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域发展 努力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2016-01-14贾俊刚唐兴芳
贾俊刚 唐兴芳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弘扬办学传统,发挥优势特色,积极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产学研合作、农科教结合育人实践中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3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高校要坚持内涵发展,发挥办学特色,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农林高校行业特色明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努力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一、农林高等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机遇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农林院校是农林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林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对人才的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农林院校的教育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生源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亟需提升。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深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的综合改革,另一方面农林院校自身要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树立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
知识经济时代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新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通过思维创造财富的时代,思维创新需要知识积累与更新,更需要思维开放与拓展。要求培养的人才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开放性的观念,特别是要有宽口径、相协调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不断探求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发展创新、服务社会的观念和能力。农林高校学科专业特色明显,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更要创新思路,突破区域行业的限制,优化学科结构,科学合理定位,强化特色优势,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对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挑战。由于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面对社会、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就业竞争和创业,学生就业成为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是多方位、多元化的,从而要求高校培养模式应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农林高等院校来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体现宽厚的知识面,对相关学科与领域的知识、理论、方法与技术要有基本的认识,以便能通过协同创新来解决本行业的问题。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紧迫要求,更是高素质人才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农林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为基本目标,以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为支撑,以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保护为保障,通过市场机制使产供销、农工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经济链,由掌握农业新技术和经营能力的现代农民和大型企业家共同融合、发展形成一体化、多功能,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我国要在人均1.3亩的耕地上解决14亿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新知识、新装备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和金融创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将整个农业领域的发展从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变为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提高效益等多重目标。要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农业科技强有力的支撑,而农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农业大学的主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期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创新发展模式,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农林高校处于农业教育体系的顶端位置,主要担负着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农业教育提供高级创新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建设新农村,要求农林高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服务于发展战略。培养的研究型人才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担负起解决新农村建设科技难题的责任,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要具有面对农村的复杂形势解决农业科技问题的创新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建设新农村,要求农林高校必须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的人才要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作风朴实,敬业奉献。这都需要农林高校认真研究探讨并付诸人才培养的实践。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养卓越人才的探索
学校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一以贯之地传承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优良传统,坚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的鲜明办学特色,为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传承创新,不断丰富产学研结合办学理念。早在1934年学校成立之时,就被赋予了“兴学兴农”的民族重任,学校坚持以培养复兴中华农业的建设人才为目的,着力“造就高级农业指导人才”,确立了以民为本、为国家、为民生、为科学的办学思想。学校还设立农业推广机构和农村事务处,便于师生深入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村社会发展前沿,体现了教学、科研与推广有机结合。解放后学校以“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重培养,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教师技术干部、工人、学生三结合,教学、科研等管理部门与场(站)、系(组)三结合,强化产学研合作育人。1999年学校合并组建后,从办学思想、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学校专门机构协调产学研结合,学院以学科为纽带统筹优化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模式。endprint
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目标。学校合并组建后,系统整合集成创新历史传统中零散的产学研经验和做法,凝练提出了“坚定不移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使产学研结合上升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道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根据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需求,学校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办学目标,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向,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2012年学校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讨论明确了培养农林学科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至此,长期影响办学的两个根本问题“办什么学”、“育什么人”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得到广泛共识。
以人为本,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按照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厚实基础的方针,对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体系进行综合改革。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上,完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设,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深化与杨凌示范区的合作,将入区企业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范畴。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聘请行业企业、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技术专家和骨干,通过作学术报告、指导研究生等方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在学生教育上,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学位竞赛的资助力度,配备学术指导教师,支持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早加入科研团队,多进试验场站,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注重创新,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模块设置、环节相扣、层次推进”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将学生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整合单一实践课程和单一专业实习,建立了新型的综合性教学实习模式,满足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校企共赢”的运行机制,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校内、区域、区外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推广示范站、推广基地、专家大院等科技服务平台,将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结合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形成了“教师、推广人员、学生、农民”相结合的“专家指导学生,学生服务农民”新型生产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农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
三、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流大学必然是一流人才的摇篮,一流大学也必然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能否培养经国济世的卓越人才已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的重要尺度,也是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探索和实践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面临的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
树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质量观。以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观为先导,研究确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规格定位,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指导人才培养过程的所有环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涵盖知识、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确立;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要实现向多元化规格的定位。面向全体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和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在重视培养学术型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也要培养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的实践创新人才;不但要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球化的需要。要转变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把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特长,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促进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因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必须坚持“四化、一基础、两导向”。
拓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与定位,根据卓越人才培养从基础到应用,再到创新的发展脉络,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将过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二元教学体系,拓展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的三元培养体系,提高各个培养环节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目前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论课程体系。按学科大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凝练专业主干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服务方向,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专业特色及专业学科的发展前沿开设专题讲座或专业选修课。
二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关系的认识,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培养方案中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比重;注重实践教学与学科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以科研项目带动实验项目的设计和操作水平,总结和凝练实践教学特色。遵循能力培养规律,在结构上进一步体现以实验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以各类认识性实践、综合性性设计和操作性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改变传统的以课程为单元的实践教学安排。
三是要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以专业主干课程研究性教学为突破口,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专业主干课程中推进研究性教学,就是要倡导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互动。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讲、听、记的教学模式,变注入为引导,变被动为主动,变单向传授为双向或多向交流,变立足讲台为立足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科研学术、实践操作、信息收集与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深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育人功能。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要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对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不断调整和改革,使学生及早接触社会和生产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将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理念融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注重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的有机结合,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上,充分挖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这些优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内容上向学生全面开放,完善实验场站的育人功能,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要充分发挥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产业试验示范站、农业专家大院、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品种展示园、优势产业试验示范园、科技扶贫试验示范区进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及科技项目创新活动,使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实践相碰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教学管”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落实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上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构建实施“教学管”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教,涉及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涉及招生的生源质量,学生的学习风气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科学明晰的学业规划;管,涉及本科教育的管理体制机制,评价导向,条件保障,质量监控体系等。要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必须“教学管”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否则任何一方面的单兵突进都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实施“教学管”三位一体的关键在于教师和管理者要有创新能力和意识。提升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质量,要以高水平的教师和管理者为前提。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新课堂授课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与创新方法。要拓展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实际、科研项目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持续更新教学内容。要积极吸引和聘请行业资深专家、研究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讲学、兼职,将行业最新技术知识、关键技术问题带进课堂,协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