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直立穗型近等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2016-01-15陈书强

种子 2016年5期
关键词:枝梗维管束效唑

陈书强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黑龙江 佳木斯154026;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近年来,直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直立穗型能够改善水稻灌浆期群体结构,降低冠层反射辐射损失,提高群体生长率等生理生态特性[1-4]。因此,对直立穗型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一些学者成功对直立穗型基因进行了定位,发现直立穗基因(EP)能使稻穗变短、向上直立、着粒密度增加,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5-7]。有研究表明,水稻植株高度与赤霉素(GA3)含量有密切关系[8-10],并且 GA3能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穗颈维管束数和穗一次枝梗维管束数[11]。水稻穗部性状好坏与产量高低有直接关系,GA3除对株高性状显著影响外,对直立穗型品种的穗部性状及其它性状影响的研究还较少。为了更好地调控直立穗型品种的生长发育,获得高产,利用外源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植物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333)在拔节期喷施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ZF13和 WF13,研究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立穗型粳稻品种高产栽培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水稻品种

以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号(LG 5)和弯曲穗型品种丰锦(Toyo nishiki)杂交构建的一对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ZF13(直立穗型)和 WF13(弯曲穗型)。

1.1.2 植物生长物质

生长调节剂用赤霉素(GA3),GA3含量≥75%,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长抑制剂用多效唑(PP333),有效含量为15%,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2007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进行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棕壤,土壤养分含量为:速效氮126.23 mg/kg,速效磷84.72mg/kg,速效钾107.20mg/kg。盆桶高30cm,直径29cm,每桶装土14kg。基肥尿素、磷酸二铵各2g/盆(20kg/667m2),硫酸钾1.5g/盆(15kg/667m2)。盆栽数量为72盆。4月9日浸种,4月13日播种,无纺布保温旱育苗。移栽期为5月25日,每盆3穴,每穴1苗。

于水稻拔节期喷施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喷施浓度分别为100,200mg/L,对照(ck)用清水,隔日喷施1次。每个处理2盆,3次重复。

1.3 测定指标

齐穗后25d,每个处理取20株中等单茎以上植株(分株编号),测定以下性状:

颈穗弯曲度:剑叶叶枕到穗尖的连线与茎秆延长线的夹角;

株高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和各节间长;

叶片性状:上3位叶的长宽和各叶鞘长;

维管束性状:穗颈和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

成熟期进行穗部性状考察,包括1,2次枝梗长度及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和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显著性测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株高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见,近等系ZF13和 WF13在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后,株高比对照明显增加,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着GA3浓度的增加,直穗型品系ZF13株高增加明显,而弯穗型品系WF13株高增加不明显。分析与株高有关的穗长和各节间长度等性状,发现株高的增加主要是第3、4、5节间增长导致的,尤其是第4节间增长最多,增加幅度随GA3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喷施GA3使近等系ZF13和WF13比对照的穗长有所变短,颈穗弯曲度变小,但穗长降低差异不太显著。随着喷施GA3浓度的增加,直穗型品系ZF13颈穗弯曲度有显著降低趋势,弯穗型品系WF13的有增加趋势,但它的差异不明显。

在拔节期,直穗型品系ZF13喷施2个浓度(100,200mg/L)的PP333后,以及弯穗型品系 WF13喷施200 mg/L浓度的PP333后,株高比对照明显降低,颈穗弯曲度也有所降低,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株高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颈节和其它各节间长度缩短。喷施PP333对近等系ZF13和WF13的穗长影响不大。

2.2 对叶片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直立穗品系ZF13喷施GA3后,上3叶叶长和上3叶叶鞘长比对照变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GA3浓度的增加,上3叶叶长和上3叶叶鞘长有增加趋势。喷施100mg/L的GA3使第2叶和第3叶显著变宽,而200mg/L浓度处理的变化不大。ZF13喷施200mg/L的PP333后,上3叶长度及宽度和上3叶叶鞘长基本都比对照有减少趋势,而喷施100mg/L的PP333后,只有叶宽有所变窄。弯穗型品的PP333后,剑叶和倒2叶叶长及其鞘长略有缩短,剑叶的宽度增加,其它叶变化不大。

表1 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对近等基因系株高性状的影响

表2 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对近等基因系叶片性状的影响

2.3 对维管束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近等基因系ZF13和 WF13在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后,部分处理使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增加了,差异在1个左右;ZF13喷施GA3后,穗颈节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比降低,大维管束数比和小维管束数比有增加趋势;WF13喷施GA3后,穗颈大小维管束数比和小维管束数比增加,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比和大维管束数比降低。

近等基因系ZF13和 WF13喷施不同浓度的PP333后,使穗颈大、小维管束数有减少趋势,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略有增加。ZF13喷施PP333后,穗颈节和倒系WF13喷施GA3后,上3叶叶长和上3叶叶鞘长比对照增加显著,而叶宽变化不大。WF13喷施200mg/L 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比降低,大维管束数比和小维管束数比增加;而WF13喷施PP333后,穗颈大小维管束数比和小维管束数比增加,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比和大维管束数比降低。

2.4 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近等基因系ZF13和 WF13在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后,部分处理的1次枝梗和2次枝梗长度增加,它们的着粒密度有所降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ZF13喷施100mg/L浓度的GA3后,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2次粒率显著增加;当喷施200 mg/L后,这些性状数量却降低了,每穗总粒数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WF13在喷施2个浓度的GA3后,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和二次粒率都降低了,对结实率影响不大。ZF13和 WF13在拔节期喷施不同浓度的PP333后,对1,2次枝梗长度及其着粒密度影响不大,但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二次粒率比对照降低了。WF13喷施100mg/L浓度的PP333使其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加。

表4 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对近等基因系穗部性状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有研究表明,高等植物的矮生性与矮秆材料具有较低的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含量、较高的脱落酸(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8-9,12-13]。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和乙烯影响水稻茎(或节间)的伸长,其中赤霉素与水稻茎伸长生长的关系最为密切,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可能与增加细胞分裂和促使细胞壁松弛有关[10]。本试验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上述研究结果。近等系ZF13和WF13在喷施GA3后,株高比对照明显增加,株高的增加主要是第3、4、5节间增长导致的,尤其是第4节间增长最多。同时本研究也发现,近等系喷完GA3后,对穗部性状、叶部性状和穗颈穗颈解剖性状也有相关影响。清水正治等研究发现,用赤霉素(GA3)处理水稻可以增加穗颈维管束数和穗一次枝梗维管束数[11]。王嘉宇研究表明,在穗分化初期施用GA3使茎秆维管束数增加[14]。本研究发现,喷施GA3能使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增加1个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直立穗型品系ZF13在低浓度100mg/L GA3处理时,使它的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二次粒率增加,而弯穗型品系 WF13的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二次粒率却降低了。常海龙等研究认为,外源GA3处理使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沈农265和盐丰47的每穗颖花数、1,2次枝梗数显著增加[15]。因此,外源GA3能对直立穗型品系ZF13的增库(增加每穗粒数)和强“流”(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改善产量性状,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多效唑(PP333)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多数研究用来降低株高,防止水稻倒伏。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贝壳杉烯氧化酶活性来阻断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降低内源赤霉素水平[16]。喷施多效唑使大麦和小麦植株的GA浓度下降,外施GA可基本上逆转多效唑对植物生长的抑制效应[17]。近等系ZF13和 WF13在喷施PP333后,株高比对照明显降低,株高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颈节和其它各节间长度缩短导致的。同时它也对穗部性状、叶部性状和穗颈穗颈解剖性状也有相关影响,表现为颈穗弯曲度有所降低,上2叶长度及其叶鞘长度略有缩短,穗颈大、小维管束数有减少趋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二次粒率有所降低;而对穗长、1,2次枝梗长度及其着粒密度影响不大。试验同时发现,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处理间性状变化是有差异的,在利用多效唑(PP333)防止倒伏调控时,应注意不同浓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1]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等.水稻不同穗型群体冠层光分布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0,23(4):10-16.

[2]徐正进,陈温福,周洪飞,等.直立穗型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利用前景[J].科学通报,1996,41(12):1 122-1 126.

[3]徐正进,张树林,周淑清,等.水稻穗型与抗倒伏性关系的初步分析[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5):561-563.

[4]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0-158.

[5]Wang J Y,Tetsuya N,Chen S G,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rect-pose panicle gene EP conferring high grain yield in rice (Oryza sativa L.)[J].Theor Appl Genet,2009,119:85-91.

[6]Huang X Z,Qian Q,Liu Z B,et al.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DEP 1locus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rice[J].Nature Genetics,2009,41(4):494-497.

[7]Zhou Y,Zhu J Y,Li Z Y,et al.Deletion in a quantitative trait gene qPE 9-1associated with panicle erectness improves plant architecture during rice domestication[J].Genetics,2009,183(1):315-324.

[8]Kende H,Zeevaart J A D.The five ‘classical’plant hormones[J].Plant Cell,1997(9):1 197-1 210.

[9]徐建龙,张金渝.半矮秆水稻内源GA与IAA和ABA的含量[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2,18(3):49-52.

[10]季兰,杨仁崔.水稻茎伸长生长与植物激素[J].植物学通报,2002,19(1):109-115.

[11]清水正治,武岗洋治.水稻の形态形成におよぼすジベレリンの影响,第6报穗における维管束の分化发达におよぼす影响[J].日本作物学会纪事,1966,35(1):105-111.

[12]宋平,高红胜,曹显祖,等.不同籼稻品种的矮生性与内源ABA水平及其结合蛋白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3):380-385.

[13]Romano C P,Cooper M L,Klee H J.Uncoupling auxin and ethylene effects in transgenic tobacco and arabidopis plants[J].Plant Cell,1993,9(5):181-189.

[14]王嘉宇.水稻直立穗型遗传及生理特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5]常海龙,冯章丽,呼楠,等.外源GA3处理对水稻幼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影响及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4(3):1-6.

[16]贾洪涛,党金鼎,刘风莲.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的生理作用机理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323-324.

[17]张石成,刘祖祺.植物化学调控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333-437.

猜你喜欢

枝梗维管束效唑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氮肥用量对水稻不同穗位与粒位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巧切西瓜
多效唑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