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三教一体”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2016-01-14唐红亚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常常被理解为就业准备教育,功利性和工具主义价值取向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单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全人教育”的理念下,通过“言教”、“身教”、“境教”三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能创新、擅操作、长沟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三教一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221-02

一、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指的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非专业和非职业性的教育的部分,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是古典的自由教育思想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通识教育的发源地在美国。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通识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全人”,实施的是“全人教育”,它是一种益于完善人格的建立,促使人自我解放的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具备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使他们成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据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86%的美国大学都有通识教育的要求。通识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被提倡和加强也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识,尤其是发达国家,它们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同人文社会科学有机地融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多方位开拓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使专业人才能够自觉追求个人修养的提升,并且具备对社会与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典型的模式有北美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T模式和英国的BTEC模式。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他们在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以终生教育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和重视创业教育。将专业技能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融合,比以往更加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是当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经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如何使目前的高职教育与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实现良性互动,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必须回归教育本质。通识教育在这种回归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使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实现技能教育的目的,又不至于从教育的本质中迷失自我。高职院校实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国内高校开始注重培养知识面较广、发展较全面、活动领域较宽的人才。1987年《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发表的陈卫平、刘梅龄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是我国国内第一篇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随之,我国大量引进国外通识教育研究。在对万方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期刊、外文会议、中外专利和科技成果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时发现,以“通识教育”为主题可检索到5624条结果;而以“通识教育”+“高职院校”为主题进行检索(文献检索统计时间截止到2014年8月),只得到272条结果。

从检索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国内通识教育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研究起步于2006年,但进展缓慢。在通识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上,陈卫忠、梅醒斌、陈智等人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彭振宇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做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通识教育可行性的研究上,刘训华从生源、教师、社会、学校与学校管理四个角度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影响因子做了分析;在通识教育实践与应用的研究上,彭振宇、向丽、韩凝等人对当前大陆的高职通识教育现状进展作了一定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对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是檀钊2007年发表的《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

目前,只有少数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在逐步推行通识教育。罗军强、方林佑的《高等学校通识教育探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著,总结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经验。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制订了《通识教育计划》,从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隐性课程和必读书计划四个方面,以“言教”、“身教”、“境教”三教一体的人才模式,实施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实施“1、2、3、4”通识必修课计划。即一种核心价值观、二项公民意识、三个基本素质和四种社会工具能力。通识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时,计学分,学分约占总课程学分的三分之一,主要采取分班教学制。

2.实行“四大领域拓展计划”通识选修课。即人文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和跨学科领域课程。分类选修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形成互补。学生应从不同领域选修课程或跨专业选修课程。选修课一般以讲座形式开设并计学分。

3.开发隐性课程。即包括学术讲座、学生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等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学院要求学工处(团委)负责,各相关处室配合,营造学院育人环境,确保隐性课程育人的方向和效果。

4.执行学生必读书计划。即教师作为“读书导师”,负责向学生推荐必读书,并检查考核学生必读书的阅读情况。必读书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2学分,学生三年内阅读6本书并经指导老师认定可以获得学分。

职业教育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和谐发展的“全人”。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学习能力,并将其内化为自我学习的一种方法和思维过程,这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实现其价值追求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职业教育。endprint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

1.通识教育不等于全才教育,建立开放的“自由选课体系”。通识教育不等于全才教育,通识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习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前提。高职院校可以借鉴美国大学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选课制。人是有感情、有思维能力的。开发通识课程,在规定各专业学生必须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跨学科领域四大类别中完成规定学分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程度和专业方向来制定和调整自己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组合,以满足不同的探索需求。甚至学生学习期间如果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可以申请休学或退学,一旦发现需要进一步深造时,又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建立开放的“自由选课体系”,尊重学生的兴趣,包容学生的个性,夯实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2.通识教育不等于淡化专业,“三教一体”促专业的“融会贯通”。通识教育的核心是求通,通则需要有足够的深度,唯有深度才能够使学生领悟通达之道。职业院校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载体”利用中,可以注意“言教”即课堂授课与图书馆服务、“身教”即新生训练与社团活动、“境教”即师生关系与校园景观三教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课外实训实习以及综合考评方式上对学生实施一体化培养。既考虑人才培养特色又充分考虑学科间的联系,整合学科间的内容,注重体验式教学,重点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只有学生多视角多维度对专业学习有了一份更加通透的感悟,才能使学生在专业的思考上胜人一筹。

3.通识教育不等于改行的辅导,将隐性课程纳入职业教育的视野。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不仅仅是给受教育者传授一些知识、形成某些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综合素质形成的第一过程,是良好综合素质的基础。

早在20世纪初,美国隐性课程研究学者杜威就指出:“有一种意见认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同时,他强调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的某种情感、态度的“附带学习”,可能比正式学习来得更为根本、更为重要。加强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隐性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得到独立思考的训练,更提高动手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学会包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在相互配合的团队合作中使自己快速成长。

通识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无论大学生的专业学什么,通识教育将使学生在从事某一项工作的时候能够怀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能够拥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决策。这样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就不再是目的,而是滋养他们心灵的养分;通识教育不再是学会职业技能的工具,而是引领大学生不断领悟大学精神的使者。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实现中国梦这个时代背景为契机,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当代高职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肖来付.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述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5).

[2]罗军强,方林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探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唐红亚.“全人教育”视域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院学报,2014,(1).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