面问题的案例进行讨论。在巴林特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先由一位医师叙述一个在自己临床工作与患者之间互动的案例,旨在讨论在处理患者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识别和纠正医师和患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活动流程见表1。

1.3统计处理

将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的资料全部由心理测验室专人直接输入由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研制“心理测验软件综合系统(4.0版)”。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医师培训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检验水准α=0.05(双侧)。

2结果

2.1干预前后的职业倦怠状况比较

表2显示,干预后临床医师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反映个人成就感的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P<0.05,**P<0.01,下同

2.2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3讨论

3.1巴林特小组活动对临床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经过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后,临床医师情感衰竭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后医师有了来自同行的心理支持,在小组讨论中医患沟通技能也有所提高,医师对病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更加客观的分析、看待病人的情绪和反应,更好的去应对以前无法应对的病人,以更加灵活的处理方式去应对临床工作中错综复杂的医患关系,有效地降低了情感衰竭。医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缓解职业倦怠有重要作用[14]。已有研究表明,工作资源对工作要求与医生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为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和手段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15]。

去人格化倾向代表工作倦怠的人际情境维度,是指在工作中对他人消极、冷漠、愤世嫉俗的态度或情绪[16]。临床一线的医师由于长期的在满负荷高压下工作,缺乏情绪宣泄的出口和应对技巧,容易产生被动、消极的工作态度,让病人有疏离的感觉,认为他们没有人情味,导致不必要的误解。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巴林特小组活动后,临床医师的去人格化倾向降低,表明随着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开展,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地响应了病人的情感和需求,减少了工作中的被动感和疏离感,这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医师的工作效能。

本研究通过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对临床医师的个人成就感无显著效果,个人成就感是一种主观认知,临床对自己评价标准不同[17],且是一种长期的累积,通过短时间的干预较难达到显著提升。

3.2巴林特小组活动对临床医师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本项研究中,临床医师培训后抑郁情绪得分较培训前显著降低,而焦虑情绪改善不明显。多项研究表明,临床医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状况[18-19],不同等级、不同科室体验类似的焦虑症状[20],职业紧张、职业压力易导致负性情绪[21],对医疗服务质量、医患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在巴林特小组活动中发现,通过医患关系案例的探讨,能够提高医师识别自身和患者情绪反应的能力,帮助医师消除自身的认识盲点,发现新的视角,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巴林特小组活动可以帮助医师起到自我调解、自我治疗的作用。

通过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发现基于临床案例讨论的形式深受广大医师欢迎,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除了表达感受以外也更习惯和擅长对医患交流提供实用性建议,有助于提高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能把所学技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参加巴林特活动的医师反馈,案例讨论既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有限,也能从小组真诚、宽容、支持的氛围中看见自己积极一面,增加对职业的自豪感和认同度,能使临床医生鉴别自我不良情绪,更好地处理自身的“挫败、愤怒、倦怠”,从小组互助活动中摆脱“困惑、无助、孤独感”,通过小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以更灵活、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医患关系,缓解职业倦怠与负性情绪,促进自己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平.巴林特小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2):37-39

[2]陈华,刘文娟,叶尘宇,等.巴林特小组在综合性医院的应用实践[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3):184-187

[3]刘文娟,叶尘宇,陈华,等.综合医院医师巴林特小组案例的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2):91-95

[4]刘爱芳,姜能志.医生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9):620-621

[5]任霞,孙红,杨凤池.北京市三甲医院医生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6):15-17

[6]王惠,张宁.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97-399

[7]贾小芳,余善法,李奎荣.医生与护士职业紧张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23-25

[8]陈福国,李勍.医生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6(12):1103-1105

[9]戎伟,李江波,刘苓,等.综合医院心身医学模式下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体系研究[J].河北医学,2015(5):780-783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Balint Group on Job Burnout and Emotional of Clinical Doctors in General Hospitals

Zha Guifang,Liu Ling,He Sizhong,et al

Wannan Medic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alint group activities on helping clinical doctors to alleviate burnout,anxiety and depression,increase communication skills,and g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Methods:The ongoing standardization of training 43 clinical doctors Balint group activities organized eight times,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applied burnout questionnaire,anxiety scale,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ssessment.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clinical doctors' emotional exhaustion,depersonalization factor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t=2.235,2.253;P <0.05),whil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fter the intervention,clinical doctors' depress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t=2.303,P <0.05),but anxiety sco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Based on the Balint group patient communication forms under discussion activit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clinical doctors' burnout,be a positive effect on reducing negative emotions of clinical doctors,which is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ir occupational stress.

【Key words】Balint group;Job burnout;Anxiety;Depression

*基金项目:安徽省芜湖市科技惠民项目(编号:2012hm41)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213-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27

·论著·(心理干预)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职业倦怠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