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自伤行为与自我情绪策略和家庭情绪表达的关系

2016-01-14陈蕾

科教导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初中生

陈蕾

摘 要 中学生自伤行为成上升趋势,受到社会的关注,且其对包括抑郁情绪、焦虑、人格障碍等在内的心理障碍有着高度的关联。对于自伤行为的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自伤行为个体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的缺陷,包括高情绪强度、对情绪的低容忍度以及情绪表达不能、情绪调节困难,但目前还存在争议。此外,个体情绪策略的差异源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认为,家庭情绪表达的差异是影响个体情绪策略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并未经证实。本文就以中学生自伤行为与自我情绪策略和家庭情绪表达的关系作为主要的论述基础,展开专题报告。

关键词 初中生 自我情绪策略 家庭情绪表达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76

Abstract Students' self-injurious behavior tended to increase, by the concern in society, and their mood including depression, anxiety, personality disorders, etc., associated with a high degree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Key for self-injurious behavior studies concern that self-injurious behavior of individual emotional self-regulating capacity weaknesses, including high emotional intensity, low tolerance fo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s can not, emotional regulation difficulties, but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Moreov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rce individual emotional strategy did not cause widespread concern, some studie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emotion expression famil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emotional impact of the policy, but not confirmed.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injurious behavior and emotional self-expression strategies and household sentiment as the main basis for discussion, launched a special report.

Key words junior students; self emotional policy; family emotional expression

0 引言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一种复杂而且危险的行为,指那些直接的、故意的、无自杀意图、致死率较低的自伤行为。一般而言,非自杀性伤害行为(以下简称自伤行为)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应对方式,虽不致死,但极具危险性,有纵向研究发现,有自我伤害行为个体的自杀风险比一般人高数百倍,对自杀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因此自伤史预测自伤者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子,非常值得社会予以关注。

最初,自伤行为的关注是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患者开始的,有研究者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患者的调查发现,大约有75%的BPD患者有过自我伤害行为。后来,有研究还证明自伤行为与许多心理障碍表现出高度相关,包括抑郁情绪、焦虑、社会退缩、酒精和物质滥用,饮食障碍、人格障碍(BPD)等等,可见对自伤行为的研究和干预是紧迫而必要的。但目前,我国对于自伤行为的研究还较为单薄,且当前大量的研究倾向于分析大学生的自伤行为及成因以及特殊人群(如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分析。例如,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和智力落后的儿童容易出现自伤行为,其他研究者尤其对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了分析,发现有30.3%的智力落后儿童有自伤和刻板行为。胡皓月的研究中指出,自伤大学生的自我图式没有正常大学生的自我图式积极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的压力日益增加,从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来看,普通青少年的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生率高达55.2%,且比例高于西方国家。因此,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中学生自伤行为与自我情绪策略的关系

现在的研究普遍认同,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主要的问题来自情绪调节策略出现问题。Brown的问卷调查表明,自伤大学生的四种消极情绪拥有升高趋势,只有一种积极情绪水平升高了。而英国Madge等人对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自伤史的严重性与较重的抑郁、焦虑、冲动性和低自尊呈正相关。许多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而情绪调节策略则是对情绪的有效调节,并使个体处于良好情绪状态已适应社会和环境需要的一种手段,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目前,对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以Gross等的观点最为新颖,他们通过模型图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情绪调节策略的过程。可以发现在Gross的模型图中,情绪调节被分为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首先,Linehan指出自伤者的情绪易感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情绪强度、对情绪的低容忍度。其中高情绪强度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高情绪基线强度,即当个体经历情绪唤起后,其情绪反应的变化量很大;另一层高情绪反应性,及个体度消极情绪刺激的高敏感性,亦即其情绪唤醒的阈限较低。国外的研究证实了自伤者的情绪唤起水平比正常人更高,而高水平的情绪唤起本身又会加大情绪调节的困难。其次,还包括对反应关注的调节,如情绪表达不能、情绪调节困难。情绪表达不能是影响个人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一种认知情感障碍,患者难以通过言语表达、释放或传递情绪感受。而情绪调节困难指相对于普通人,患者难以意识、理解、接受自己的情绪体验以及灵活地运用策略做出适当的行为。endprint

2 中学生自伤行为与家庭情绪表达的关系

除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外,家庭情绪对情绪调节作用的影响也开始成为关注的主题。以往相关研究中,更多关注于自伤行为个体自身所具备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对自伤行为进行适当的干预上,而只有极少数的研究关注着自伤行为与家庭因素的潜在关系。但一些外国研究证明,家庭中父母的情绪表达也会是造成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原因。家庭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均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父母的情绪和社会性会对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产生作用。所以家庭情绪的表达就是父母通过各种言语或者非言语的形式表现出与情绪相关,但并非总伴随着情绪的主要表达风格或持久模式。

现有国外的研究正在证明家庭情绪的表达(父母批判性的情绪以及父母的支持性的情绪)对自伤行为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批评与自伤行为显著相关。而在另一些研究中发现,家庭情绪支持的缺乏对于自伤行为而言是一种极具威胁的因素。这表明父母表达出消极情绪,表现出冷漠、不关心等情绪,儿童则会出现更多的自伤行为,以获得更多的关注。但目前对于父母情绪表达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表达,并没有关注父母对于情绪的忽视和淡漠。另外,根据Baetens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情绪表达和个体自伤行为之间确实存在着消极的情绪中介。

3 国外对中学生自伤行为与自我情绪策略和家庭情绪表达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自伤行为的一系列研究中报告了10%~25%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比率,认为自伤行为对青少年来说已成为突出的健康问题。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主要出现的问题在与情感策略上的不足。在长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抑郁症状可以预测自伤行为的发生和严重性。有研究者也发现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伤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即有自伤行为的个体相对于普通青少年有更糟糕的自我评价。而且自伤意识应该与自伤行为一并成为青少年自伤问题的研究重点,因为自伤意识同样能预测问题的出现,并且自伤意识的形成在Baetens的研究中认为与家庭情绪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虽然,目前国外大量相关文献中对于自伤行为儿童的家庭因素以及家庭威胁因素与个人威胁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但也有证实了的影响。在Linehan的研究中发现,自伤行为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应来自个体在儿童期间与其照顾着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个体与其照顾者不当的关系将导致情感策略以及社交技能的不足。而这样的不足反过来可能增加青少年消极的处理策略。这将导致青少年的进一步适应不良。但对于来自照顾者的研究主要倾向于阐述当照顾者出现了对青少年的照顾上的缺乏或过度的控制问题。特别是当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关系缺乏信任,沟通的不足,对父母感觉的疏远等等。当然还包括对于青少年的虐待问题,尤其是有被虐待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自伤行为。

4 国内对中学生自伤行为与自我情绪策略和家庭情绪表达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对于自伤行为的问题的探索比国外的慢得多和少得多,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对自伤行为的儿童进行的干预和发展。目前我国研究者采用以惩罚为基础的干预方式,如隔离法。该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但毕竟只是通过外部刺激来抑制自伤行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根除自伤行为,这样的干预往往作用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当然除了干预以外,也确实开始有的一些国内文献对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看法,更多地倾向于是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出现了不足,只是相对还比较缺乏。

而在家庭方面,也只有冯玉和徐云有相关的研究,认为童年经历是使其促发自伤行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包括身体虐待,被忽视等等。但目前国内对自伤行为的研究确实还有所缺乏,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5 总结和展望

当前的研究已经证明自伤行为与抑郁情绪、焦虑、社会退缩、人格障碍(BPD)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关联程度,能够有效预测以上的行为,但目前我国对于自伤行为的研究还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不能简单地依靠国外研究作为基础,因为跨文化差异会影响最后结果的呈现,另外,我国的研究倾向于将自伤行为界定在特殊人群的身上,包括ADHD和抑郁症等个体。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伤行为已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逐渐覆盖正常的中小学生,根据前人所完成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当前自伤行为的比例要高于外国,因此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另外,对于当前存在的争议目前还没有一致的定论,这些争议应该成为研究者要继续讨论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孙立双.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及干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2] 孙立双,韦小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2):62-67+50.

[3] 胡皓月.自伤大学生的自我图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郑莺,江光荣.武汉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流行学调查及其功能模型[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7.

[5] 赵海涛.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负性情绪的相关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6] 商慧颖.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高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干预方案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7] 冯玉.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8] 常川.家庭情绪表达对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和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D].河北:河北大学,2013.

[9] 徐云.自我伤害行为青少年的情境知觉[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三层七法”:提高初中生三级蛙跳能力的实践研究
巧借数学思想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