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

2016-01-14李雪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大学生

李雪平 刘 月

中国.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2 E-mail:ly16121@163.com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

李雪平刘月

中国.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E-mail:ly16121@163.com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状况和人际关系发展状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和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对19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人际关系总体及4个因子中,仅异性交往(t=5.97,P<0.05)在性别差异显著;4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在总体被试中差异显著(χ2=8.14,P<0.05);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量表(F=5.00,P<0.01)及交际交往(F=6.80,P<0.01)、交谈行为(F=2.65,P<0.05)、异性困扰(F=3.35,P<0.05)3个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男性正性量表与人际关系总量表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1),女性正性量表与人际关系总量表负相关,但不显著。结论: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好,男性正性特质能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关键词】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大学生;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1],反映着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适当期待[2]。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不同的特质。目前比较流行的性别角色量表是Bem提出的BSRI[3]和钱铭怡编制的CSRI[4],将性别角色分为4种: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5]。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幸福感。国外对于性别角色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内容较多。我国对其的研究大多是解释概念[6]、建构模型[7]、修订量表[4,8-10]、描述现状[11]、探究影响因素[12-13]等,主要讨论了性别角色对心理健康[14-17]、主观幸福感[18-20]、社交行为[21-22]、职业[23-24]等的影响。关于性别角色与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很少,并且很多研究者没有考虑文化差异性,直接采用Bem量表施测,测得的结果缺乏说服力。本研究采用钱铭怡先生编制的量表,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和人际关系进行研究,检验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的状况,同时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论,即哪种性别角色类型更有利于建立人际关系,尝试解答。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倾向,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西华师范大学随机抽取2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有效问卷为191份(89%),其中男生68人,女生123人。

1.2方法

1.2.1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4]由钱铭怡等编制,包括5个分量表,即男性正性量表(20题)、男性负性量表(20题)、女性正性量表(20题)、女性负性量表(20题)和中性干扰量表(20题)共100题。要求被试根据量表中的形容词符合自己的程度作答,"l"表示“从来不是”,“5”表示“总是”。采用Spence的中位数分类法,以每个被试在男性正性、女性正性2个量表上的得分为依据,划分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该量表的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都在0.86以上。

1.2.2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25]由郑日昌编制,被试根据问题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回答“是”或“否”,分别计1分、0分,共28道题目,得分范围为0~28分。分数越低代表人际关系越好。如果被试总分≤8分说明人际关系良好,≥15分说明人际关系困扰严重,而且有较明显的心理障碍,两个分数之间说明受测者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困扰。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1。

1.2.3施测在自习室对被试施测,本人担任主试,解释施测要求和朗读指导语。10分钟后当场回收问卷。

1.3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F检验,χ2检验,相关分析等。

2结果

2.1人际关系总体及其因子的性别差异

男女被试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总体及其各因子上的分数情况见表1,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总分上,男女被试没有显著差异,随后分别对4个分量表的得分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性别差异只有在异性交往分量表上显著(t=2.44,P<0.05),其余均不显著。

2.2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上的分布

采用Spense的中位数分类法划分性别角色类型,即将被试在两个正性量表上得分(F、M)的中位数作为切分点,把被试分为4种性别角色类型:被试在女性正性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其量表得分的中位数,且在男性正性量表上的得分低于其量表得分的中位数,此被试属于女性化类型,即高F低M属于女性化类型,类似地,低F高M属于男性化类型,低F低M属于未分化类型,高F高M属于双性化类型[4]。由表2可见,性别角色分布中双性化被试占最大比例,接着依次是未分化、女性化和男性化类型。经过卡方检验,总体分布中,4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显著(χ2=8.14,P<0.05)。

注:*P<0.05;**P<0.01,下同

2.3性别角色类型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总体和分量表上,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被试得分基本情况见表3,从人际关系总分的平均分来看,双性化被试的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得分较低,即双性化者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高,而女性化被试和未分化被试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上的得分较高,即人际关系方面的疑惑较多。经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总体上有显著差异。然后分别检验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4个因子上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的差异,结果除待人接物因子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因子均显著。为进一步找出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间人际关系的差异,把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被试在人际交往关系诊断量表总体上的得分做两两对比,结果显示双性化和男性化者的人际关系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化和未分化者,但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分以及女性化和未分化类型之间的人际关系得分没有显著的差异。

2.4正性性别角色量表得分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

大学生男、女性正性量表得分与人际关系量表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积差相关分析见表4,研究发现,两个正性量表得分与人际关系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即男女正性量表得分越高,人际困扰得分越低。但是男性正性量表特质与人际关系总分及其中的3个因子负相关极其显著(P<0.01),而女性正性量表特质中只有和交谈、接人待物负相关显著(P<0.05),与交际交友、异性交往、及人际关系总分的相关都不显著。

3讨论

3.1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本研究得出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得分的平均分为8.66、7.56,因为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得分越低代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少,所以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整体水平还不错,只有个别有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男、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分及其中的3个分量表交谈、交际交友和接人待物上差异不显著,只有在异性交往上差异显著,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说明男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大体相同,只需在异性交往方面指导男生。

3.2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呈三极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化类型的大学生在全体被试中占18%,女性化占22%,双性化占31%,未分化占29%,性别角色向双性化和未分化两个方向发展,单性化所占比例较小,呈现双性化、未分化、单性化三级分化的状况。这与刘电芝[26]、周波[27]的研究一致。双性化类型的增多,是因为双性化者具有两性的性别特质,更能适应目前的社会和文化。但是要重视的是,未分化比例也很大,说明很多大学生对自身认识不清,男女性特质都很弱,社会化程度很低,原因可能是:学生长时间地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脱离较多,社会化的过程延迟甚至停滞;长辈对孩子的保护、宠爱,阻碍了独立、勇敢等正性特质发展;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冲击,表现出个性或者是中性,媒体对其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未分化类型的大学生的增多。今后在教育中要对这种现象做出预防和干预,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性别角色,并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发展男女正性特质。

3.3人际关系的性别角色类型差异显著

分析人际交往与性别角色类型的得分可以知道,男性化、双性化类型的被试人际交往困扰较少,相比之下,女性化、未分化类型的被试人际困扰较多。拥有男性特质的个体人际交往困扰少,在交往中占有一定优势,这与崔红[9]、邹兵[28]、刘志远[29]、于斌[30]、徐浩岚[31]的研究一致,这可能是男性化特质中的积极踊跃、大气豪爽等关键特征,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也能积极应对人际关系中的压力,能感到自信和满足;双性化者既具备独立勇敢、开朗心宽的男性化特质,又具有耐心和气、细腻温柔的女性化特质,既稳重又果断,既踏实又有创意,既自信又谨慎。双性化类型的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32-33]。女性化类型的被试因为具有较多的女性特质,如温顺、依赖、不自信、感情细腻丰富、多注意细节等,从而在与人交往时,常常顾虑的方面比较多,压抑自己的想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较多的人际困扰;而属于未分化性别角色类型的人,通常处于茫然中,其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确,从而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味随波逐流或走向极端,待人接物缺乏信心,对环境适应缓慢。

3.4男性正性特质能促进人际交往

[1]Thompson J A.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Appl Psychol,2005,90(5):1011-1017

[2]Bateman T S,Crant J M.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3,14(2):103-118

[3]Bem S 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 androgyny[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2):155-162

[4]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等.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0,32(1):99-104

[5]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8-248

[6]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97-100

Had eaten the forbidden fruit,Eve has also experienced an emotional conflict and protest.When thinking of Adam,she repeatedly thinks about the moral consequences of their own deed,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ion to be taken:

[7]蔡华俭,杨治良.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J].心理学报,2002,34(2):168-174

[8]卢勤,苏彦捷.对Bem性别角色量表的考察与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50-553

[9]王登峰,崔红.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2007,49(4):1-9

[10]刘电芝.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J].心理学报,2011,43(6):639-649

[11]付迎春.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24(2):168-174

[12]罗敏.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2,91(5):7-11

[13]刘电芝.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研究-双性化与未分化的对比[J].心理科学,2013,33(1):219-222

[14]余小芳,毛健玲.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45-546

[15]袁立新,卢声达.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6):470-471

[16]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45-247

[17]卢勤.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2(4):276-280

[18]蔡华俭,黄玄凤,宋海荣.性别角色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基于中国大学生的检验[J].心理学报,2008,40(4):474-486

[19]杨美荣.某高校大学生性别角色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808-810

[20]耿晓伟,张峰.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5):384-388

[21]贾凤芹,陈双,冯成志.性别角色对大学生社交行为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3):260-262

[22]鲁梅佳.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大学生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94-995

[23]王秀贵.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48-1249

[24]郭晗薇.大学生性别及性别角色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42-843

[2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99-201

[26]刘电芝.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9(12):41-46

[27]周波.民族中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交往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34-1636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ender Rol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Li Xueping,Liu Yue

Xihua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

式。可见,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感受正性情绪效能感,明显影响其应对方式的选择。也就是说,医学生如果易感受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体会到周围人文环境对自我的支持,那么他更有可能以求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积极应对压力,表现的更为积极。这也提示在相关部门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积极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在情绪管理教育中应针对大学生不同群体情绪调节特征和需要来开展。学校可针对女医学生群体开展情绪调节相关团体心理辅导,尤其增加消极情绪管理课程。并积极开展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训练,以减低负性事件对其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提高心理弹性,促进良好适应。与此同时,培养和增强医学生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争取和接纳社会支持,提高其社会支持利用度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冬玲.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3):598-604

[2]吕勇,张维维.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426-1429

[3]张萍,张敏,卢家楣.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568-570

[4]方春艳,余明东.大学生情绪调节效能感问卷的修订及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20-1022

[5]朱伟方,田学英,黄洪基.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教育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2,14(9):104-107

[6]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3-118,131-135

[8]管婷,周生江,闫娟丽,等.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及教育对策[J].护理研究,2014,28(12):4543-4545

[9]李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编制及其作用机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0]宋欣欣,张永东,赖小林.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26-129

[11]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实质[J].心理科学,2000,23(1):109-110

[12]文书锋,汤冬玲,俞国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3):666-668

[13]袁加锦,汪宇,鞠恩霞等.情绪加工的性别差异及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99-1908

[14]曹洪艳.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7):44-47

[15]Demaray M K,Malecki C K.Critical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adjustment[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2,17(3):213-241

[16]杨莉莉,王璐,申田.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医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91-292

[17]翟景花,杨海霞,宋爱芹,等.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255-1257

http://www.cjhp.com.cn/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ender role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irs' better growth.Methods:A total of 191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Gender Role Questionnaire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 Synthetic Diagnostic Scale.Results:In the overall and four factors of human relationship scale,only the opposite sex factor(t=5.97,P<0.05)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ex.Notabl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four types of gender role(χ2=8.14,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ender role of student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ore(F=5.00,P<0.01),making friends(F=6.80,P<0.01),chat behavior(F=2.65,P<0.05)and treating people(F=3.35,P<0.05).Masculine positive inventory scor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ore(r=-0.301),but female's was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Androgynous and masculine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bett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nd male positive traits will promot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Gender rol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College students;CSRI

中图分类号:R3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7-1020-05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7.017

(收稿时间:2016-01-16)

·论著·(社会心理)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人际关系大学生
自尊心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影响研究
性别角色认同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