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临床,小影像”教学模式的医学影像实践教学探索
2016-01-14肖叶玉曹震沈智威成小芳杨忠现吴仁华
肖叶玉 曹震 沈智威 成小芳 杨忠现 吴仁华
摘要: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交叉性非学强、发展速度非常快的一门学科,目前以学科为主的教学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交流和渗透,造成教学内容重叠或盲区。本文主要讨论以“大临床,小影像”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成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新医学影像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学影像;实践教学;大临床小影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13-02
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主要围绕《医学影像学》来完成。有以下几点弊病:第一,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训练机会少,学生养成“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习惯,用理论考试代替实践考核,成绩无法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第二,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教科书的桎梏,忽略了“大临床,小影像”的教学思维模式,思维和视野受到限制;第三,以学科为主的教学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交流和渗透,造成教学内容重叠或盲区。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本着“应用”为主旨,针对以上弊端,结合医学影像学的课程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建设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采用模块教学,加强学生横向思维,符合医学影像教学综合、精简、联系临床的整体趋势
改革后的医学影像学以系统整合的形式,整合在人体结构学、神经学、肌肉与骨关节模块、心血管与呼吸等模块中。系统模块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特点和知识结构,紧紧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
进度实行教学。我科在模块式教学改革中,高度重视模块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对临床经验、影像特点的传授,更重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如断层解剖与CT、MRI相结合,CT、MRI诊断与神经内科、外科相结合,血管内外科与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相结合等的授课形式,体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1,2]。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认为所学内容相关性、系统性较强,易学易记,与临床实际工作流程较相符。符合医学影像教学综合、精简、联系临床的整体趋势。模块教学的实质,不仅仅是形式上把课分成一个个模块,而是通过各个模块,从内涵上打造学生智能结构的全面性、完整性。所以要关注课堂中模块的相对完整性和联系性,不是模块中涉及影像的内容由影像老师上,而涉及病理的内容由病理老师上,形成分离的模块,而是建立在以临床为大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完整、关联的模块教学,这就要求不同专业的老师要有较强的相关专业的功底,在教学中融会贯通,交叉渗透。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讨论,注重学生影像思维和影像实践能力培养
启发式教学是我们吸纳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所具有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点,同时弥补目前医学影像师资相关专业知识结合不紧密、人员不足的缺点[3,4]。我们的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宗旨是“以应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影像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疾病,它不是单纯的“看图说话”,而是基于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变化基础上的形态学改变,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密切相关[5,6],如影像诊断中经常出现的“异病同影”现象就需要较广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同影”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因此,我科的医学影像学改革一直坚持“大临床、小影像”的课程设计,七年制影像诊断专门化的学生,前五年与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实习时需在各个临床科室轮转实习,第六年才进入影像专门学习。进入影像实习后设计了每天的疑难病例讨论、每月的随访病例讨论,鼓励学生自已查找相关资料、收集病史,在讨论中首先发言,教师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并总结;同时制定了教师与学生的定期临床小讲课,每次由一位教师或学生进行小讲课,学生小讲课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组织讲课内容,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初次下临床的学生尚提供现场见习课(包括X线摄影现场见习、CT扫描现场见习、MR扫描现场见习),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临床学习的角色;学生出科考试也采用现场读片的形式代替以往的笔试,重点测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授课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每一小节课程结束时,结合典型病例资料,安排病例讨论,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点评,这一教学模块实施以来,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并且突显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见习由具有多年临床与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进行辅导,每天举行交班会,由一位研究生主讲,分析疑难病例,鼓励学生主动发言,重视影像诊断分析思路的培养,学生对此模式反映热烈。通过上述教学改革与实践,本影像医学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还于2012年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也有多名教师获院级至南粤名师的称号。
三、临床与科研并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医学影像学实验课程不仅把科研实践作为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把科研实验的前缘内容作为重要的小讲课内容加以讲授、共享,实现以科研带动教师的知识更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7]。临床、教学和科研是综合性医院的三大任务,科研能力是评价一所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的科研任务不是单靠个别专家、教授或学科带头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团队、一种氛围。我科在发展临床业务的同时也注重科研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科研氛围,并鼓励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提早接触科研工作,包括课题选题、课题的设计、实施及数据统计、结题各个环节均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不仅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一人获广东省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人均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篇,而且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遇到疑难病例或实验中遇到困难均能应用网络查找相关文献,或通过远程会诊讨论等方法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视野开阔,掌握的知识内容不仅仅限于本单位的病种、病例,通过网络会诊、授课,能共享外单位的病种、技术等,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思维[8,9]。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我科每年定期选派优秀学生赴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明尼托巴大学、阿尔伯特大学进行短期进修学习。目前已交流学生162人(2005—2012年)。并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EMORY大学有紧密的合作教学、科研关系。其中,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有长达12年的合作教学与科研的交流历史,目前已派出6名硕士与博士进行科研合作、教学交流。同时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我院讲学,2002年至今我中心已邀请了包括Karel TerBrugge、Roland Bruening、申宝忠、郑捷、孙哲在内的20多名国际知名影像学专家讲学。同时基于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平台,利用网络视频系统,定期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开展国外教授的实时讲学,扩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取得了明显效果。而且能使参加学习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了解国外科研动态,快捷简便地掌握与提高科研方法与科研动态,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式[8]。国际交流、高水平的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专业英语教学:五年制本科生采用双语教学,七年制实施全英语教学,五年制本科90%以上课件使用中英文,至少20%采用中英文讲授,学生反映效果较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文听说水平。影像本科七年制具有全英授课资格的教师用英语授课,使用全英语教材,制作英文课件,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大大开拓了学生视野。
改革是前进的直接动力,创新是进步的灵魂。针对现有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弊端,结合医学影像学的课程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建设形成以“大临床为背景下的小影像”模块教学,形成有自已特色的有效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目前医学影像教学的需求,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仁华,杨棉华.多伦多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对我国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72-73.
[2]秦达念.传统教学模式与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28-229.
[3]赵洪波,张沉石,张茸,彭群英,邢小红.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1,19(11):1205-1206.
[4]张东华,高岳,薄红,等.PBL教学法在我国临床教育中的应用及所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1):100.
[5]俞咏梅,陈基明,翟建,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69.
[6]刘丹,张翱,赵涛.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2012,20(6):1276-1278.
[7]李林,鲍秀琴.李晓捷,姜志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康复治疗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7-8.
[8]王晓辉.远程开放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3.
[9]齐迎春,黄莲金,敬福.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04-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