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轨迹研究
2016-01-14王琳
王琳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对于文献的保存和使用意义非凡。而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目前有着特殊的国情,面临着起步晚却发展很快,发展区域性不均衡,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我们要在清楚地认识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的同时,还要对于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轨迹有一定的把握,这都有利于我们认清现状并积极的展开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特点 发展轨迹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211
我国图书馆建设历史悠久,从古代的公藏图书到现代的数字图书馆。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图书馆学”作为一门专门系统研究图书馆的学问被介绍到中国却是在“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沈祖荣于1914年,胡庆生于1917年,陆续抵达美国学习图书馆学,两人回国后,奔走呼吁兴办现代图书馆。这就注定了我国现代图书馆的建立和图书馆史研究被打上了借鉴国外技术和发展经验的烙印。所以,对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轨迹的研究,要在认清我国现代图书馆发展历史的背景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建立、发展过程中对于国外技术借鉴和引进等特点。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意义
尽管“数字图书馆”这个名词在当下炙手可热,在国内外的研究建设如火如荼,但其概念却始终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描述。但根据我国学者的观点,可以总结为:“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以以人为本用户至上为宗旨,以海量有序的数字信息为基础,以网络传递、分布存取、电子商务管理为依托,实现了不受时空限制、智能全准检索、全球资源共享的大文化系统。”[1]
现在的社会网络迅速发展,巨量的信息在社会中传播,计算机等传播工具的发展更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数字图书馆产生及发展正适应了这个社会的需要,同时也造福于社会。
二、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轨迹
20世纪9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在全国率先展开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数字化图书馆相关的研究文献自1995年也开始出现。这段时间,是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准备时期。
据中国数字图书馆所发布的资料所载,自1997年至1999年“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CPDLP)项目”开始推行,这标志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到了试验阶段。1998年至2000年,“知识网络-数字图书馆系统工程”开始建设,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奠定了基础。200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始建设。2002年12月“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开始实施。从此,中国数字图书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国家大力号召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后,地方上的图书馆和全国各大高校也开始了积极的实践。辽宁省图书馆走在了其他地方图书馆建设的前面,数字图书馆工程较早实施建设。1996年北京图书馆也开始了馆藏文献的数字化,为实施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先决条件。上海图书馆于1997年启动“数字化工程”。
而与此同时,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也进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建设之中。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1997年创建了超星数字图书馆。这是国内首家以图像存储为主的数字图书馆,标志着民营高科技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建设。
三、发展轨迹的特点及原因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起步晚,发展快
我国在1990年才开始着手研究一些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而美国于1990年就启动了全方面的跨部门数字图书馆发展计划。为何在现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方面落后于国外呢?首先要从图书馆发展所必经的三个阶段谈起。“图书馆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图书馆。第二阶段是自动化图书馆。第三阶段是电子图书馆。”[2]其中第二个阶段说提到的自动化图书馆,是使用计算机以及图书馆管理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使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公共目录和情报检索系统来查询书目和和文献信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处于“文革”动乱时期,整个图书馆研究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运用从那时起就与世界发展脱节了。第三阶段电子图书馆是建立在在自动化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促成电子图书馆的形成必须有基础性的因素作保证,即:(1)高性能低价格计算机;(2)使用方便;
(3)向多媒体发展。”[3]仅仅第一条“高性能低价格计算机”在我国20世纪末便是很难实现的。故我国关于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起步较晚有着客观的原因的。但从1997年到2002年间,中国从开始着手准备数字图书馆的兴建到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发展又不可谓不快。并且,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在本学科较为规范,研究内容逐年深入”[4],呈健康稳定态势。
(二)中央建设,全国开花
所有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项目都需要极大的金钱的支持,而在建设此项目上,基本上各国都是积极的出钱出力。我国政府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理,中国数字图书馆项目计划之初便是由中央政府提出并出资的。中国地方图书馆也在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研究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如上海图书馆和辽宁图书馆。这些地方图书馆,都为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这是在吸取20世纪70年代落后的教训的基础上呈现出这一的特点的。并且在国内,数字化图书馆领域出现了民营高科技企业,如上文提到的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体现出中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研现状的新特点。
(三)高校研究,一马当先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发展研究的科研单位都是各著名大学院校在领跑。20世纪9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开展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并且数字化图书馆相关的研究文章也相继发表,可以说是这些高校的努力打开了中国数字化图书馆研究的大门。因为国内数字化图书馆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仍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研究尽管发展迅猛,但是并不处于世界水平的前沿。美国在数字图书馆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功不可没。而与美国或其他数字化图书馆研究处于先进水平的国家展开合作的多是国内高校,以合作项目的方式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如清华大学与IBM公司中国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开始“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建设。
四、总结
中国有着悠久的图书馆史,但建立系统的图书馆学这门学科却是由西方传入,建立在图书馆学基础上的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便打上了“西学东渐”的历史烙印。作为当今图书馆发展的归宿,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及研究在当今及以后的信息资源时代有着重要意义。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图书馆发展史第二阶段的落后,直接导致我国在数字化图书馆研究发展上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与在数字化图书馆研究具有领先优势的美国有一定的差距,这值得我们去反思那段历史。但是,同样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历程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也为世界其他在此领域未达到先进水平的国家提供借鉴意义。最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等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在于挖掘我们自身对数字化图书馆这一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宝军.何谓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概念探索[J].晋图学刊.2001(2).
[2]张海华.浅谈电子图书馆[J].情报资料工作,1996(4).
[3]孙伟.“电子图书馆”——图书馆发展的归宿[J].图书馆建设,2001(3).
[4]苏新宁,李思舒.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十年:概况统计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1(5).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