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说课”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2016-01-12战丽波,李光仲

物理通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实例医用多普勒

《医用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说课”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战丽波李光仲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264003)

摘 要:通过分析医学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特点,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多普勒效应”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设计说课多普勒效应

收稿日期:(2015-03-24)

说课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备课的基础上,于讲课前或讲课后系统地将某一教学内容的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全面地进行阐述,通过听者评说,互相交流,使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质及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1].在此,笔者以《医用物理学》中“多普勒效应”的课前说课设计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说课的内容选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用物理学》(2013年第一版)第四章“医用声学”第三节“多普勒效应”,这本教材是我校医用物理学教研室教师共同编写的.

1教学分析

1.1教材内容

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强调医学上的应用).

1.2教材地位

多普勒效应是机械振动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学习光和电磁波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2].学生在掌握前两节声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普勒效应的科学概念.通过对多普勒效应的初步研究,巩固、深化和提高学生对波动理论的认识,同时也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3].

1.3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其知识基础是高中时学习的机械波最基本的概念,多普勒效应现象虽在身边,但大多不曾留意,感性认识不足;理论基础虽有,但不透彻,有认识障碍.高中物理对多普勒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没有涉及,而这也正是本节的重点所在.

学生的认知特点:多普勒效应现象讲出来后,学生会感到很熟悉,因此很容易产生兴趣,那么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对多普勒效应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思维特点:大一学生已经完全摆脱了单纯的形象思维,建立起抽象思维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知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培养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当然,教学中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借助实验的直观和形象,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4].

另外,大一新生学习热情较高,尤其对临床中实际用到的物理知识感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由多普勒效应的医学应用导入课程.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大一新生自学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理解多普勒效应在生活与临床中的应用实例.

难点:波的频率和波源发出完全波的关系.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普勒效应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2)能够解释一些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尤其是临床应用实例.

2.2过程与方法

(1)实验中让学生细心观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以及临床的多普勒效应实例,从多个方面增强多普勒效应的感性认识.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多普勒效应的奇妙现象,从而联系到常见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体会问题解决的过程,遇到问题多留心,多问为什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能够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学策略

3.1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本节课将采用“引导-探究”、“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5].

综合教学分析和教学目标两方面的分析,笔者采用实验法、演示法,结合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方法图示

以认知教学理论中的“情境认知教学”理论为依据,采用蜂鸣器实验,使学生置身于实际环境当中,切身感受到多普勒效应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认同心理,这实际是共同经验教学原理的应用.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生活中、临床中用到的多普勒效应的实例,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知上的刺激,增强感性认识.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进行多普勒效应现象的理论分析.最后采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加深理解.

三个采样点(ZH、ZF、ZU))27件沉积物样品(依次样品数n = 10、9、8,下同)的9种重金属元素及Al2O3的含量分析结果见表2.

3.2学法指导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将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基本策略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实验为手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既获取新知识,又提高学习能力[4].

4教学流程

在导入课程设计上,采用多普勒效应的医学应用实例导入,如多普勒彩超、超声多普勒血流仪、超声多普勒胎心仪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不会有畏难情绪,有必须要弄清楚的学习劲头.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流程图示

4.1教学实施过程

以蜂鸣器实验为重点、难点突破口,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做中学、学中做”,探究实验中声音的变化.在重点环节采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难点环节采用“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实施过程

续表

综上,说课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的医学专业教师[8],另一方面,在说课过程中,教师向同行和专家阐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对其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发展,教育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积极而有效的途径[9].说课逐渐在各个高校开展起来,成为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

参 考 文 献

1曾贵禄.说课在教学过程的定位及其实施.教育教学理论学习,2001,3(12):35

2李光仲,王云创.医用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0~57

3好学教育.多普勒效应[DB/OL]http://www.5haoxue.com

5丛海荣.“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探讨.价值工程,2014(2): 255~256

7骆兰,薛艳,唐国强.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高教探索,2006(6): 55~56

8朱前进,郑洪涛.说课——— 医学临床课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76~78

9杨龙海.高职说课的核心是教学策略.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8):28~30

The Instruction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Speaking

Lesson of Doppler Effect in Medical Physics

Zhan LiboLi Guangzhong

(Binzhou Medical College,Yantai,Shandong264003)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we give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Physics in order to find the better teaching strategies.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physics and students. Then we take Doppler effect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eaching analysis,teaching aims,teaching strategy and teaching procedure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pecific course of teaching. Results: The teaching design can stimulate medical students’ interests of medical physics greatly. In this way teachers can complete the teaching tasks with high quality.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desig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into the actual teaching,and it can obtain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teaching design;speaking lesson;Doppler effect

猜你喜欢

实例医用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