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成相篇》中的口头文学特征
2016-01-14卫亭绒
卫亭绒
摘 要: 《荀子》只有《赋篇》和《成相篇》使用了韵文形式。《成相篇》更为特殊,不仅从内容上“表现出更为深刻的荀子的法术思想”,形式上更是罕见地借鉴口头文学的形式。本文通过借用理查德·鲍曼表演理论中对口头文学的特征描述,分析《荀子·成相篇》中的口头文学特征,为《荀子》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成相篇》 表演理论 口头文学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继承孔子儒学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诸子百家中能为其所用的部分,“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荀子不仅是战国末期儒家的集大成者,可以说也是整个战国学说的集大成者。
荀子对后世重要的影响在于他的“儒法交融”的学术思想,作为儒家,他重视温情脉脉的“礼”的规范作用,但是对于儒家中的一些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部分,他也加以改造和剔除,融入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家的学说,在“隆礼”的同时,也“重法”,培养出的李斯和韩非子两位学生,都是法家理论的遵从者,李斯更是运用法家理论,亲自参与缔造了一个崭新的全国政权,单是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理论的社会功用便不言自明。
在文学史上,荀子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荀子》一书中可以看出,荀子文风严谨质朴,说理透彻深入,留下了许多极富哲理又流传甚广的佳作。其中,大多是采用了战国最常见的散文形式,但也有两篇相对比较特殊的篇章采用了韵文形式,那就是——《成相篇》和《赋篇》。《赋篇》在文体学上有重要意义,开后世“赋体”的先河。《成相篇》也是相当重要的,从内容上讲“它里面表现出更为深刻的荀子的法术思想”。从形式上看,《成相篇》借鉴的口头文学形式,为其整个思想的表达和论述提供了利器。
在分析《成相篇》形式上的特色前,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成相”。除了《荀子·成相篇》以外,还有《艺文类聚》所载淮南王《成相篇》残简;《汉书艺文志》所载《成相杂辞》十一篇的存目;最有力的证据当属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其中第八种的《为吏之道》含有与《荀子·成相篇》句式相类的一些韵文,当是久已亡佚的流行于秦汉间的《成相杂辞》的一种。由此可见,成相并非单独的一篇作品的名称,而应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文体形式。“成相体”的产生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类认为是战国时期民间歌谣的形式,是民间文学;还有一类认为是宫廷乐师、史官常用的对君主进行劝谏讽喻的一种形式,是宫廷文学。其实,这两种分法都没有从根本上对“成相体”的文学属性进行正确的归属,因为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宫廷文学,都是从流传地域的因素上对其进行划分的,这种划分不是文学本体性的,而是带有非本质的因素。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出发,“成相体”应该是一种口头文学。因为暂且不论这种文学形式到底是产生于民间还是宫廷,就传播方式而言,其最初是一种依靠口头演说进行传播的文学类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荀子采取口头文学的形式创作《成相篇》,这样一篇书面文学作品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口头艺术的一些特点。例如文中的众多平行关系、特殊的套语、对传统的尊重和认可等。这里,我们就借用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对《成相篇》中的口头文学特色进行剖析。
所谓平行关系是指“它涉及带有系统性差异的重复,比如语音的重复、语法的重复、语意的重复,或者韵律结构的重复,是一段话语的建构过程中不变的和变化的因素的结合”。《诗经》,作为民歌的合集,平行关系在文本中非常普遍。如《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三百中有很多重章叠句的运用,《芣苢》是最典型的一篇。整篇三章,除了有六个不同的动词之外,几乎没有差别,不论在语音还是结构上,都有着高度的重复。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就是民间歌谣的特殊的魅力。
汉乐府民歌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其中《江南》一篇与《芣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不用什么华丽的辞藻,这样简单的重复,就把朴实而又热烈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具体到荀子《成相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内容为严肃的军国大事和政治思想的论说,这种口头艺术中的平行现象依然存在:
从全篇来看,反复出现了三次“请成相”,我们可以根据口头文学的这种程式化特点结合全篇的思想内容,把《成相篇》分为三章。
第一章是从开头至成相竭一节。这一章中有明显的结构上的平行关系,提炼出来的结构如下:
请成相……
请布基……
何为罷……何为贤……
世之灾……世之衰……世之祸……世之愚……
请牧基……
凡成相,辩法方
治之经……治之志……治之道……
成相竭……
对于口头文学来说,平行关系的广泛使用可以帮助作者记忆一段固定的传统文本,或者使即兴的自发的表演更加流畅。对于荀子来说,采取成相体来完成这篇论说,能够利用口头文学自身的传统——形式简单明了——清晰充分地传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又能够让听众和读者不至于感到冗长和厌烦,为枯燥的政论文章增添了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一些特殊的套语的使用,也是口头文学的常见形式。就像在故事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词语“从前”,在话本小说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等。就其作用而言,这些特殊的套语是一种特殊文类的标志。套语有几种类型,有的套语对事像本身具有某些指定性的作用,比如,出现“从前”这一套语将故事中发生的行为置于过去。在荀子《成相篇》中,“成相竭,词不蹷”,表明的作用就是该篇成相的完结;有的套语是对文类自身的命名,成相篇中,“请成相”就是其中最明显的套语,而这也恰恰是对这一文体的命名。三章开头的“请成相”都表明这是一篇成相体的说辞或文本,这就从根本上标定了它的文体性质,即使是一篇文人书写的书面作品,它也会具有不可磨灭的口头艺术的特征;有的套语还关涉表演者与听众的交流关系,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听众或读者保留对故事的好奇与期待。
另外,对传统的尊重和认可在《荀子·成相篇》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在以传统为导向的(tradition-oriented)社会中,求诸传统可以成为标定表演的一种手段,成为标明交流行为实践的恰当性的一种方式。”中国无疑是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从西周就开始的巫史文化传统像是母亲河一样灌溉和滋润着整个中华文明。“以史为鉴”使得每一位仁人志士在探索未来时都要不可避免地回顾历史、引用历史、重证历史。荀子作为战国大儒,在阐明自己的政治见解的时候,也同样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求自身合理的一个港湾。“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第二章开头就说“请成相,道圣王”。于是,古代有名的圣君贤臣被依次列举:尧、舜、禹、成汤、许由、善卷、后稷、夔、契、益、皋陶、横革,尽情地赞美了古圣贤王推贤让能、建功立业的事迹,暗叹自己的生不逢时。不仅如此,荀子还列举了许多昏君闭目塞听、亲贤远佞、最终亡国丧命的事例,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总结了当是之世应该如何行使政权“至治之极复后王”“治复一,修之极,君子执之心如结”“宗其贤良辩其妖孽”,最后一章是更为系统的治世之方,这些从历史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更加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说服力,难道有比历史和传统更让人信服的吗?
清人郝懿行说过,荀卿“本图依托春申行其所学;迨春申亡而兰陵归,知道不行,发愤著书,其旨归意趣尽在《成相》一篇,而托瞽矇之辞以避患也”。可见《成相篇》是荀子政治思想的一个纲领。荀子借用口头艺术的形式,阐发了厚重的政治理论,让我们不得不在对荀子的思想高山仰止的同时,赞叹先哲那举重若轻的论述方法,这些,都是后辈学人所应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06-01
[2]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01.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02-01.
[4]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0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