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示范与引导的关系
2016-01-15陆燕芬
陆燕芬
【摘 要】示范教学是小学美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引导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美术这门专业性极强的技能。但与此同时如果教师示范与引导的关系不当,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施展。因此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协调教师示范与引导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 示范 引导
一、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特点
示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课堂演示或者做出典范等直观形式,供学生们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示范法主要包括黑板示范、媒体示范、局部示范、个体示范、对比示范、欣赏示范、针对性示范以及学生示范等。示范教学是将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以更加感性直观或者是由繁化简、层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其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由此可见示范教学对于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处于心智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逻辑分析以及思考能力。但与此同时,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势必会给学生的思维形成一种潜在的趋向性影响,当然这种趋向性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加快学生解决问题以及理解问题的速度。而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趋向性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阻碍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发散性思维的产生。尤其是在美术课堂中,教师的示范会给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强的依赖感,学生通过模仿或者临摹去认识美术,缺乏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形体结构的想法,甚至会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视为错误的观点,因此就形成了学生在美术课上“照葫芦画瓢”,学生的作品也只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和个性。因此如何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美术课程真谛,就成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而通过课堂示范以及引导的方式,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该如何来协调教师示范和引导的关系呢?
二、协调教师示范与引导的关系
(一)在基础技能示范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会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美术构图的程序以及如何更加准确地把握物体的轮廓线,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而且会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将新知识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对于专业性以及艺术性极强的美术来说,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以及技能。因为只有基础牢固可靠,才能使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美术的这些基础技能又不仅仅是通过文字或者语言的描述就能够让学生清楚理解的,因此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作品欣赏、绘画经验、观察分析、自我想象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引导,让学生对绘画有一个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例如《拓印树叶真有趣》人美版美术课程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如何能够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去那总结出拓印的方法和特点是本节课程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树叶拼贴作品和拓印树叶作品的方式让学生细心观察,教师则需要配合讲解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构图思路,然后再教学生们一些树叶拼贴技能以及拓印等基础技能,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设计并且制作出自己的拓印树叶作品。此外,借助示范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发现这些基础技能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技巧,而且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的讲解构图的顺序、色彩搭配以及绘画节奏等技巧在绘画中的作用以及表现的效果,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感悟,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到实际当中。
(二)示范与引导相结合增强美术的吸引力
美术课程虽然没有深奥的公式模型以及复杂的理论分析,但是由于绘画对创造性以及发散性思维要求较高,所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一旦学生完成的作品与要求存在明显差距时,就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创作的成就感以及绘画的兴趣。再加上美术课本中所选用的一些示例都是著名绘画家的作品,这些优秀作品虽然能够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体验,但是在实际创作中的强烈反差也会让学生产生明显的距离感和畏惧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因此就需要教师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形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到创作之美。对于美术课本中作者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真切地观察到这些优秀的作品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形成,同时会降低内心的距离感以及畏惧感变得勇于尝试。此时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建立自信心,并且运用熟练掌握的绘画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如在《山水画》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真切观察到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此时再通过教师的适当示范与引导,让学生充分建立自信心,并且运用熟练掌握的绘画技巧进行山水画创作。这样学生不但愿意尝试去绘画,而且还体验了创作之美。
(三)在示范教学中引导学生开拓创新
现阶段教师示范已经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引导,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运用绘画的技能以及技巧处理。但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教学的优势,就需要教师避免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即美术教学的任务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套路完成作品。因此就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例如《让色彩动起来》这一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通过色彩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教师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流派以及创作风格去赏析美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色彩搭配,而对于色彩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使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构图的顺序、色彩搭配以及绘画节奏。总之,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示范教学能够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色彩搭配的技巧。
又如在《快乐的节日里》这一课,我先教会学生如何制作刮画纸,然后再由他们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快乐节日里的画。舒承鹏创作好后给我批阅,我一看有点乱,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节日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沙滩边游泳的情景,还反问了我一句:“老师你觉得这幅画有没有点像绘画大师马蒂斯‘野兽派的风格?”可见,通过引导,使学生从不同的艺术流派以及创作风格去赏析美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艺术语言,而且还能够通过自我的认知将这一理解升华为人文、历史、自然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创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小学美术课程而言,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课程培训,而是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初步的审美观念。因此就要求教师贯彻启发引导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重复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突破和自我展现。而且还应该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图片、美术作品、幻灯片、视频等现代化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艺术魅力。除此以外,还需要协调好教师示范与引导的关系,因为教师示范与引导仅能够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且还是推动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处理好示范与引导之间的关系,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要以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以此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创作的愿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