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碑南帖(清)阮元
——《南北书派论》读后感

2016-01-15李亚玲

中文信息 2016年1期
关键词:北派帖学阮元

李亚玲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0)

一、背景

本书的大背景是清代乾嘉之际,帖学大行,而学书者所法的各种法帖,一翻再翻反复摹刻,早已失去本来面目。加以馆阁体盛行,书风单调一律,无多生趣,且习行草者多于篆隶,去古愈远,学者只能模影子度行,且行草能工,真楷难以立卓,所谓“帖学”已呈衰微之象。而另一方面,金石文字日益受到重视,两汉、六朝碑版往往出土或被发现,金石之学日益兴旺,与帖学相对的碑学也悄然而起,但是还没有人打起碑学的旗号来阐释书法史和打破帖学一统的局面。这时候,以研究金石碑版考证之学的阮元,以其学术的敏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撰写了《南北书派论》鲜明地揭示了书法史上的这一现象,对清代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他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为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

二、方法

本文的主要创作方法有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客观事物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首先他根据大量的碑版资料和史书的记载,指出自南北朝以来,书法上一直存在着南北两派不同的书风。阮元认为,南北两派都始于三国和西晋的钟繇和卫瓘。东晋永嘉南渡之后,王羲之一门取钟、卫,推广风行于南朝,“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即用于奏章书翰,偏于日用。北派则由索靖及崔、卢大族恪守,钟、卫,盛行于北朝,“北朝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偏于典重,于是进一步指出: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然此时王派虽显,缣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赵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遂微矣。

三、观点

1.阮元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南北书派问题的学者。其实地域书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存在着,但在阮元之前并没有人提出系统理论,因此阮元被称为地域书风理论的创建者。阮元从书法风格的角度考察,将书法分为两大流派——碑与帖,但他的这两大流派是建立在地域基础上的,并连为一体,密不可分,一为南派(即帖派),一为北派(即碑派),以东晋、南朝为南派,以十六国、北朝、隋代为北派,并列出各自代表人物,认为南北两派早就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对碑、帖两派的成因和发展的不平衡作出阐释。从成因上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治期,由于地域的差异,南朝文人注重各方面的文化素养,崇尚风流蕴籍,并且“敕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绝少,惟帖是尚”,而北朝“族望质朴,不尚风流,拘守旧法,罕肯通变”,加上“东汉山川庙墓,无不刊石勒铭,最有矩法。降及西晋北朝,中原汉碑林立,学者慕之,转相摩习。”?南北书风差异的原因由此可见一斑。他认为南北两派均出于锺繇、卫瓘,至王羲之、王献之等形成南派,至索靖、崔悦等形成北派,且一直并行发展,自唐以后由于太宗的推崇,“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加上宋代《阁帖》盛行以后,世间更不知有北朝书法了。纵观中国书法史,帖学一派源远流长,直至清代初期,师碑风气渐盛,前碑派的实践是以汉碑为主体的,尽管在嘉庆以前有人关注和实践北碑,但毕竟没有形成大气候,我们认为清代碑学的正式形成是以阮元“二论”划界的。

2.阮元并不是“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书派”,同时他也不一味反对帖学,也不狭义地拘于碑学,而把犹有古意的欧、褚之书置于碑学之内,他将人们以往普遍的认识作了纠正,他认为欧阳询、禇 遂良、李邕均为北派,甚至将颜真卿也列入北派,他在《颜鲁公争座位帖跋》中说:“即如鲁公楷法,亦从欧、禇 北派而来。其源皆出于北朝,而非南朝二王派也。……甚至如鲁公此等书亦欲强入南派,昧所从来。是故李固搔头,魏徵妩媚,殊无学识矣”。他又在《北碑南帖论》中将蔡襄、赵孟 頫、董其昌这些帖学大师的楷书也列入北派:“宋蔡襄能得北法,元赵孟 頫楷书模拟李邕,明董其昌楷书托迹欧阳,盖端书正画之时,非此则笔力无立卓之地,自然入于北派也。”他的这一阐述说明一个问题,即说明古人虽无碑帖之分,但他们在写“碑”和写诗文、手札时所用的技法不一样,阮元的头脑很清楚,到后来的包世臣、康有为以至现当代,对此认识则越来越模糊。阮元在这里提出的用意很明显,不仅要为北派寻找正统渊源,而且要为北派寻找名家,这样才能使北派具有立卓之地。这正是他开放和稳重的地方。即使阮元的看法不免偏颇,但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确有廓清颓风、令人猛醒的作用,这不是复古,而是以古为新。由于阮元的号召力量和人们对书法颓风的厌倦,这一呼吁得到广泛的响应。此后篆隶书的兴起,楷书学习碑版的风行,使书坛面貌一变,由柔弱刻板趋向刚健清新,这与阮元的提倡大有关系。这一理论的确立,直到今天都有警醒和指导意义,其功终不可没。

四、感受

读了阮元的《南北书派论》感受到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作二论只以正史《金色略》,以及南北朝时人的著作《水经注》《颜氏家训》等书的记载为据,后人所撰的书法史、论几乎都不取引,对人物、事迹的注解亦谨守其例,他的这种做学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瞻仰学习,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阮元先生学术的敏锐性才做出这《南北书派论》振聋发馈的作品。《南北书派论》是阮元为推出北碑而寻找理论支撑,读完此书更加清晰的深刻的了解了北碑南帖论理论的由来及发展,和在艺术氛围低迷时有责任感的学者们为艺术不断前进发展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和专研。

[1]阮元与《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金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2-05-25

[2]阮元书学思想研究,金丹,南京艺术学院 2001-05-25

猜你喜欢

北派帖学阮元
西斋茶廊坐雨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心与形:帖学与碑学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论龙开胜的帖学创作
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
新帖学价值范式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