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鼓励“创业新四军”等各类创客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2016-01-13钱佳蓉彭宇飞
钱佳蓉 彭宇飞
摘要:在对南通市已出台的促进创新创业政策深入研究基础上,探索现有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做法,拟提出促进南通市“创业新四军”等各类创客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新四军 创新 创业 政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创业不仅成为南通市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及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重要动力,并且逐渐成为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形成的新引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面对着一系列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科技、文化、制度背景发生的巨大变化,南通市在推动创新创业问题上,也需要有新的发展定位、发展思维、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地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正确地定位新常态转型时期创新创业的新标准,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南通市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及引凤筑巢的创业氛围。
一、南通市推进鼓励“创业新四军”等各类创客创新创业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创新创业科教资源匮乏,创业教育不足。根据我们对创业者的访谈,创业教育的缺乏是不少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普遍呼声。目前南通的高等学校数量较少,国家级、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实验室等也相对匮乏。由于一个成熟的、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产业,其主体构成不仅要有生产型企业,也必须有大学、科研机构配合起到技术创新和技术培育的摇篮作用,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知识来源和基础支撑。不难看出,在通高校目前基础科研实力与国内发达地区仍然差距甚远。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不仅课程数量少,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也非常匮乏,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老师自己未创过业,讲课照本宣科。同时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均停留在层级较低的境地。比较发达国家,如在欧盟,大部分成员国都致力于在本国的教育系统中强化创业教育,特别是在大学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针对MBA学生,它是面对各个专业领域学生的。
2.南通创业投资产业发展面临瓶颈。在南通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远远低于省内先进地区,融资总额也相差甚远。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它们在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重公轻私的歧视。尽管政府有创业担保贷款,但因为反担保的前置而难以获得相应贷款。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更是受到无有价证券、无房产的质押和无机关事业单位就职人员反担保的限制,难以获得贷款资金支持。
3.政府部门之间合力缺乏,信息服务滞后。一是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着政府部门之间不协调的状况,缺少牵头部门,政策措施碎片化,提供资料复杂,办理手续繁琐。比如人才工作机构注重的是海归及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科技系统注重科技创新创业,人社系统关注草根创新创业和带动就业。有的部门仍有本位主义、利益趋动的影响。二是缺少为创业者提供查询服务的综合信息平台,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与反馈、责任担当与衔接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另外,扶持手段单一,配套政策不足也是目前创业者的普遍呼声。
4.创新与创业精神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持。创新与创业精神是巩固与提升南通城市竞争力的本源。在我们的访谈中发现,随着近些年南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创业之初的激情开始让位于对安逸生活的追求;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开始让位于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成规的墨守。
5.创新创业信息的传递通道梗阻。一方面是大量的有效信息散布于各类网站、不同媒介,虽然传播渠道较多,但发布信息侧重点不同,信息不够集中。另一方面,不少创业者不善于捕捉有效的信息,有的甚至不知道相关信息的发布渠道。信息传播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创业者的判断以及对机会的把握。
二、几点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持续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国内外竞争异常激烈、政策优惠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优质的公共服务才是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其一,南通应持续完善服务于“创业新四军”的创新与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完善“一站式”“一窗式”的服务体系。逐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一照一码”。其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降低行政成本。其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共通、共享,并逐渐分类整合有关信息,使创新创业可获得的信息更为集中和全面,方便创客的搜索和使用。其四,理顺政企沟通渠道,建立政府与企业、创客、行业协会顺畅沟通的互动机制。其五,确保宜居宜业的环境,降低“创业新四军”的生活成本。这一点可以借鉴新加坡做法:以区县和园区为主体,形成一批政府公共租赁房,以低于市场的租赁价供年轻的创新创业者居住。市级层面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其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调动各类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尤其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鼓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业期间保留其原有身份和部分待遇,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科研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在职创业,或到企业兼职,并可获得相应的个人收入或股份。其七,优化综合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包括创新载体、研发机构、创新人才、创业服务、科技资本、领军企业、创业文化的生态系统。推动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跨界融合,发展促进创新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合作。其八,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价方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运用现代化的人才测评方法,完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
2.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众创空间是“新四军”实现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通过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城市的各类创新资源,大幅度地降低诚信创业资本。鼓励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的发展,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服务。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共享型的创业营等多种形式创业载体,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参与构建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推进事业单位孵化器改造,鼓励国有孵化器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众创空间,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盘活商业用房、闲置商铺、厂房、写字楼等资源建成民营孵化基地,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升级改造大学科技园等创业载体,提供创业创新实践平台。
3.培育创新创业人文环境,激发“新四军”创新与创业活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争取在全市形成“尊重创新、尊重创业”的人文环境。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形象,大力进行创新创业宣传,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人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开展创新创业规划竞赛、创业设计竞赛、科技作品竞赛以及举办创业论坛、建立创业社团、组织经验交流、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促进创业群体间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引导大家在创业活动中增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对于创业成功者要予以重视、创业失败者也不加贬抑,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城市创新文化。
4.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城市创新创业者培育体系。其一,创新创业教育要围绕如何实施创新创业活动开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来提高“新四军”的创新创业技能。其二,推进创业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其三, 培育一支高端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导师队伍,聘请知名企业家、天使投资人、专业学者、创业成功者担任创业导师,推动创业导师与创业者的交流,努力形成“创业者-创业导师”良性互动机制。其四,培养“新四军”创客的企业家精神,即注重首创与开源、协作与分享,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挑战、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精神。
5.推进法治环境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督力度。从全球范围来看,旨在简化开办企业,登记财产等程序的改革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模仿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先进地区致力于将改革的重点努力放在加强法律制度,以及强化对创业者的产权保护上,并以此形成地区独特的比较优势。比如,硅谷作为国际性的创新中心,将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完善的权利保障体系视为制度的基础。国内的城市深圳近两年也在空前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商标示范城市建设,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柳青,蔡莉,单标安等.中国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分析层次[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4):66-71
[2]池仁勇.美国的创业支援体系剖析[J].外国经济管理,2003(1)
[3]高健.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庞跃华.创业投资的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1
[5]薄运玲.创业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3(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