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刻种植牙运用膜引导技术的观察

2016-01-16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8期
关键词:骨组织生物膜种植体

陈 中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即刻种植牙运用膜引导技术的观察

陈 中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目的 探究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对骨恢复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55例即刻种植牙患者,种植牙65颗,在牙齿拔除后立即植牙并运用膜引导技术用钛膜完全封闭口腔内骨缺损区,观察患者的钛膜保留时间、创面恢复状态、成活率、周围骨吸收高度及成骨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患者种植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6个月,65颗种植牙创面愈合良好,未出现有创面红肿、感染发生,成活率为100.00%,种植牙平均骨修复成形时间12.5周。在种植2年后进行走访调查,周围骨吸收高度为(1.37±0.19)mm,平均成骨率(85.26±2.08)%,所有患者未见有牙龈红肿、持续性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膜引导技术可以即刻种植牙提供较为稳定的相对封闭空间,促进牙体骨再生,提高了牙种植的成活率和成骨率,缩短种植牙修复疗程,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即刻种植牙;膜引导;临床疗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技术已经成为口腔缺牙修复的主要修复方法,自体骨中含有众多的骨组织和生长因子,种植牙技术不会产生任何的排斥反应。为缩短种植牙时间,减少种植牙的修复疗程,即刻种植牙技术不断发展,即刻种植牙减少手术对周围骨头的破坏,可较好保持牙骨组织的自然形态,减少了延迟种植牙的相关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即刻种植牙中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牙床机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种植体系统,目前种植成功率已经超过92%,与传统延迟种植牙相比无明显差异,即可种植牙技术已经成为近几年口腔医学的研究热点,种植牙技术也达到了快速发展。在常规即刻种植体植入后,由于受到拔牙窝处形态影响及周围上皮细胞的干扰,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较差,一般需要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或人工骨植入技术辅助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有学者提出[2],膜引导技术可为患者种植牙提供完全封闭的物理空间,使种植体在生长恢复过程中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细菌的入侵,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和软组织的恢复。本文为探究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应用,在参考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即刻种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种植牙后种植体相关指标,在术后2年进行随访调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5例即刻种植牙患者,患者年龄23-60岁,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共种植牙65颗。所有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全身性疾病和口腔疾病,符合临床即刻种植条件。

1.2 研究方法

在术前准备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排除患者无伴随有的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辅助口腔全口X线检查确定种植牙方案。65例患者均采用膜引导技术即可种植牙治疗,手术分为两期进行,1期手术将种植体植入患者的口腔自体骨并用生物膜覆盖,2期手术为GBR植膜术和种植体固定术。1期手术:患者局部浸润下麻醉,操作医生选择牙槽切口,用钻针定位植入部位钻孔,深度根植入种植体,用生物膜覆盖在自体骨表面;行种植体基桩安装术,切开牙槽脊顶与种植体位置粘膜,清除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和软组织取出GBR膜,安装基桩后缝合创面,在7d后拆线。2期手术:切开患者牙槽唇侧年末,沿骨面切开骨膜,使骨缺损区完全显露,根据骨缺损区范围周边2mm处放置修建膜,完全覆盖在植骨区上,边缘用微型钛螺钉进行固定,缝合创面;在患者GBR植膜术后的7-8个月行种植体固定术,沿GBR植膜术创面切开,取出生物膜,选择适宜位置植入种植体缝合,在术后4个预后进行义齿修复。定期复诊,统计观察患者的钛膜保留时间、创面恢复状态等相关指标,在术后2年对所有患者进行走访调查,了解种植牙周围骨吸收高度及成骨率。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患者种植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6个月,最短保留时间1.8个月,最长保留时间5.2个月。65颗种植牙创面愈合良好,创面愈合均为甲级,未出现有创面红肿、感染发生。经钛膜取出后,种植牙牙体较为稳定,可在骨缺损区见有不同程度的新股生成,骨修复状态良好,65颗种植牙成活率为100%。在患者术后2年,进行走访调查,种植牙平均骨修复成形时间12.5周。在种植2年后进行走访调查,采用CT测量患者的周围骨吸收高度,计算成骨率,结果显示,65颗种植牙均为出现有松动现象,周围骨吸收高度为(1.37±0.19)mm,平均成骨率(85.26±2.08)%。

2.2 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患者未见有牙龈红肿、持续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有进行骨吸收病临床症状表现,未出现有种植体松动、脱落现象,患者口腔内患牙及牙床周围邻牙的健康状况不良,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 论

即刻种植牙中膜引导技术,是通过人工膜材料在种植体周围建立相对封闭的物理环境,通过生物薄膜屏障将种植体与周围组织隔离开来,使诱导细胞红粉发挥再生功能,为种植体生长提供稳定的空间[3]。膜引导技术中选用的为生物质膜,采用生物材料合成,在骨缺损区和牙床软组织之间建立一层保护屏障,防止软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抑制种植体的生长修复,使种植体不受感染因素影响下完成种植体成骨。

膜引导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即刻种植技术的提升,扩大了即刻种植牙的适应范围。通过建立生物保护屏障,可在理想种植位置植入种植体,使修复后的牙损更为美观,最大程度保持牙龈的正常形态[4]。在种植体植入初期,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和软组织的愈合,保持种植体稳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5例患者采用膜引导技术进行即刻种植牙,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种植体及牙床周围邻牙健康状态良好,种植体未发生有松动脱落情况,术后2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高度为(1.37±0.19) mm,平均成骨率(85.26±2.08)%。即刻种植牙的骨结合的关键在于骨缺损的修复,膜引导技术为种植牙周围提供一个较大的组织修复空间,对膜进行加固定,确保修复环境的稳定[5]。生物膜屏障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牙槽软组织的骨吸收,避免由于骨缺损区骨量不足导致重新植骨,为即刻种植提供保障[6],本次研究中65颗种植体全部成活,成活率达到100.00%。在生物膜的保留时间上,临床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多数学者表示生物膜保留时间不宜超过8周,而另有学者认为只有保证周围种植牙处于24周以上的无干扰环境下才可以确保种植牙的骨再生[7],为避免过早取出生物膜导致感染的发生,降低种植牙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膜引导技术可以即刻种植牙提供较为稳定的相对封闭空间,促进牙体骨再生,减少干扰因素对种植体成骨过程的影响。膜引导技术使得种植体具有叫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提高了牙种植的成活率和成骨率,缩短种植牙修复疗程。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中具广泛的应用前景,使得即刻种植技术不断革新成熟,进一步提高种植体的稳固性能和结构强度,使得种植体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骨修复[8]。生物膜屏障的保护减少了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和软组织细菌的侵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提升即刻种植美观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元小平, 李立峰. 运用膜引导技术即刻种植牙对骨修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3):166-168.

[2]翟仁义, 刘东生. 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疗效及对骨修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5):195-196.

[3]蒋柳宏, 董滢, 景向东.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7):1138-1142.

[4]姚希, 张宁, 李昀生,等. 前牙的即刻与延期种植:牙周组织健康程度及成功率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12):1958-1963.

[5]孟海锋. 前牙即刻种植同期CGF辅助的引导骨再生解决骨缺损临床效果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4):724-726.

[6]沈宁, 唐增斌, 李军,等.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9):1433-1435.

[7]黄勇, 曹选平. 即刻种植的发展和研究现状[J]. 口腔医学研究, 2012, 28(1):87-89.

[8]潘劲松. 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75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5):143-143.

猜你喜欢

骨组织生物膜种植体
环境条件对Bacillus altitudinis LZP02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