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军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6-01-15顾广芳
顾广芳
摘 要:“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一系列的思想都是在对“道”这一抽象概念的探求中产生的。其中军事思想就是其重要的精华部分。老子的军事思想符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对当今社会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军事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082-03
老子是我国2500多年前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道”,老子所有思想都是通过对“道”的探求而产生的。陈鼓应先生曾说:“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并且‘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1]就是由于道是虚设的,所以它的内涵才是最广泛的,而内容也是最丰富的。在老子看来,他认为道为万物的本体和本源,天地万物是由道产生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以下只注章号)老子认为道不仅是万物的根源,而且道又蕴含于万物之中,体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而道的规律概括的说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及反的规律。反的规律就是指万物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相互转化。同时老子还认为道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及自然无为。老子的军事思想也是老子“道”这一抽象核心思想的一部分。在书中老子表达了自己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等一系列思想理念。陈鼓应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译》的出版序言中概括说:“老子所期望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利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2]老子的军事思想就是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老子军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时代背景,特别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产生都是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所以问题意识是中国哲学思想产生的前提。这种问题意识表现在“中国哲学是重实践的”[3]。牟宗三先生曾说中国哲学“它的出发点或进路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是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还说“希腊哲学是重知解的,中国哲学是重实践的”[4]。这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鲜明特征。
老子生活在东周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周王室已经衰落,天下诸侯开始争夺霸主,这就产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霸主的争夺就要依靠战争,而战争就导致税收徭役加重,更意味着杀戮和生灵涂炭。国家盼安定,人民盼幸福就成了当时时代最强的呼声,老子的军事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老子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等思想都是为了使当时的人们知道战争的危害,转而珍惜国家和平的幸福生活。老子所提出的軍事思想都包含着强烈的反战意识,但是老子也非常清楚很多战争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强者贪欲不止,虎视眈眈,一心想要侵吞别人财富;弱者虽弱,却不甘受辱,谁人不想守卫国土?有受辱者,仇积十载,终究图报;有雄谋者,为己称霸,剪灭敌手。由此,战争总要爆发的。为此,老子提出一系列战略战术思想”[5]。这些军事思想都是以反战思想为基础的,但是“老子并不反对带有自卫性质的正义战争”[6]。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一步步上升的,由厌恶兵革到不得以使用兵革,由不得以使用到用兵时的态度,又由用兵时的态度上升到人类的最高法则。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军事思想不仅是一种态度观念,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二、老子军事思想探究
(一)反战的军事思想
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说兵革是人们所厌恶和畏惧的,能够坚守道的人是不会去发动战争的,同时老子认为战争的破坏是极为严重的,“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因此他反对“以兵强天下”,反对主动的去挑起或发动战争,他认为那些挑起或发动战争的人都会“强梁者不得其死”,就是说强暴的人是不会得到一个善终的。这既是对发动战争者的诅咒,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强烈反对。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例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是一个反对战争的人。而墨子更以反战著名,他曾著有《非攻》一书专门来阐述自己的反战态度。由此可见反战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长久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我们民族都是持守反战态度的。
(二)退让的军事思想
老子在军事上遵守“不敢为天下先”的谦让之德,在战略上坚持以客带主,以守应攻,后发制人的被动攻势,就是老子在六十九章所论述的“用兵而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善用兵谋战的人曾经有过这样议论,“我不敢采取主动的进攻而采取后发制敌的被动守势,不敢冒进一寸而宁肯后退一尺。这就是讲后发制敌要行军于敌军所不行,要袭敌于敌军所不背,要擒敌于敌军所不防,要摧敌于敌军之轻敌和空虚。用兵上的灾祸没有什麽比轻敌更大了,轻敌就几乎是丧送了国家、军队、万民这大宝。所以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柔慈退让,后发制人的一方必定获胜”。再如老子在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先张之;将欲弱之,必先强之;将欲废之,必先举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谓微明。”老子认为将要使其收合的,先要使其张开,将要使其削弱的,先要使其强盛;将要废弃的,要先兴举;将要取得的,要先给予。这就反映了老子的欲擒故纵的军事思想,也是老子以退让为基础的后发制胜的军事思想。像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就是先晋军退让三舍,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由此可见,退让不是逃跑而是使敌人骄傲和妄动,敌人骄傲就会松懈,敌人妄动就会出现漏洞,而松懈和漏洞就是战胜敌人最好的战机。
(三)柔弱胜刚强的军事思想
水的智慧可以总结为“柔弱胜刚强”的军事思想观。在老子看来事物是“守柔曰强”“势强必弱”的,以往在刚强和柔弱的对峙中,老子总是愿意倾向于柔弱的一端。老子认为看来柔弱的东西,由于它的内敛,往往比较富于韧性,看起来比较刚强的东西,由于它彰显外露,就往往是必能长久的。所以老子认为“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表现。就像我们知道的水是非常柔弱的“天下莫柔弱於水”(第七十八章),可它却能穿透坚硬无比的东西,“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七十八章)。还有太极拳就讲究“以柔克刚”,这些都说明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军事思想的智慧。
(四)制胜于先机的军事思想
老子在軍事思想谋略上并不一味讲后发制人,他也讲要把握先机,就是要抓住机微之征兆及时处置,制胜于先机而行为不争之道。这就是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说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如果事物还安定就容易维持,如果事情还未显示迹象就容易谋划对策。如果事物还脆弱就容易化解,如果事物还微小就容易消散。治理人民要在人心未滋生私欲之时教化,治国要在社会未发生祸乱之时处理。这些都告诉我们“先发制人”的制胜思想。但是老子的“先发制人”的制胜思想是要求“要‘先发于无形之机微,‘制人于无迹之‘不争”。这就是老子军事思想的独特之处。
(五)知人知己军事思想
孙武曾经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就是在两军对垒中如果能既清楚的了解对方,又清楚的了解自己,就算百战也不会有危险;如果只了解自己不了解对方,就会胜负各一;如果既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对方,那么每一战都会有危险。老子也提出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能察知别人的算是有智慧,能察知自身的称得上明智。战胜别人的算是勇力,战胜自己的才称得上坚强。老子所提的知人知己的思想与孙武是有差别的,孙武知己知彼是为了战胜别人,而老子知人知己是为了最终战胜自己。在老子看来战胜自己比战胜别人更重要。
三、老子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
首先,老子的军事思想尤其是反战思想,对我们认识战争,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战争是人类最残酷的活动,只有在不得以的时候,人类才会使用。战争一旦发生就意味死亡和杀戮,更意味着妻离子散,生离死别。所以战争是我们人类所深切痛恶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就曾经历过这样沉痛的教训。前车之鉴,后当鉴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主题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向往和追求的。尽管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不断制造不和平因素,例如,钓鱼岛问题的背后有美国的支持,南海问题的背后也有美国的支持,包括占中事件也有美国在背后的操纵,此外,还有许多不和平的事件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系。与此同时美国还发动了几次大的战争,像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而且每个国家都有不和平的因素存在,这些都告诉我们,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阻止战争的发生仍然是我们人类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
其次,老子的退让以及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对我们在当今社会修身、与别人和睦相处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均有重要的意义。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老子主张退让的思想,退让不是怯懦,而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平和的心境。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的极具丰富,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在不断的扩大,内心的浮躁成为非常流行的社会现象。内心的浮躁就会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导致人和人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老子的退让思想对我们来说就具有指导意义。在老子看来,退让即“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就是说退让不争是一种美好的德性,是符合自然法则的,也是自古以来的最高法则。我们如果遇事谦让不争社会就不会出现矛盾和不和谐。“柔弱胜刚强”也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表现柔弱是为保护自己积蓄力量。当积蓄达到一定程度之时就可以战胜“刚强”。
第三,制胜于先机的思想,对我们如何处事以及怎样去把握机遇有巨大的启示价值。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事件和机遇,处理好这些事情,把握好这些机遇,我们的人生价值就会得到最大价值的实现。老子认为处理事情应该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要有预见事件先机的能力。就像古语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处理事情要在最合适的时候去做,这样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发展的机遇,对机遇的把握将决定我们的人生高度。
第四,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的思想对我们如何在当今社会更好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知人者智”能够清楚的了解别人,分清善恶,就是智慧的。知人是为了保护自己。人生在这个社会上就必须要与人打交道。知人就是其了解别人,了解别人是为了我们能够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同时,还是为了亲近贤人。我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要选择有才华有道德的人进行交往,这样也更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这就是知人意义的所在。知己是为了提升自己,更是为了改变自己。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自身的缺点和缺陷,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完美不断弥补自己的一个过程。所以不管是知人还是知己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
总之,老子的军事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小到个人的修身与生存,大到国家的和谐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中国梦”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老子的军事思想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汲取精华去其糟泊,使新旧文化相结合,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脊梁作用。
——————————
参考文献:
〔1〕〔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14.
〔3〕〔4〕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
〔5〕王有德.老子智慧·知白守黑的无为人生[M].东方出版中心,2010.203.
〔6〕张松辉.国学大讲堂 老子导论[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62.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