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接待“主席客人”
2016-01-14吴志菲
吴志菲
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庆典。驻中南海警卫部队在国庆前夕接到一个新任务——接待参加国庆观礼的代表。
中央决定在国庆期间邀请1万名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红卫兵、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出席国庆20周年观礼。每一位观礼代表都收到3份请柬:一份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定于一九六九年九月三十日(星期二)下午七时,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招待会,请参加。”落款的署名为“周恩来”。另一份红色封面的请柬右面印着毛主席语录,请柬上写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定于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群众庆祝游行大会,请参加观礼。”落款是“国庆节筹备工作小组”。还有一份是请代表到观礼台观礼的请柬。
中央为体现工农兵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对这次观礼代表的政治待遇规格很高,处处都按“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对待。其中,1000多名代表被安排“住在毛主席身边”。但中南海毕竟不同于饭店和招待所,没有空闲的房子,适合住人的房间更少,要在近半个月内接待上千人“住在毛主席身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周恩来的策划布置下,腾房工作开始进行:中南海的国务院北区机关迅速腾出一些房子,临时安排一批代表;住在南区的警卫团部队也腾出一些房子供接待使用。可是,腾来腾去,接待能力还是不够,于是决定将中央警卫团一中队所住的一栋房的一、二层腾出来供代表用。这里的房子较其他地方而言,住宿条件更好一些,且离毛泽东居住的丰泽园最近。为了及时腾出这些房子,警卫中队的干部、战士很快被集中到了这栋楼房的第三层,大家搭通铺、睡地板,一间会议室也被安排下了数十人的铺位,连走廊也被利用上了。
“要接待好毛主席请来的客人,让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在我们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已成为警卫一中队的接待口号。没多时,他们就腾出了所需的房间,拆卸了原有的大通铺,且将接待房间粉刷一新,屋里架起了一张张单人床,铺上了新的被褥,换上了适宜的家具,连原来青一色的男卫生间也被细心地标上了男、女标志。有关接待、伙房、出车、卫生等方面也都一一到位。
9月26日,接待工作正式开始。驻中南海的机关工作人员和部队官兵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来自各地的代表们,打出的醒目横幅标语上写着:“热烈欢迎毛主席请来的客人。”警卫一中队接待有120名观礼代表,其中有在中共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棉十七厂革委会主任王洪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孙玉国、辽宁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李素文、被命名为“毛主席的好工人”的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尉凤英等。这些各地观礼代表在警卫一中队驻地住下的当天下午,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走遍了所有代表房间,与代表们一一握手问好,各位代表都激动不已,说:“一辈子也忘不了今天的光荣。”
代表们参观了中南海这片始建于辽宋时代、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皇家园林,被这里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纷纷拍照留念。其中,中南海南海的瀛台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秀美宜人。小岛的南端,正对中枢殿堂有一座中南海十亭中首屈一指的迎薰亭,黄绿琉璃瓦覆顶,主亭四周如同莲瓣托蕊,围绕四座连体小亭,金碧相映,流光溢彩,十分绚丽。亭四壁有窗棂,楹柱的对联是“相于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间”,道出了亭借自然景致所构成的佳妙所在。代表们人人胸佩毛主席像章、手捧一本“红宝书”在此留影。代表们还利用有限的时间,采摘中南海的树木花草的种子,准备带回去栽种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有的则把这里的树叶或草叶拣起来,夹在书中,作为最珍贵的纪念。
在京期间,观礼代表们免费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参观了毛泽东亲自抓的“斗批改”试点六厂二校,并经周恩来批示,乘坐了我国第一条还在建设中的北京地铁。那段时间在北京,每天晚上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代表们观看精彩的文艺体育表演。
9月30日晚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招待会,一共有5000人出席,其中出席的观礼代表就有3000多人。不少基层代表们一进大会堂,简直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金碧辉煌的各式厅堂让他们目不暇接。桌上摆的是西餐,许多代表第一次用刀叉吃饭,闹了许多笑话。有的代表临走时还拿了餐桌的刀叉和酒杯留作纪念,后来又被大会堂工作人员做工作收了回去。
10月1日,庆典仪式正式开始。整个天安门广场沉浸在一片“红海洋”之中。当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个人崇拜达到了极为疯狂的程度,红色成为20周年庆典的重要色彩。在筹划国庆庆典时,就有一个主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抬头要见红太阳,低头看左右、上下,都是一片红。激动得一夜没有休息好的代表们,天还没亮就换好服装,每人带上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列好方队,早早整齐地排列在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上,在灿烂的阳光下,朗读语录,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期待着毛主席到来的最幸福的时刻。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雄伟壮丽,在明媚阳光下变成花与旗的海洋。天安门城楼上8盏大红宫灯高高挂起,每侧有4面鲜艳的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广场22米高的旗杆上升起一面巨幅的五星红旗。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屋檐上都插满旗帜。广场两旁竖立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巨幅画像,广场南面竖立着孙中山的画像。城楼及两侧的观礼台上已经人山人海,广场扩音器里反复播放“歌唱祖国”、“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等领导人一起会见了许多观礼的客人,与他们握手、合影。
当毛泽东在城楼上一亮相,代表们立即振臂高呼口号,“毛主席万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欢呼声彼伏此起,口号声、掌声响成一片。许多人心潮澎湃,热泪纵横。毛泽东神采奕奕,满面笑容,向代表们频频招手。
上午10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谢富治宣布庆祝大会开始。列队于天安门广场前列正中的军乐团奏响国歌。游行队伍缓缓而来,前导是身挎56式冲锋枪的解放军国旗方阵,紧接着是巨型国徽和巨幅“1949——1969”标志的红旗方阵,毛主席塑像方阵,大型圆鼓方阵,再就是工业、农业、解放军、首都民兵师、文艺体育工作者、科研教育系统、赤脚医生、学生……各方阵都有与游行队伍性质相关的彩车,抬着与“文化大革命”相关的大型政治口号标语。每个游行方阵由7000余人组成,每排75人。各种方队按规定动作,或昂首阔步,或载歌载舞,一个接一个地从天安门前走过。与此同时,广场上十几万群众,用花束组成了5个金色大字:“毛主席万岁”,十分壮观。
在游行队伍里,8个巨大的彩车推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8台名噪一时的革命样板戏。每个戏各锁定一个场景,彩车上面站立了许多演员,这些演员都来自中央芭蕾舞团,在车上摆出样板戏里各种“造型”。彩车后面跟随着剧中打扮的人物,伴随着彩车中的音乐,表演各种剧中的动作。这样,广场上,出现了无数个“杨子荣”、“郭建光”、“吴清华”……
解放军方阵由手持56式半自动步枪的战士组成,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吹奏乐声中,战士们呼喊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口号,做着刺杀和持枪动作通过天安门;学生方阵通过时,放飞气球,气球下系着大幅标语升向蔚蓝的天空;有的方阵每人右手举着一本《毛主席语录》,踏着整齐的正步通过天安门。方阵经过天安门城楼行注目礼时,毛泽东喊:“同志们辛苦了!”接受检阅的方阵便高喊着“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齐步走过。
至12时20分许游行结束时,广场上的群众兴高采烈地涌向天安门。毛泽东分别走到天安门城楼的东西两端,向观礼台和广场上的群众,不断亲切招手致意。这时,欢呼声震天动地,经久不息。
晚上,天安门广场华灯齐放。20时整,毛泽东又到天安门城楼同首都50多万军民一起,欢度国庆之夜,观看节日焰火。金水桥前,红花和灯光组成红太阳放光芒的壮丽图景。节日的礼花,腾空而起。天安门上空,出现了“葵花向阳”、“红心向党”、“山花烂漫”、“万众一心”等一幅幅动人景象。代表们都沉浸在无比兴奋中。
首都国庆之夜的盛大联欢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同时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关村、石景山、门头沟等地区举行了焰火晚会。绚烂的礼花,纵情的歌舞,欢腾的海洋,将节日的夜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联欢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
为了满足全体观礼代表的要求,10月11日晚上7时30分,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又一次亲切接见了万名代表。整个国庆活动呈现出一派热烈、喜庆、团结的氛围。
国庆后的一天,中央警卫队队长陈长江照例随卫毛泽东在游泳池散步。毛泽东说:“长江,这次请客人住在你们中队,他们反映不错,说你们干部战士做得很好。”陈长江说:“主席,我们做得还不够。总理安排得很具体,中南海的机关也大力协助,光靠我们一中队也是不行的。这段时间,能为主席请来的客人服务是我们的光荣,同志们都很高兴、幸福。”毛泽东笑了:“你们还是有能力的,客人很满意。请你转告大家,我感谢你们,谢谢同志们。”(题图为1969年10月1日,首都40万军民在天安门前欢庆国庆20周年)
(责任编辑:胡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