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活力久久急性毒性研究

2016-01-14第五思军

植物活力久久急性毒性研究

第五思军

(西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通过小白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探讨植物活力久久对人的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依据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采用Horn氏法设计试验,将植物活力久久配制成8个浓度的药液,分别给小白鼠灌胃。结果表明:植物活力久久对小白鼠完全不死亡的剂量为8.01 g·kg-1,最小致死剂量9.43 g·kg-1。换算为等效人的剂量后,完全不死亡的剂量为0.67 g·kg-1,最小致死剂量0.79 g·kg-1,LD50为1.12 g·kg-1。植物活力久久在实际应用时,对人和生态环境是比较安全的。

关键词:植物活力久久;急性毒性试验;LD50

收稿日期:2015-06-19修回日期:2015-07-19

作者简介:第五思军(1959-),男(汉),陕西旬邑县人,西北大学国家级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山西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作物营养与抗逆性

基金项目: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012GA630002)

中图分类号:R965.3文献标识码:A

Acute Toxicity Studies of The Long Plant Vigor

Diwu Sijun

(TheCollegeofLifeSciences,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9,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the acute toxicity tes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long plant vigor’s toxicity and whether it was safe to the environ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GB 15670—1995 Pesticide Registration Toxicology Test Method, using Horn’s method to design the test, the long plant vigor were made to 8 concentrations, and feed the mic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no death dose of the long plant vigor to the mice was 8.01 g·kg-1, and the minimum lethal dose was 9.43 g·kg-1. After conversion to the same dose of human, the dose of no death was 0.67 g·kg-1, and the minimum lethal dose was 0.79 g·kg-1. The LD50 was 1.12 g·kg-1. Conclusion: The long plant vigor is safe to human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Long plant vigor; Acute toxicity; LD50

植物活力久久是山西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山西省晋城市)生产的一种有机水溶肥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本质是含有乙酰基的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其主要指标是:有机质≥300 g·L-1,钾≥150 g·L-1,pH6.3(稀释100倍),密度1.27 g·mL-1,无异味,易溶于水;适用于叶面施肥和灌根施肥,吸收快,无残留;在农业部肥料登记号为农肥(2005)临字2074号。其功效是能显著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根系发育,作物茎杆粗壮,增强抗旱、抗病等抗逆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其它肥料和农药的当季吸收利用率,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特别是小麦、棉花、果树和甜菜等作物[1~4]。2011年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2012年,“有机水溶肥料——植物活力久久示范与推广”获得科技部星火计划立项(2012GA630002)后,主要在山西省的长治市和晋城市实施。为了科学地做好推广和示范工作,很有必要了解其急性毒性,保证安全使用,探讨它对人的毒性及其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所以作者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1试验目的

自2010年以来,植物活力久久已经在北方多个省份大面积推广使用,很有必要研究其急性毒性。所以,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活力久久一次性给予后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剂量,然后换算出等效人的完全不死亡安全剂量,考察植物活力久久对人的急性毒性以及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

2试验动物

试验选用健康ICR小白鼠,体重18~22 g,雌雄各半。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SYXK(陕)2007-003。

3试验方法

采取Horn氏法设计试验,根据雌雄各剂量组动物死亡情况,采用Bliss法求出LD50的可信区间。依据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分级[5~8]。

3.1预备试验

植物活力久久每瓶197 mL含原药250 g,其比重为1.27 g·mL-1,给10只小白鼠灌胃20 mL·kg-1(剂量25 g·kg-1),小白鼠全部死亡。稀释3倍后给5只小白鼠灌胃,均未死亡;再稀释2倍灌胃5只小白鼠,其中1只死亡。

3.2正式试验

根据小白鼠完全死亡和完全存活剂量的预示结果,将小白鼠分为8个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将植物活力久久配成8个不同浓度,分别为:①1.25 g·mL-1;②1.06 g·mL-1;③0.90 g·mL-1;④0.77 g·mL-1;⑤0.65 g·mL-1;⑥0.55 g·mL-1;⑦0.47 g·mL-1;⑧0.40 g·mL-1;剂量比为0.85。分别给各组小白鼠灌胃,容积20 mL·kg-1。其剂量分别为25.0、21.25、18.06、15.35、13.05、11.09、9.43 g·kg-1和8.01 g·kg-1。

3.3观察

给药后:第①组动物均很快出现呼吸加快,震颤,抽搐,步态异常,1 h内死亡13只, 12 h内再死亡7只;第②组有19只出现呼吸加快,震颤,抽搐,步态异常,1 h内死亡18只,12 h内再死亡1只,剩余1只逐渐恢复;第③组动物出现与第②组相似的毒性反应,1 h内死亡17只,12 h内再死亡1只,24 h内再死亡1只,剩余1只逐渐恢复;第④组动物有10只出现呼吸加快,震颤,抽搐,步态异常,1 h内死亡9只,12 h内再死亡1只,其余10只逐渐恢复;第⑤组动物有8只出现呼吸加快,震颤,抽搐,步态异常,1 h内死亡7只,12 h内再死亡1只,其余12只逐渐恢复;第⑥组动物也出现与⑤组相似的毒性反应,1 h内死亡7只,其余13只逐渐恢复;第⑦组有2只动物呼吸加快,震颤,抽搐,步态异常,1 h内死亡,其余18只逐渐恢复;第⑧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之后连续观察7 d,未死亡小白鼠的行为、活动、大小便、皮毛未见明显异常;死亡小白鼠及试验结束后处死的存活小白鼠肉眼尸解,其心、肝、脾、肺、肾、脑等重要脏器未见出血、充血、水肿、渗出、溃疡、穿孔;胸腔、腹腔、心包腔无积液。8个组的小白鼠死亡率分别为100%、95 %、95%、50%、40%、35%、10%和0(见表1)。

表1 植物活力久久小白鼠灌胃的LD 50测定( n=20)

4结果

植物活力久久给小白鼠单次灌胃,小白鼠完全不死亡的剂量为8.01 g·kg-1,最小致死剂量9.43 g·kg-1,LD50为13.42 g·kg-1,95 %可信限区间为10.25~17.56 g·kg-1。将植物活力久久对小白鼠的实验结果换算为等效人的剂量后,完全不死亡的剂量为0.67 g·kg-1,最小致死剂量0.79 g·kg-1,LD50为1.12 g·kg-1,95%可信限区间为0.85~1.46 g·kg-1。参照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分级标准,植物活力久久属于实际微毒级。

5讨论与结论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农药和肥料施用,已经成为农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农药和肥料不仅是毒性强,而且是“环境激素”,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长远的危害。因此,不论是农药还是肥料,其急性毒性决定着它的使用范围。作者进行的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LD50为13.42 g·kg-1,植物活力久久属于微毒级。人的体重按50 kg计算,每个人的单次最大量应为 26.5 mL原液。以施用最高浓度(按照1∶300倍稀释后施用)计算,则每个人的最大不死亡剂量为7 950 mL。通过本试验证明,植物活力久久对环境生物是比较安全的。因此,在各种农作物和蔬菜、瓜果、茶叶的生产中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参考文献

[1]杨峰,党建友,杨荣.冬小麦中后期喷施植物“活力久久”对产量及品质调控[J].陕西农业科学,2013(2):33-35.

[2]宋枫春,孙福平,孙天春,等.植物活力久久有机肥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J].果农之友,2012(8):4.

[3]任燕成,蔡宜芬.棉花施用“植物活力久久”叶面肥试验[J].现代种业,2009(5):21-22.

[4]第五思军.“植物活力久久”对甜菜含糖率和产量形成的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增刊):168-17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6]王捷,梁震,刘瑛.急性毒性LD50实验研究的进展[J].农药,2000,39(5):45-46.

[7]郑先福,孙炳剑,刘玲,等.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急性毒性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1):74-76.

[8]孙炳剑,郑先福,郑昊.复硝酚钠急性毒性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1):73-76.

(编辑:武英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