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
2016-01-14张帆
张帆
摘要:海洋问题、海洋权益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了国防教育的角度,从梳理目前高校海洋权益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如何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即明确了国防概念、军事思想和战略环境三方面的着力点。
关键词:国防教育;海洋权益;海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43-02
一、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重要意义
明确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简单归纳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1.紧跟国家对海洋问题的重视。为了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国防教育工作实践中,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对2013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作部署时,要求突出维护海洋权益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大学国防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2.建构海洋意识的积极作为。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改变、升华和改写。海洋意识作为一种人们对于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1],是可以作为一种知识去建构的。我们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是在为海洋意识的建构有意识的积极作为。在大学生海洋意识形成阶段,作为建构主体的大学国防教育在这一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3.培养人才的实际思考。笔者认为通过国防教育要培养的是有历史的眼光、世界的胸怀和务实的态度的学生。难以想象的是,对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海情、国情不了解的学生,从何谈起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结合教育的“三个面向”,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树立海洋意识也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一个体现。这其中,强调的是一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我们只有保持强大的危机意识,只要能够知耻而后勇,厚积薄发,相信大学生进而全民的海洋意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是可以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的。
建设海洋强国,意识先行,教育肩负重任,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是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高校国防教育中海洋权益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1]6号),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国防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国防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在面对海洋权益方面问题时,要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为指导,加强海洋权益教育。但是,结合目前高校国防教育的实际,海洋权益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缺乏顶层设计的统一指导。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是高校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基本依据。这份大纲尽管是为了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需要对2002年大纲的修订,但是如今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周边环境与大纲制定修改时早已不同。这份大纲对高校在国防教育中进行海洋权益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涉及,而且从目前国家战略角度来看,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海洋发展战略来统领国家各方面事务的统一协调发展。即使军事理论课中有很多海洋权益教育的内容,但是在缺乏纲领性指导下极易被忽略,或者被提及到,但是侧重点不能明确到海洋权益上。
2.缺乏教学内容的侧重。国防教育是通过教学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高校国防教育很好地运用国防历史以及国防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但是在面对日益突出的海洋权益问题上强调不足,有涉及通常是穿插在周边安全环境中来讲授。当然,教师在具体授课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今如此重视海洋权益问题的大环境中,不可缺乏对海洋权益问题的突出讲解。
3.缺乏海洋意识的支撑。有关国民海洋意识的调查表明,许多人包括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对海洋并不是很了解,还停留在陆地观海的阶段,对于海洋权益问题的关注更是有待提高。这与长期以来我们更多以陆地大国自居有关,与我们“重陆轻海”的历史渊源有关。陆地大国带来的是从陆地农耕中获得自给自足的满足,缺乏对陆地以外探索、开发、利用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海洋权益教育其实与海洋意识的培育息息相关。海洋意识,是一种人们对于海洋的“主观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一种对于海洋的社会态度。“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确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开始”[2],要想成为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需要有实际行动,必须加强海洋教育,加强全民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可以说,这正是我们提出要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着力点
在国防教育中有很多涉及海洋权益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成为突出海洋权益教育的着力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着力点:
1.以国防概念为基础。首先,涉及领土概念。我们习惯说,中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往往忽略了中国也是一个海洋的大国。大领土的观念是最直接反应海洋意识的。有关机构曾做过调查,面对“中国国土有多大”的提问,98%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960万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学生的头脑中根本没有“海洋国土”的概念。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被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年,更不要提有关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这些与海洋权益有关的概念。因此,我们突出海洋权益教育要从领土概念强调起。
其次,涉及国防历史。迄今为止,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历史事件比中国明清时失去海权一事对世界和中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更深远。尽管七下西洋的郑和有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的名言警句,但长期的海洋意识薄弱造就了海防成为中国近代国防中最薄弱的环节,从而使中国遭受了百年屈辱。这一段有海无防的惨痛历史,足以给大学生警醒,中国走向世界大国、世界强国的途中必须要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强国。endprint
再次,涉及武装力量。强国梦,何尝不是强军梦?国家走向海洋的步伐,可以在海军发展战略中寻找到线索。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的是海洋防御战略,从沿岸防卫、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远海防御历经不同发展阶段,都是随着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国家利益不断扩展而发展的。从这样的思路看海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就会明朗很多,也更容易理解海军在保卫国家海洋国土安全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2.从军事思想方面追溯根源。在军事思想中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海军之父马汉的《海权论》,马汉他以军人的理性和史家的智慧,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命运兴衰的思想,在世界海军与军事理论的创建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毫无疑问,海权论最大受益者是美国,英国、德国、俄国以及日本也在不同程度受到海权论的影响。对于《海权论》思想的介绍是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在海洋、海权、海军问题上的认知根源。值得我们多加说明的是,在海洋强国目的上的比较,即我国与近代西方国家存在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同属开放型社会,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不同点在于近代西方国家维护海权渗透了弱肉强食的思想,带有明显的强权殖民色彩,我国则是提出建设和谐海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由战略环境方面拓宽视野。首先,在全球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海洋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战场,海洋战略在这场斗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家海洋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海洋,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必须深入研究周边国家的海洋战略。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以及东盟国家的海洋战略,都值得我们去考量研究,特别是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大国博弈贵在统筹兼顾,时代呼唤顶层设计,中国海洋战略的制定将为我国从地区性大国迈向全球性大国,从全球性大国迈向全球性强国的历史关键时期指明道路。
其次,在周边安全环境中,近年来海洋上的争端不断升温。这些问题都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最现实的海洋权益教育的案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防教育时间有限而对海洋权益问题的关注无限。这些着力点也是日后走出校园,学生可以继续关注与研究的方向。不同于其他海洋专业课程,国防教育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架构,我们要在国防教育中突出海洋权益教育就需要既符合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又注重到海洋权益教育的着力点。
综上所述,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国民海洋意识的提升,通过我们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突出海洋权益教育,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可以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2]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2008,(8).
[3]赵宗金,尹永超.我国海洋意识的历史变迁和类型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2,(4).
[4]郭渊,陈广政.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J].教育与考试,2009,(3).
[5]刘锦红.略论海洋权益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3,(11下).
[6]吴德星.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