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先民的原始两性观
2016-01-14穆延柯
【摘要】先民的两性观念并非一开始就存在的,笔者认为,两性观念经历了一个从浑沌无差别,到雌雄同体、二元对立,既而阴阳和合的过程。最终,古人集中了民族长期思考的智慧创建了太极图式,是中华传统里面极为重要的一个文化符号。
【关键词】先民;两性
一、浑沌未形阶段
天山……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西山经》)
《西山经》这则关于“帝江”的描写是乐于无面目的,乐得歌之舞之。而庄子更是崇尚这种无面目的原始状态的个中之人。《庄子·应帝王》有一则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即浑沌哲学的极好象征。浑沌哲学实则表明了先民对宇宙原始状态的思考,《楚辞·天问》有“上下未形”、“冥昭瞢闇”、“冯翼惟像”之语,说的正是大地初开未形,一切浑沌如卵心,连面目都没有,自然不会有性别的区分了。
二、雌雄同体与两性对立阶段
1、雌雄同体与两性对立
第二个阶段是先民对上文提及的“自为牝牡”的鸟兽的想象。除了类、鵸余、象蛇这三种在《山海经》文本中直接写明“自为牝牡”的异兽外,还有一兽被认为是两性同体的:
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海外西经》)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大荒西经》)
袁珂先生在此条下案语曰:“并封、屏蓬、鳖封皆声之转,实一物也。闻一多《伏羲考》云‘并与‘逢俱有合义,乃兽牝牡相合之象也,其说甚是。推而言之,蛇之两头,鸟之二首者,亦均并封、屏蓬之类,神话化遂为异形之物矣。”并封或前后、或左右有首者,皆兽牝牡相合之象。
而有趣的是,就在《海外西经》写到并封的前前后后,又记载了“丈夫国”和“女子国”: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海外西经》)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海外西经》)
丈夫国的国民全是男子,没有女人。他们是怎么来的呢?据郭璞云“殷帝太戊使王孟采药,从西王母至此,绝粮,不能进,食木实,衣木皮,终身无妻,而生二子,从形中出,其父即死,是为丈夫民。”而《太平御览》引《玄中记》则言“产子二人,从背胁间出。”
相反,《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记“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即是女子国。然则他们又是何以生育呢?据《后汉书·东夷传》云“或传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郭璞云“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
如果说并封为牝牡相合之象,那么丈夫国、女子国恰好相反,为两性完全对立的状态。这就引发了带有生育神秘感的幻想:如形中生子、窥井生子之类。无独有偶,《大荒东经》也记载了这样的两性对立的国家,而且是在一国里隔绝开两性的联系: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大荒东经》)
传说他们虽然不娶亲,不嫁人,但因精气感应、魂魄相合可以相互通气受孕,生育孩子。即《庄子·天运篇》所谓“风化”感生:“白鶂之相视,目子不运而风化。”
然而,这种两性隔绝的状态在后世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继承,除了明代吴承恩《西游记》里有女儿国的描写外,其他记述者寥寥。反观是阴阳同体的意象,考古活动中多有发现:1974年,青海乐都柳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个饰有裸体人形浮雕的彩陶壶,壶上人形的性特征即是男女兼具,以显目位置塑出的性器官既似阳具又似阴户;殷墟妇好墓也曾出土男女阴阳裸体合身的玉雕像。甘肃民间剪纸作品有所谓“阴阳鸡”,便是被艺术化地赋予了这种雌雄同体的思维。
2、阴阳同体的威力
应该看到,怪诞也是一种力量,一种震慑人心的神秘力量,如同“类”这种雌雄同体的异兽也有着其独特的功效,如“食者不妒”。在崇奉阴阳同体的原始思维里,旨在从性别合一中突出一种超性别的非凡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属于阴,也不仅属于阳,而是从阴与阳的整合与升华中诞生并由此表现出某种神奇的战无不胜的品格。
可见,“阴阳合体”不仅仅属于东方,它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来历古老的原型或原始意象,具有跨地域和跨民族的普遍意义。对于这种“一物两体”的现象,西方现代心理学给予了这样的解答:西方学者弗洛姆指出,“男性与女性之间截然相反的原则也存在于每一男子和每一女子之中。正像在生理上,每一男子和女子都具有相反的性激素一样,他们在心理上也是两性的。”心理分析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存在着一种异性的原型意象……存在于男子身上的潜意识的女性倾向叫作‘阿尼玛(anima),存在于女性身上的潜意识的男性倾向叫作‘阿尼姆斯(animus)。”如此说来,人人天生都是双性同体的,只是因为躯体内“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主次强弱不同,才有了现实中男人、女人之别。
三、成双成对、阴阳和合阶段
1、互比
雌雄同体的形象,再发展就成为一种互比双生的意象。
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西山经》)
比翼鸟在其东,其鸟为青、赤,两鸟比翼。(《海外南经》)
蛮蛮亦即比翼鸟。郭璞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鸟也。”《周书·王会篇》“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曰鹣鹣。”又元伊士珍撰《琅嬛记》云“南方有比翼鸟,飞饮止啄,不相分离,雄曰野君,雌曰观讳,总名长离,言长相离着也。此鸟能通宿命,死而复生,必在一处。”因此古人把它们当作夫妻同心的象征,夫妻恋人往往有“在天愿作比翼鸟”的誓言。
除了比翼鸟之外,古人还有比目、比肩的说法。
《尔雅·释地》中记载“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郭璞注曰:“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又《集解》韦昭曰:“各有一目,不比不行,其名曰鲽。”
比肩民即《山海经》里的一臂民: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海外西经》)
有一臂民。(《大荒西经》)
《三才图会》曰“一臂国在西海之北,半体比肩,犹鱼鸟相合。”《尔雅·释地》也有“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一臂国的国民只有普通人一半的身体,他们又叫比肩民和半体人,只有像比目鱼、比翼鸟一样,两两并肩连在一起才能正常行走。相传西方还有种比肩兽,《尔雅·释地》:“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岠虚比,为邛邛岠虚啮甘草。即有难,邛邛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
比目鱼“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达”、比翼鸟“比翼而飞,不相得不能举”的特征,必是古来的一种传承,表达的是先民“合则两全,散则两败”的一种人生体验与经验认识。因此,成双成对的观念成为中国吉祥文化的重要内容。
2、阴阳和合
然而,诚如《韩诗外传》所云:“鸟兽犹知相假,而况万乘之主乎?”关于这种两性交合、成双成对的原始意象,由动物转移到人类本身,则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例子——伏羲女娲交尾图。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有“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之语,二者人首蛇身的交尾像在汉墓画像砖石上屡屡有见,如安徽宿县褚兰镇墓山孜出土的石像,四川合江张家沟二号墓出土的石像,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等,均是作交尾状。其神话内涵跟上文的比翼、比肩正同调,阴阳和合意念在此表露无遗。
【参考文献】
[1] 刘 向, 刘 歆, 校刊. 山海经图文本[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2] 袁 珂, 校注. 山海经校注[M]. 成都: 巴蜀书社, 1996.
[3] 徐 克, 著. 图解山海经[M]. 海口: 南海出版社, 2007.
[4] 张春生. 山海经研究[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5] 杜而未. 山海经神话系统[M]. 台湾: 学生书局, 1984.
[6] 赵俊波, 赵小山. 玩·山海[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穆延柯(1985—),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