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也需要“以人为本”

2016-01-14樊丽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以人为本师生关系

樊丽娟

摘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只有正确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采取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才能造就完整性的教育和完整的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的“软实力”,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师生关系;个性化教学;交流与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48-02

我国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十余年,回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中学的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正是这些变革构成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请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课程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细细领会每一个目标,都将学生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传统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注重教师的“教”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为本,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从教学大纲的服务教师教学到课程标准的指导课程实施与开发,等等,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主人翁角色、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性得以体现。如何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与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中,如何采取体现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举措,是我们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决定教育是否真正以学生为本、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教育的软实力

在课程改革之前,以知识灌输、功利化教育、标准化教育为特色的应试教育压倒一切,科学精神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没有在几个孩子身上实现,人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彰显,真正的人才极其匮乏。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新课程诞生了。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1]使所有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真正的人才。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之核心体现是人才培养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只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冲破传统教学的枷锁,才能极大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使师生共同成为教学的开发者和知识的创新者,改变以往无数次课程改革中“换汤不换药”的局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景观。在“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教学的具体情境和学生个体的实际,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照、心领神会、和谐共生的交融状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源源不断地学到新的知识,而不是始终“接受”教师“灌输”的死的知识。“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正如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成为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将使教育的软实力得以提升。

二、“以人为本”,造就完整性的教育和完整的人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的使命就是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促进教育的完整性和造就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教育的机构有好几种,这里只谈学校教育。笔者理解,学校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性化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有目的地培养人。教学中随时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育中的基本因素的交流,要搞好教育,必须首先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具体来说,教育(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转化作用。必须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结合。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学的主导,教师要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即尊重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基础背景,充分尊重、相信学生生命中的学习“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自主、自立、自动、自觉的向上精神。目前,有些中学各学科课堂开展了“先做后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实践教学,均取得了众口称赞的成效,这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相信学生的天资和潜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活泼主动地学习,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才能充分展示,才能实现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完整性,造就具有完整性的人。笔者头脑中涌现一位学者的一段话:“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彼、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2]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有效的教学,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能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才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价值体验,也才能真正表现出自身的主体行为特征。对教师而言,上课是与学生的交往,而不是自唱“独角戏”;是“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是教学中的“对话”,而不是“传话”;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而不是死板的一味讲授;是自我发现和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是对学生生动的“引导—发现”,而不是沉闷的“呈现—接受”;是生命活动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而不是无谓的时光耗费;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成长!endprint

2.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无论学习背景、兴趣、爱好、习惯、性格、基础有多么的不同,在他们的身上都存在巨大的潜能,他们有能力决策自己的学习行为。“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先生认为:作为大自然的恩惠,人的天性与潜力足以让人成为人,它集中表现为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高级本能。发挥本能是自然、高效、和谐发展的动力方式,决定了学生自为的无限可能性。学生的学是发挥本能的根本形式。[3]因为任何人都会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向善心、上进心、创新心,只要“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创设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激情涌动的教育环境,创设适合学生个体身心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环境,就能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如: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不墨守成规,不是采取千遍一律的讲授法,而是选取符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谈话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自学讨论法,使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受到同样好的教育,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反之,如果我们的教师潜意识中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始终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没有把自己的个性融入教学,学生也只能是唯命是从,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自己的个性,又怎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3.引导学生善用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学习。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而且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同一个教室中对同样的现象、信息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结论,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能促进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所以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有利于发扬各自的优势,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力量。所以,教学中要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如何关注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否主动与他人合作?还是在需要合作的场合仍然坚持“单干”?是否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否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是否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4]是否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是否在交流中形成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所获取的信息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要求每个小组对各自的探究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明确表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中每位成员的想法都被整个小组共享,每个小组的意见都被全班学生共享,个人所获得的知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合作的形式取长补短、获取正确的结果,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就是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义。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实实在在的交流了,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对方,那些给学生足够合作和交流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威立,杨祖念.物理教育教学实施指南[M].第一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武汉:岳麓书社,2002.

[3]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8,(01).

[4]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以人为本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