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媒体新闻报道文化色彩对比
2016-01-15胡小青
胡小青
摘 要:媒体塑造文化,也被文化所塑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英汉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其新闻报道也必然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媒体;新闻报道;标题;语篇结构;话语风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136-02
文化和媒体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密不可分,媒体塑造文化,也被文化所塑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英汉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其新闻报道也必然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以英汉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为语料,从新闻语篇的标题、语言风格、乃至语篇结构,对比东西方在新闻语篇中呈现的文化色彩差异,同时试图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舆论引导策略和效果。
一、标题色彩差异
标题体现媒体的取材和主题,同时反映其文化取向。英语代表性媒体《纽约时报》和《卫报》关于中国多年以来的新闻报导基本都是負面事件性新闻。客观来说,西方文化本来就欣赏悲剧、冲突、斗争,喜欢辩论,喜欢看事物的负面,倾向于各种扩张性和动态性的负面消息[1],喜欢将负面新闻置于头版。所以,英美新闻报导素材的选择首先体现的是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新闻价值取向,其次反映了英美媒体对受众兴趣的重视和对赢利的不懈追求,新闻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与非事件性新闻相比,事件性新闻具有更大冲击力,更能紧扣受众注意力,“负面事件”更能激起受众的兴趣,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中国俗语反映了新闻传播的特点。在全世界每天发生如此之多的坏事件中,中国老是被选中,这也绝非偶然。媒体利用素材取舍塑造国家形象,通过取舍反映其立场和态度。所以,其素材的选择也潜在地表明了西方媒体反华的意识形态取向。这些享有媒体盛誉的、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传媒在涉及国际利益的对外报道和国际传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与政府保持了一致,即“舆论一律”。
“和”是和谐,即避冲突,又是中和,即避极端。“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平”是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原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生活所无法抹去的民族特征。中媒新闻报道中大多选择了有“和谐”概念的事件来满足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同时引导人们走和谐路线,所以对有些显著事件或重要事件的报道作素材进行取舍时,首先考虑的是这篇报道或这块素材的社会效果,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平稳发展。“稳定压倒一切”是政府执政的指导思想,也是舆论引导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中国媒体对“负面事件”少有报道或间接报道,展现了政府对“不和谐气氛”蔓延的刻意控制,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谐意识”。以对新疆的报道为例,《人民日报》多年以来最为突出的话题是“发展与建设”,其次是“资源与环境”,“投资与支援”,数量较多的还有“文化与教育”,“民生”及“对外贸易”;比例最小的是“负面事件”。体现了国家对新疆地区的态度:“开发资源,加大投资和支援力度,让新疆更快更好地发展”。作为本地主流报纸《新疆日报》占比例最大的新闻主题是“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世界上的任何政府不论承认与否都会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舆论控制”。在任何国家,舆论引导都是对社会进行良性治理的必要手段。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处理好理性地、正确地引导舆论和尊重民意的关系[2]。每当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老百姓渴望及时的得到信息,了解真相,哪怕是尚且不完整的,忽视时效性,注重适宜性,这往往让外媒、小道消息的言论首先占据了阵地,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传者,所以首先占据话语阵地显得尤其重要。美籍波兰心理学家S·阿希(1946)经过实证研究提出了“首因效应”理论,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更显著[3]。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此外,中西标题风格各异。英语媒体的标题简洁朴素,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浓缩,非常适宜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国文化讲究含蓄美,受其影响汉语媒体的部分新闻命名也趋于婉约、隐晦、抽象、文学化。例如“悠悠万事民为先”“人民军队生命线的时代丰碑”“蓝天下,春蕾灿烂绽放”“大爱无疆”“新疆繁荣更无前”等,题目有美感又能反映事件内容是最好的,像“万方乐奏有于阗”就很好。但有些题目让人难以揣摩其新闻内容,这类题目也称“虚题”,更注重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但实验性问卷调查表明受众并不喜欢这类新闻题目,有学生指出这类题目让人觉得内容肯定是宣传类文章,不太会看。
二、语篇结构差异
英语媒体报道,尤其是“事件性”新闻报道大多简洁短小,其程序化的倒金字塔写作结构,上大下小,上重下轻,不考虑逻辑衔接,不讲究顺序,什么内容冲击力大、吸引力强位置就会前置,无结语,零散化,去中心化,破坏行文的流畅性和主题表达的集中性,让话题线索交替、往复、不连贯的前行。这种语篇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快速组稿、快编快删快插;另一方面节约受众阅读时间,与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相适应;最重要的是使新闻受众乱花迷眼,难以捕捉媒体态度,是隐蔽意识形态倾向性的有效手段。在英美新闻报道中,“对话式转述性”报道是主流报道方式。“对话转述性报道”语言风格丰富,引述让语篇嘈杂而喧哗。整个语篇仿佛一场综艺节目,新闻撰稿人是综艺节目主持人,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受访者是节目邀请来的嘉宾,他们在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观点多样化,有同意、有赞成、还有反对,主持人穿插其间,引出话题并决定嘉宾的话轮,通过安排各个观点在倒金字塔结构中的位置,巧妙把握话轮来突出某些观点,从而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也实现了新闻对“客观性”的追求。
《人民日报》尤其是海外版,段落短小简洁,基本呈现倒金字塔结构,显示出中国官方报纸正在努力与国际流行表达结构接轨。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力求“圆满、完整”仍然是中媒语篇的标记性特点。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宣传,与外媒相比,我国新闻语篇主题鲜明,逻辑性强,顺序性强,结构与内容趋于完整。对话转述式报道也是《人民日报》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但引述观点趋同。大多地方性报纸,如《新疆日报》,作为地方报依然保持着以往的文风,少有倒金字塔结构、语篇冗长、不善引述,同样注重主题、逻辑、顺序、完整。“圆满、完整”没什么不好,只是不利于新闻的快速组稿和更为迅速的捕捉受众的注意力,这也许是我国新闻报道滞后的原因之一。“主题鲜明,逻辑性强”没什么不好,只是容易让人知道你想说什么。当读者明白你想宣传和灌输某种观点时,观点容易受到抵制;当这种观点以隐藏形式出现时,就不太容易提防了。所以外媒不是不会好好写文章,“乱”是其策略。鉴于政党报纸数量在英语国家的减少,以及客观性原则在西方新闻界的流行,同时大多传媒界人士认为明显的倾向性影响他们的销量和利润,英美传媒在具体实务操作时,通过“选择”和“凸出”某些客观事实,去掩盖和消弱传媒的倾向性,让受者难以察觉,但仍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其传达的倾向性。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我国媒体应当适当借鉴英语媒体这种表达意识形态的语篇策略。
三、话语风格差异
报刊文本,作为语言符号,是操纵读者的决定性因素。英语媒体事件报道语言简洁平时,努力用事实说话,不判断,不定性,思想倾向隐藏于客观陈述之中。中国传媒因受过去“左”的新闻思想长期影响而形成一种“定势”,口号式、模式化、训导式、公文式的文风盛行[4],语言偏爱排比对偶和四字格结构。在涉及重大政治活动和事件的报道上,因为国际国内影响重大,所以措辞要求精准,记者编辑压力巨大,致使不敢放开思路,导致程式化报道模式,语言更是枯燥乏味。程式化的新闻报道安全且省时省事,但完全没有吸引力。现在这种话语风格已有所改变,但遗风犹存。媒体塑造文化,这种“左”的表达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融入了我国的文化,成为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新闻价值通常被认为包含以下5个要素: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我国报纸在挑选、制作新闻的时候也大都以“五要素”为原则,和英美媒体相比,我国更重视新闻的显著性,如党政要人、社会知名人士的重要言行。调查表明,在事件发生后,受众更希望的是能够见“人”见“事”,有关要人的讲话或会议的内容,老百姓基本不看,哪怕是在第一版占据整个版面,因为冗长且不生动。报纸除了进行舆论引导,还一定要有策略的进行引导;报纸不需要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需要和老百姓一起分享信息,有策略的、平等的、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他们有什么事,什么是真的,该怎么做。如果没人看,还怎么做党和人民的喉舌?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媒体正在修正这种文风,在涉疆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新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目击记”“走进劫后的鄯善鲁克沁”这些平时却打动人心的故事化新闻作品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媒体的进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朴实、简单但触及心灵的新闻作品,忌情绪化和宣传化的表达,忌直接定性,单向灌输。
此外,作为文化的基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其差异也是导致中英传媒差异的重要因素。在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媒最普遍的所有制形式是私人所有制,政府不直接干预传媒的传播与经营活动,传媒旨在传递信息和获取赢利。中国的汉语传媒,即使在产业性质多元化的今天,其本质仍属国家所有制,强调党性原则,旨在教育大众,引导舆论。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新闻价值观以及政治利益决定了英汉媒体新闻报道的差异。
随着传播理论的引入,中国传媒日趋成熟,和国际日渐接轨,但现实具体做法中,由于思想不解放,忽视受众兴趣和阅读心理,致使舆论引导效果不佳,公信力不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不相适应。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如何整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导向,有效引导舆论,促进社会的和谐,从而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是广大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通过英汉媒体报道的对比,能够为应对西方舆论攻势、提高国内新闻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提供策略参考。文化中的精髓,我们要继承;糟粕,我們要摒弃,同时我们要善于汲取和借鉴。“和”永远都是爱好和平与安宁的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是我国舆论引导不变的方向、宗旨与原则,所有有碍于这个目标实现的做法我们都要毫不犹豫的抛弃。
——————————
参考文献:
〔1〕王海.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金君俐.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报纸舆论引导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甘惜分.新闻学大词典[K].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胡曙中.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