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和培养方法
2016-01-14曹佳音
曹佳音
摘 要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和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客观的、有针对性、可操作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理工科 人文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2.011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raining Methods
CAO Jiayin
(Schoo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the national and educators of great concern, the paper hopes to analyze humanistic quality engineering majors occurred during the issue, objective, targeted, actionable solutions.
Key words engineering; humanities quality; training
“人文”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指人性,教养。“人文”映射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上时,表现出的就是人文素质。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文素质就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今时代人们常常提到的人文素质“缺失”,本质是公民人文素质的发展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带来物质的快速和大量丰富,使人类沉醉其中,并且更加追求科技和经济进步,失去培养人文素质的积极性,当人类对科技的使用和发展方向失去控制,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文素质的缺失。
关于人文素质的内涵,应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共通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①
1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及原因
在21世纪初期,主张人文与科学有机结合的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用“五精五荒”来描述当时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②早在1995年,我国就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根据试点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在高校建立了32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却依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完善的人格修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良好的教育理念得不到贯彻
理工类高校在成立之初往往没有文法、艺术、管理等学科,缺少人文精神的沉淀,高校教育者也会忽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伴随着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理工类高校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提出了很多好的教育理念,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然而,受制于薄弱的人文学科基础、沉重的科研压力等,提高人文素质培养水平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效果不是即时显现的,没有论文数量、竞赛得奖的显示度高,但它的长远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高校各类评估和排名中,人文素质培养指标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科研水平、论文数量、竞赛奖项、升学率、就业率等指标却成为了一把双刃剑。部分高校在实践中有效利用指标体系,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培养模式;一味唯指标论,却容易走入发展的怪圈,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贯彻,人才素质培养也只是蜻蜓点水,浮于形式。
1.2 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水平仍需提高
培养计划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实施方案,各高校在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安排上都投入了大量心血。以某理工科“211”高校培养计划为例,大学本科课程由通识教育必修课、学科教育必修课、专业教育必修课、个性发展选修课组成,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就是为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身心品质、社会责任感而设置的一组平台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外国语言、军事体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必修课程,共计36个学分,占理工科学生总学分的21%,但其中“两课”、外语等国家规定课程占了学分。这些课程对于提升学生政治信仰和道德水平是重要的,但是人文素质包括了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诸多内容,仅仅依靠“两课”、外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在选修课程中,人文素质选修课有127门,但是没有系统培养关联,一般是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缺乏承接性和针对性,而且每个学生最多只能修两门,这对完成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1.3 教师观念需要改善
理工科高校教师大致可分为教授理工科课程和教授人文科学课程两类,教师多数精于自身专业学科,缺乏科学精神或者人文精神积累,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课堂上的融合程度较低。更令人遗憾的是,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两种精神互补互助的内涵,甚至会引导学生排斥另一种学科精神,这不仅使得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不到提高,还让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学科学生缺乏尊重其他学科的精神。此外,教授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师会出现照搬教材、生硬晦涩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很难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1.4 学生自我培养的意识及途径不足endprint
近年来,大学生自我意识、功利意识急剧增强,一些希望在自己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理工科学生,将精力大部分放在理工科课程上,在选修课程的选择上放弃人文素质课程,依然选择科学素质课程,再加上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平乏无味,常常应付了事,因此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就显得非常薄弱。还有一些学生则是希望多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但是理工科学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以及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不了其需求。
1.5 校园和社会氛围亟待加强
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学科相对薄弱,文科教师和学生较少,很难自发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教育管理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学生安全、课业成绩、科技竞赛等,在营造文化氛围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够。社会舆论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很高,但实际上对大学生的认知指标主要定位于专业水平和就业率,没有形成有效的舆论氛围。
2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路径
多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已经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这个课题上做了大量研讨、探索。本文希望针对理工科大学生这个群体,提出一些路径分析。
2.1 明确目标定位
大学,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完成学业,掌握科学技能,也要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成为具备完善人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理工科大学需要正视大学生人文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摒弃功利思想,把对“人”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2.2 创新培养方案
制订培养方案要有全校一盘棋的理念,充分整合资源,合理借助外部资源,跳出传统桎梏,高屋建瓴,目标长远。理工科大学可以借鉴国外课程设置方法,规划制作人文素质课程组,实现素质教育的延续性和深入性;建设文科理科结合的课程模式,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精神和价值;发挥慕课、多媒体课程的优势,扩大人文素质课程数量;优化必修课、选修课比例,以及人文素质课学分设置,提高人文素质课时量;正确处理“两课”与人文素质课之间的关系,坚持“两课”的指导地位,创新“两课”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他人文素质课的补充及强化作用。
2.3 重视实践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在实验室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得到重视和锻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知和交往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找到书本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对知识的认知。理工科大学要做好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实践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上操场,开展体育锻炼;提供学生活动场地和经费,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建立社团,自主举行课外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到学生中间,为学生开设主题丰富的讲座、论坛等学习交流活动。
2.4 提升教师素质
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教师和理工科教师独立性较强,需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从而在各自的课堂上做好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理工科教师要主动加强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探索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联系,从人本角度和时代角度思考科学规律,不仅可以加深课程内涵,还能提高教学的品位和质量。文科教师要自觉理解理工科学校校园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将时代精神、民族气节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将社会、自然、人类中的点点滴滴与科学精神相融合,既能吸引理工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实现良好教学效果,又能使文科教育成为理工科高校办学水平的增长点,获得更多尊重和投入,实现良性循环。
2.5 营造人文氛围
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导,人为引导是一方面,环境氛围也是一种重要的引导方式。要重视人文素质类图书资料积累,这是大学最基本的文化氛围;要重视人文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时刻可以接触人文活动或宣传;重视“仪式”的作用,合理利用“仪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更容易激发其奋斗、拼搏等积极行为,学校也可以通过“仪式”将文化“渗透”到学生思想和校园氛围中。
该论文为南京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SKT14033
注释
① 丁楠,眭国荣.探索理工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37.
② 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