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适应度研究

2016-01-14单彬宋钰

科教导刊 2015年34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留学生医学

单彬 宋钰

摘 要 本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着重探讨了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适应度。研究的样本包括宁夏医科大学不同年级的医学专业留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面谈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级和专业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对中国文化有亲身经历往往比课程灌输更能激发起留学生的兴趣。本研究为各高校进一步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来华留学生在留学中国期间更多地了解中国,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与留学生所在国的桥梁纽带作用。

关键词 医学 留学生 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2.004

The Suitability on Chinese Cul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Medical Majors

——Take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HAN Bin, SONG Yu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Abstract This study is mainly taking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emphasizing the extend of adjusting Chinese cultur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jored in MBBS. The research examples includ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implementing th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tudents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grades and majors have different extends of needs for Chinese cultures, which motivates the interes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ore than indulge them into experiencing the culture personally.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the significance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meanwhile, it also help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know more about China during their staying in China, implementing their role of bridging the two countries.

Key words medica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inese culture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来华留学生数目激增,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兴起而出现的情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4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员总数突破37万人,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受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人数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

宁夏医科大学留学生教育始于1993年。目前,有来自韩国、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巴基斯坦、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的280余名在校留学生。来华留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对中国文化的教育,这除了是学校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与国外先进医学知识的交流,更是为了培养一批“知华、友华、亲华”的留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能够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了解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使他们很好地适应中国的社会文化,以达到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和共识。

2 留学生与中国文化

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有一定的重视,是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方针所提出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根据这项原则,除了对留学生专业课的教育,也同样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教育内容。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如果不学习中国文化,今后回国就不能很好地宣传和介绍中国文化。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进而向世界推广,促进中国和国外友好,是中国的国策之一。前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了解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因为文化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从总体上来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我们要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通过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向留学生传授中国文化,让留学生接受中国文化,把他们培养成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增加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关系一定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实证分析

鉴于全国对留学生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暑假期间,宁夏医科大学为留校的100多名留学生安排了中国文化系列讲座,不仅丰富了留学生的假期生活,更是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熏陶。系列讲座的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乐器和中国传统茶文化。为鼓励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讲座开始之前,学校通知学生,系列讲座结束后,学校会安排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考核,提问关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若通过面试,可以参加文化之旅。表1为各年级学生留校人数、全勤人数以及面试人数: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1级的留学生达到课程全勤的学生人数只达到25.81%,其中参加考核的人数是来上课人数的为0,2012级的留学生达到课程全勤的学生人数只达到25.64%, 其中参加面试的人数占来上课人数的0%。2011级和2012级的学生已升入高年级,根据数据可以看出,两个年级的留学生参加课程的情况并不理想,对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不是十分感兴趣。年级越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兴趣越小。2013级的留学生达到课程全勤的学生人数达到47.22%,其中参加面试的人数占上课人数的为46.67%。2014级留学生达到课程全勤的人数达到47.06%,其中参加面试的人数占上课人数的50%。2015级留学生达到课程全勤的学生人数达到69.23%,其中参加面试的人数是上课人数的44.44%。低年级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课程还是有较大兴趣的。

表1

考核中,老师提问学生关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的内容,学生集中表现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但是对于节日的了解也并不十分确切,大部分学生对于除春节以外的中国传统节日,都会弄混传统食物的名字和传统节日的活动内容,比如,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都需要放烟花,所有的传统节日都需要吃美食。

考核结束后,笔者对一位来自2011级的留学生Rajeev进行了访谈,希望他谈一下对此次课程和活动的感想。Rajeev来自尼泊尔,来中国已经学习临床医学四年的时间。结合他的访谈内容和数据分析,笔者对临床医学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接受情况做了以下分析。

4 研究结果

(1)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程度不同。首先,笔者问到为什么大部分2011级的学生缺勤中国文化系列的课程的时候,他说,因为他以为中国学生助管会从头讲,他们大一的时候已经学过一年的中国文化,再重复学习就是浪费时间。笔者问他是否认为中国文化和他的专业相关?学习中国文化有何用处?他提出,因为他的专业是临床医学,跟中国文化没有关系,如果他学习中医,可能中国文化很重要,只有生活在中国的时候,中国文化才重要,学习中国文化会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行事方式,如何与中国人交流,除此以外,他觉得了解中国文化不是非常有用。

(2)教授中国文化的方式单一。对于中国节日的了解程度,笔者也提出了相关问题。笔者问他是否了解中国的节日?他是如何知道这些节日的?他说到,他知道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在中国呆的这四年,学校每次都会为留学生安排一些活动,有一些美好的记忆。而且聚会的时候,他的中国朋友也会告诉这些节日的来历。他说,虽然他没有去上课,但是他问了一些低年级的同学,他们说老师讲中国文化的时候主要是通过PPT上的文字和图片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对比Rajeev 和部分上过课的学生对于春节庆祝方式的回答,二者回答并无太大差异,可以得知,单纯通过课程上的讲授,留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更好地理解或记住文化方面的内容。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对于留学生来说,亲身经历比课程灌输更有效。

(3)“一视同仁”的中国文化课程。关于节日庆祝活动的方式,笔者问到,他是否知道关于如何庆祝春节,他说家人和朋友会团聚,吃美食,放烟花,喝酒,还有可能要买新衣服。这些与他们国家的庆祝方式都差不多,因为同在亚洲地区,庆祝方式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对于他来说,很好理解,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新鲜感。所以关注度不如非洲学生高。因为非洲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中国的节日庆祝方式与他们的庆祝方式有一定的差异,较有新鲜感,学习起来也比较有动力。然而,课程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因此对于不同生源国的留学生,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应做适当调整。

5 讨论

(1)充分考虑留学生的专业与中国文化的相关程度。通过对留学生的访问,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除了一些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留学生,对于理工科及医学类的学生来说,他们更讲究实用性,他们更重视对自身专业有用处的知识,对于人文类的知识,他们只做简单了解,没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和动力。我们应该根据留学生不同的专业特性去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例如,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中国古代医学的内容,如对华佗,扁鹊, 张仲景的介绍。很多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认为中医治疗效果太慢,并且认为中医只有内科,没有外科,殊不知,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当华佗成功地应用麻沸散麻醉病人而进行腹部手术时,世界其它国家的外科麻醉术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华佗也被后世称为“外科学鼻祖”。中国文化涵盖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各个方面,所以对于不同专业的留学生,课程应与他们专业相关,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2)要了解不同年级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程度。美国文化人类学家Oberg,在1960年提出留学生在国外会经历跨文化心理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蜜月期”,留学生在这一阶段会对国外的一切产生兴奋感,好奇感和对新文化中所产生的热情。低年级的留学生处于“蜜月期”,高年级的留学生大部分已经到达第四阶段适应期,他们已经接纳新文化,并享受在新文化环境中的生活,所以他们对中国文化课程的需求程度低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访谈中留学生谈到,因为他们大一的时候已经学过一学期的“中国文化概况”,所以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再学习一遍,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留学生,由于他们来中国时间较长,对于中国的很多基本人文内容都有所了解,而且他们有更多的渠道去获取这些知识,比如:他们的中国朋友或是一些兼职工作,这些都有利于他们接触中国文化。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程度,以此来设计课程的内容,应该设计一些较有深度的内容,如中国哲学或中国古典文化,来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内涵。

(3)丰富中国文化学习方式。相比较而言,课程更适合学习专业知识,涉及人文方面的内容,如,习俗,传统节日,特色食物,这些应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笔者认为“沉浸式教学”更适用于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文化渗透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尤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有些内容甚至需要很深的底蕴才能够明白,学生不能够一朝一夕很快掌握。比如中国的茶文化,有些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哲理、内涵、乃至生活习惯,单纯地为学生做口头介绍,则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因此,有效、合理地为学生实地安排一些文化体验系列活动,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宁夏医科大学处在回族自治区,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组织学生去回族朋友家参观学习,了解回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4)需要对学生的生源地区做出考虑。课程的安排还应考虑到学生生源地的问题。根据(薛媛,2012)的调查研究,河北大学亚洲留学生有90%以上了解或熟知的文化项目达到了五项,欧美国家的留学生约60%了解或熟知一到两项中国文化的项目,非洲国家的留学生有50%表示了解或熟知两到三项中国文化项目。因此在我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庆祝方式的时候,应结合学生来源国的情况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宁夏医科大学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亚洲地区,节日习俗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在介绍以便达到更加有效的文化传输。所以对于留学生中国文化的渗透,我们也应该考虑到生源地,学生来自哪个国家,他们本国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的相似度和契合度有多高,不能对学生“一视同仁”,比如,来自新加坡或是韩国的留学生,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就会比来自美国或是德国的留学生更容易。

6 结语

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向留学生教育和管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弘扬中国文化,不仅能让留学生尽快熟悉中国的国情和风俗习惯,入乡随俗,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希望留学生在留学中国期间尽可能地多了解中国,今后发挥促进中国与留学生本国的友好交往的桥梁作用。在对留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时候,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了解学生对文化的需求程度和接受程度,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让来华留学生掌握好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为增进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发展友好关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基金:2014年宁夏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T201311)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留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