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为文化理解之翼
2016-01-13孙晓萌曾琼
孙晓萌 曾琼
“一带一路”是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固然强调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合作,但同时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互鉴,也是它的另一重要使命和应有的题中之意。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特色的体现者,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离不开语言沟通和语言人才。
欧亚大陆之上的“丝绸之路”既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在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曾出现过不少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人文交流区域,如西域。在这块被英国学者斯坦因称为“亚洲腹地”的区域内,波斯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原文明曾相互激荡交会。佛经翻译史上著名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就出生在西域的龟兹。鸠摩罗什精通梵、汉、胡3种语言,他的佛经译文流畅优美,著名的《法华经》《维摩经》,直至今日流行最广的仍是鸠摩罗什的译本。他的译作还对古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鸠摩罗什译佛经大量使用双音词,而汉魏六朝时期正是汉语发展史上双音词大量增加的时期,其中的大部分词汇正是来源于佛教。鸠摩罗什在译经过程中使用的义疏,创造了中国学术著述的一种新形式。由鸠摩罗什的翻译而流传的佛经故事,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志怪小说还是讲唱变文,其题材、形式乃至瑰丽多彩的想象都难脱佛经故事的浸润。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求学于罽宾(今克什米尔),后又主持译场译经于长安。他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交互过程中诞生的奇才。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唐朝是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胡服、胡食广为流行,马球、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风靡,各地留学生、学者、游历者、传教士纷纷在此聚集。据有关资料显示,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来长安求学、做贸易的国家已达70多个,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留学圣地。当时,在中国留学最多的是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学生。日本向唐朝派遣的留学生每次都有数百人。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井上靖在《日本文化》中公允地指出,唐朝文化是与印度、阿拉伯乃至西欧文化都有交流的世界性文化,因而学习唐朝就等于间接地接触和学习了世界文化。
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人文交流,必然依托于语言沟通与文化交往。“一带一路”倡议的空间较之古老的“丝绸之路”更为广阔,它覆盖了亚欧非三大洲,涉及各国官方语言及通用语言几十种,涵盖人口几十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面对语言各异、文化丰富多元、社会制度千差万别的国家,如何才能有效沟通,如何才能实现民心相通,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语言相通。但目前我国外语教育中非通用语人才依然匮乏。在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中,仍有38个官方语种在我国还未开设相关教育专业。这样的局面是我们作为外语教育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增开“一带一路”沿线语种势在必行。
语言通是民心通的基础,文化通是民心通的保障。对于我国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来说,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了解同样急迫。外语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它要求在语言技能和实用知识之外,受教育者还应该在文化层面对对象国有深入了解,并要求学习者在思想深度、知识结构、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上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而言,由于历史和实际的原因,要实现人文教育这一目的,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努力。
目前,我国主要外语院校在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为例,学院目前共开设21个外语专业(韩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泰语、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僧伽罗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梵语、泰米尔语、土耳其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希伯来语、波斯语、阿姆哈拉语、约鲁巴语)。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亚非学院也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落实“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任务的重点单位。目前,亚非学院承担了学校规划的新建语种中31种非通用语的建设任务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新建语种的规划、布局、人才培养、师资储备与使用等工作。在未来几年中,新增语种仍将主要来自南亚、非洲和中亚等地区。
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基础和保证,而人文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非通用语的建设者在学好对象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应当主动走出去,到对象国去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我们在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前往对象国求学和交流期间推动与对象国的交流与合作。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发表了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其间,习主席数次引用了巴基斯坦的谚语和诗句,比如“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巴基斯坦伟大诗人伊克巴尔就写下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山泉已经开始沸腾的诗句”等,深具文化内涵的讲话既显示了中国对巴基斯坦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展示了中巴人民之间的友谊,也推动了中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一带一路”战略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其中也潜藏着诸多挑战,我们既要能抓住机遇,也要能坚守语言教育的阵地,克服困难,发挥前辈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精神,继承经验,汲取教训,在新的形势下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开拓性的探索。沉舟侧畔千帆已过,九州生气风雷正激。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要助力国家战略发展,帮助建立我国良好的外交国际关系,让语言成为文化理解之翼。(作者孙晓萌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院长,曾琼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