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之路
2016-01-12
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企业、高校如何形成合力,
深化实践育人,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联合在湖北省黄冈市
召开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上,
来自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代表普遍认为,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资源对接,
与政府和企业合作,
共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
校企合作,建立工作站的方式,
有益于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
高校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给予资金扶持和空间支持,
则能让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轻装上阵。
格林美孚
2013年3月,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2012级博士生秦柳多了一个身份——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美孚)的总经理,他创业了。
2009年,秦柳考入北化机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教育部长江学者”杨卫民教授,研究方向是:基于高分子材料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制造技术。实验室除了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985”项目外,还承担着不少和地方企业的合作项目。在企业合作项目中,学生们一般是在学校做实验,去企业待三五天补充实验需要的数据等,然后回校写文章。秦柳起初随大流,一个月后,他觉得这样做远远不够。他主动找到导师,要求常驻企业,落地项目做出成果,导师十分支持。于是秦柳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山东威海三角集团的轮胎项目,后来又接了浙江温岭市旭日滚塑科技有限公司的滚塑设备项目。秦柳泡在企业的效果明显,他负责的两个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就做出了成绩。
在成立格林美孚前,秦柳和合作伙伴认真探讨了项目的可行性,审视技术的成熟度,分析了行业的饱和度,明确行业未来的定位,同时考虑风险因素,以及规避风险的可能办法。秦柳要进入的行业是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国内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基地在宁波的余姚和慈溪,他的企业在慈溪落地。当地已经有1000家生产混料的小型加工坊,传统模式,每年都有倒闭的,能活下来的企业自有其生存之道。对于秦柳来说,格林美孚定位于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研发生产新型材料。
产业化的科研被称作应用科学,在应用过程中要求产品能够批量生产,标准化,性能统一、稳定。秦柳以格林美孚生产的“超临界CO2微发泡制备超轻热塑性材料”为例,这一新材料的研发是在实验室搭设了小型设备,通过反复实验,成功地制备出超轻的复合材料,并且系列的工程材料也都做了,没有问题。从实验角度来说,得出在什么样的温度、什么样的压力下等能做出产品,就是完美地解决问题了。但是格林美孚要想实现年产量200万平方米的超轻发泡材料,问题就来了,连续生产的时候,幅宽、厚度、平整度如何保证?更重要的问题是,市面上根本没有这样的生产设备。把实验室的小型设备“放大”到实现批量生产的设备,也就意味着秦柳需要先打造出新设备,为此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他和研发团队不得不从设计开始,然后是组装、调试再到运转,一步步来。画出设备的图纸,申请专利,找不同的厂家委托加工,有时候为了一个零件的加工不得不找几十家工厂。组装后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屡屡调试,秦柳坦言没有一次是能一次成功的。
秦柳将这一新材料应用到墙纸和皮革替代品,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秦柳创立的格林美孚定位于绿色制造,他解释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可以做到无毒害、食用级。秦柳还提出新材料不只是绿色环保的,还能防火、防潮、防霉,这些都可以从高分子入手攻关。在导师的推介和帮助下,秦柳一路解决了设备问题、材料生产的问题。花了近半年的时间,秦柳拿到了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解决了分叉问题,实现跨界交叉后,企业的路就走得宽了。他在北化实验室的英蓝团队研究熔体静电纺丝,研发的中纳米纤维过滤膜在空气过滤的领域表现出优异性能,专门针对空气中的PM2.5,是空气过滤材料的行业新星。秦柳琢磨着应该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家具产品,尤其是生产出能够过滤PM2.5的儿童家具一定会很有市场。格林美孚可以做新材料,但是打造家具超出了现有的能力范围。后来,有朋友推荐了台州做家具的老板。于是,团队加紧开发,攻关成功。秦柳介绍这类儿童家具,采用高分子材料,不会那么坚硬,可以很好地避免小孩子被碰伤,同时还有过滤空气的特效,这需要跨行业的交叉,传统家具厂很难独立完成。
秦柳告诉记者,高分子成型往往是在高温环境下,在实验室的时候,他就想过用一种使用清洁能源的锅炉来代替现在的燃媒锅炉,成立公司后,他们研发出了新型的绿色锅炉,基本实现安全、清洁、自动化,目前设备销售得不错。
两年间,三个稳定的项目,格林美孚开始盈利,稳步发展中。目前,秦柳的企业有近三百员工,十几个研发部门和设计部门是重中之重。
“我所在的英蓝实验室已经改变培养模式,工科应用行业的博士一定要到企业待上一段时间,这很重要,也很有用。”秦柳说。他乐于看到更多的变化,秦柳想要借助格林美孚和北化的平台,探索高校产学研的新路线,让更多的博士和研究生能够落地产业化的项目。
易净星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研究生肖鹏飞是在实验室有意外发现,最后走上了创业道路。
一次常规有机实验中,肖鹏飞为合成一种药物,需要为小分子加上保护基团。实验完成后,他突然注意到瓶子特别容易就洗干净了,剩余的水滴在瓶子滚来滚去很有意思。肖鹏飞琢磨起原因来,他发现实验中的小分子溶解,留在玻璃壁上的保护基团在瓶子表面形成了特殊的抗水结构。他问自己:如果对此种保护基团加以研究,是不是可以研发出一种无污染、成本低,专门针对玻璃材质的除水产品?经过一年半的不断思考和反复试验,一种新型防水清洁剂诞生了。肖鹏飞想到可以将成果应用到汽车玻璃上,操作简单,将清洁剂轻轻喷到车窗玻璃表面,就可形成一层透明不可见、不反光的镀膜,起到防雨自洁防冻霜等功效,不会因为雨刷等外力而失效。
2013年冬,肖鹏飞带着研发的易净星新材料参加了第一届“校长杯”创新挑战赛并获得金奖。在双向选择下,他获得了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天使投资。2014年夏天,肖鹏飞放弃了直博资格,选择创业。公司注册后,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团队基础上开始招募市场销售、行政人员;在清华大学西门外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研发除雾产品;9月,除雾眼镜布、汽车防雾毛巾上市售卖;12月,公司实现盈利。肖鹏飞20岁时曾在杜邦公司实习,他清楚地记得在那里看到一个实验室,包括生产工人在内不到10个人,一年的产值是10亿,这让他分外震撼,体会到高科技的厉害。“我希望自己有天能做一个类似这样的公司。”他认真地说。
泥鳅四兄弟
台岛鳅业由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王小军、贺龙兴、胡秀峰和贾兴鲁一起创立,他们被称为“泥鳅四兄弟”。王小军是负责人,目前还是海洋学院13级水产养殖专业的在读研究生。
2013年,四个本是好兄弟的同班同学看到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决定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四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了20亩土地,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好不容易离开农村上了大学,又回到田间当起了农民。这是王小军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浙江海洋学院在舟山,大黄鱼、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产品高大上,市场大、销路好,是当地众多水产户养殖的首选。不过,他们选了许多养殖户看不上眼的泥鳅,作为创业的项目,因为大学期间,他们一起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
泥鳅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誉,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和可观的利润空间。 但泥鳅的人工繁育存在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成为泥鳅人工养殖的发展瓶颈,制约着泥鳅产量的大规模增长,也是众多泥鳅养殖户的心病。一般情况下,泥鳅幼苗的平均成活率只有5%,最好时也只有10%上下。基地初成后,在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储张杰博士的带领下,四人开始着力于提高幼苗成活率的研究。经过长期观察,他们终于发现了导致泥鳅幼苗大量消失的“罪魁祸首”——豆娘,一种长得很像蜻蜓的飞行昆虫。经他们的实验观察:豆娘每吃掉一条泥鳅幼苗只要0.2秒,一只豆娘一天能吃掉40条左右泥鳅幼苗,每天每亩由于豆娘损失的苗量达到20万至60万条。
豆娘分布非常广泛,对于繁育期间泥鳅幼苗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清塘、拔水草、架天网、建饵料池——被称为阻击豆娘敌害的生态防控“组合拳”,不仅突破了提高泥鳅育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储张杰认为,该项技术的突破不仅将泥鳅幼苗的成活率从目前的平均5%左右提高到了50%,也将为我国泥鳅养殖带来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同时为渔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随着幼苗成活率的提高,目前,基地泥鳅繁育成本下降了60%。不仅如此,四兄弟还拥有了包括人工育苗技术、开口饵料技术和敌害防控技术在内的三大核心优势技术,以及泥鳅养殖从孵化到培育等产业链的5项专利。
除了技术瓶颈外,困扰养殖场发展的难题还有资金匮乏、经验欠缺等,四兄弟一路攻关克难。创业之初估算了土地承包费、设备投入费、基地改造费等,创业成本高达40万元。四兄弟都来自农村,家人没法给予太多支持,只能靠自己筹集资金。挖塘搭棚、引进个大体肥的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启动资金很快就被花得一干二净,他们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为解决生计,四兄弟在养殖场里种起蔬菜,塘埂上种上了西红柿、大白菜、豌豆等各色蔬菜。除了自己吃,他们还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卖菜虽然累些,但和养泥鳅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因为缺乏大规模的养殖经验,他们栽了不少跟头。2013年6月,首批泥鳅苗出塘在即。可一天晚上,养殖场突然停电,为泥鳅塘增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转近一个小时。等他们巡夜发现异常时,整整一塘泥鳅、近10万条都死了。这对于急需回笼资金的泥鳅兄弟,无疑是一个打击。四人一边默默吞下苦果,一边加强夜间值班,轮流巡塘。
2014年,四兄弟的泥鳅繁育基地产值已经突破百万元,盈利50多万元。寻找代理、确定区域、供应苗种、分销盈利,他们探索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模式。公司与国内多家养殖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台湾扁鳅养殖技术培训班,建立“苗种送养试养示范户”。目前,这些示范户带动周边养殖户230余家,每亩可实现净收入两三万元。
2014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泥鳅四兄弟”的参赛项目“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从10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计划类农林渔牧方面的金奖,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如今,“泥鳅四兄弟”的舟山养殖基地已从之前的20亩扩展到50亩,连云港基地也由12亩扩展到60亩,还拥有多个固定的市场客户群。未来,他们将筹建专业实验室,可以更直观地研究提高泥鳅的养殖技术,除了把基地苗种和技术推广到全国外,他们将重点拓展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泥鳅游出国门。
软化硬壳蟹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的女生陈晨,专业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她痛心于人们过于缺乏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从大一开始就频繁进入实验室,去海岛实地调查海洋物种变化的规律,竭尽所能保护那些快要枯竭的海洋生物。她先后去过东极岛、南麂岛、渔山岛等40多个岛屿进行采样。
频繁的出海,让陈晨更多地了解到海边发生的事。有一次,她看到梭子蟹被成批运到岸上,有一只梭子蟹看起来软软的,和别的梭子蟹的坚硬外壳形成了鲜明对比。请教老师后,她才知道梭子蟹在蜕壳时有一个全身柔软的特殊时期,被称为“软壳蟹”。她想:要是软壳蟹能被开发出来,岂不是不用剥壳,全身可食,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吗?
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陈晨开始了软壳梭子蟹的研究。通过实验测定,她惊喜地发现,梭子蟹在软壳状态时最具高钙低脂的营养价值。那段时间她在梭子蟹养殖场实习,她决定深入研究开发软壳蟹。于是,在梭子蟹还没孵化出来时,陈晨就开始跟踪观察、育种育苗,待梭子蟹长大后,对梭子蟹蜕壳的时间进行监测。经过长时间的观测,他们终于发现梭子蟹是在凌晨蜕壳的,整个蜕壳过程持续两三个小时。随后,陈晨和她的团队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掌握了梭子蟹蜕壳变软的规律。然而在软壳蟹的养殖后期,陈晨发现,全身柔软的软壳蟹很容易被未蜕壳的坚硬的梭子蟹攻击杀死。陈晨多方请教,尝试了很多办法,终于找到了避免梭子蟹相互残杀的方案——“单体筐养”,让它们找不到对手,成活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陈晨带着《软壳三疣梭子蟹产品的开发研究》参赛,最终夺得全国一等奖。
科研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如何让软壳梭子蟹走出实验室?陈晨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经过前期的市场摸索,她发现国内对软壳蟹这种新型水产品的期待值非常高。在几位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她和队友注册成立了“宁波格瑞特水产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研究、生产、销售软壳三疣梭子蟹的公司。陈晨作为股东之一,主要负责软壳蟹商业价值的开发。2014年,陈晨的公司产值达到了200多万元,市场主要集中在宁波和上海。2015年,公司继续实现产品和养殖技术的再研发,预计产值突破400余万元,向全国拓展市场。
在经营公司的同时,陈晨带着她的软壳蟹参加了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捧回了全国金奖。她与队友组成的“软壳三疣梭子蟹综合开发创新团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了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