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2016-01-15邬肖玢
摘 要: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分析,而对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考察1982年-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贸易促进作用,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启示
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出口,二是对外直接投资。商务部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投资国,随着“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企业“走出去”的机会也在增多。我国投资规模相较于发达国家偏小,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面临着经验不够、不适应东道国文化、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针对中国企业的“两反一保”等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也成为突破贸易壁垒,整合全球资源,优化自身结构的手段,因而对我国来说,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最早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进行分析的是蒙代尔(Mundell,1957),提出贸易与投资的替代模型,他认为当存在贸易壁垒,对外贸易遇到障碍时,投资可以避开壁垒成为贸易的替代物,从而对外贸易与投资之间完全替代。小岛清(Kojima,1977)将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统一于国际分工,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从母国比较劣势产业依次进行,发现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而母国集中开发新产业,会使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变大,贸易额就会增加,贸易和投资间存在互补关系。在实证研究方面,赫斯特(Host,1972)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销售额的增长与出口增长负相关,Lipsey和Weiss(1981)则研究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和出口行为,发现原材料、中间品的海外生产和美国同年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同一商品的出口量显著正相关,由此得出美国的对外投资对同行业的对外贸易更多的是正面的积极影响。
二、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取
为避免不同统计方法和来源造成的误差,尽可能使所用的数据指标来自同一数据源。选取中国1982年-2013年共计32年的数据,对外直接投资数据(ODI)来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对外贸易出口额(EX)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为简化模型便于分析,对两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2.时间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和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得到的结果显示LNODI的ADF检验统计值大于临界值,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LNODI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DLNODI的ADF检验统计值小于1%的临界值,DLNODI是平稳的。同样,LNEX是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序列DLNEX平稳,即变量是一阶单整的,可以进一步来检验协整关系。
建立起两变量的长期均衡方程,进行两变量协整关系的EG检验,由LNEX与LNODI两变量是一阶单整的,为I(1),使用OLS法通过运用Eviews7.2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结果:
LNEXt=6.012757+0.502291*LNODIt
从模型来看,我国对外投资额每增加一个单位,出口贸易额平均会增加0.502291个单位。残差的ADF统计值也小于1%的临界值,显著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变量LNEX,LNODI为(1,1)阶协整。这一结果也表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是有着长期稳定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前面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相关关系,但相关并不意味着存在因果关系,而只能说明两者依存性很高。在因果检验时候选取3个滞后期,检验结果显示出口推动对外投资,而投资并不是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实证研究中可以看到对外投资和出口之间是互补的关系,但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局限性,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用来维护已有的市场,一般说来出口可以增加对东道国市场的认识,进而会促进对东道国的投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出口,这也说明继续推进企业走出去的合理性。
第二,要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加快多边谈判和投资协定签署过程,为企业投资做担保,为进一步促进投资提供便利;企业要想投资海外首先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学会规避和驾驭风险,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获取行业核心技术,或设立研发中心,整合当地科技资源,提高企业的产业链地位。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J].经济研究,2006(3):4-14.
[2]James R. Markusen and Lars E.O.Svensson.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s with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R].London: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83.
[3]Kojima,K.Transfer of Technology to Developing Countries—Japanese Type versus American Typ[J].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17(2):1-14.
作者简介:邬肖玢(1992- ),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3级金融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