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途径的探讨——以淮南市为例
2016-01-12王长贵
沿淮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途径的探讨——以淮南市为例
王长贵
(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气候变化带来一系列问题,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淮南市为例分析了沿淮地区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诸如城市的高污染物、高能耗、工业活力不足、技术创新缺乏、激励约束制度不完善、工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淮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 实现途经;政府角色;技术创新
收稿日期:2014-05-05
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2WK09)
作者简介:王长贵(1974-),男,安徽桐城人,讲师,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带动煤炭工业城市在内的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煤炭资源不断开采和枯竭以及工业结构的相对单一性,国内煤炭型工业城市都面临着高能耗、高污染、工业经济过度依赖采矿业,城市环境污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寻求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它们的共同课题。沿淮地区是我国中部的一个重要煤炭产业基地,淮南、淮北、阜阳、蚌埠都是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的重工业城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同样面临以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目前来看,走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之路是促进这类工业城市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方法。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从传统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桥梁,低碳经济是煤炭工业型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模式。
1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对沿淮地区城市发展的意义
安徽省沿淮地区是江淮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区域内有淮河、沙颍河、涡河、浍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相对集中,造成水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内有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地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多以采掘业和煤化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较为严重。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煤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偏重重工业的工业发展模式,区域内的城市存在环境污染严重、人文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问题,外资的吸引力不足,区域内的人才流失严重,城市发展较为缓慢,严重影响了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要振兴皖北沿淮地区经济发展,解决这些沿淮地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极为关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走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之路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改善沿淮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减少煤炭粉尘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地区环境的宜居性。二是促进沿淮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过去粗放型向效益型方向转化,降低能耗,提高单位能耗产出,走低能耗高效益的工业化之路。三是带动沿淮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工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走均衡化发展之路,在提高传统工业效益,降低能耗和减排污染的同时,合理布局其他新型工业,使城市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四是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和工业技术的升级,提升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
鉴于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对沿淮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以该地区典型城市淮南市为例,探求沿淮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的途径,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淮南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条件的影响
(1)气候变化影响。淮南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春夏之交受梅雨影响,降雨较为集中,阴雨连绵,如表1所示。而到秋季则日照变短,快速进入低温时期,秋冬季光照时间少,晴朗天气也较少,多出现阴霭天气。这种天气对发展低碳产业的新型光伏产业不利,太阳能利用效率较低,对高端电子产品的生产也不利,使淮南市很难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和气候要求较高的工业产品。光能、太阳能的利用不足,也加大了城市居民的电能消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
表1 降水量四季和年际变化(单位: mm) [1]
(2)水资源制约。淮南市地处安徽中北部与淮河中游,如表1所示,年降水量较少,且较为集中在夏季,区域内河流不多,水资源较为贫乏,工业用水主要取自淮河,随着淮河污染的不断加重,工业用水资源越来越少,用水成本也越来越高。由于淮南本身煤炭、化工、电力工业的优势,水资源主要使用在这些重化工业方面,优先保障了这些类型的工业发展。沿淮地区工业城市的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都排入淮河,导致清洁水源在本地区十分稀少,淮南市尤为如此。发展低碳产业离不开清洁的水资源,由于水资源的贫乏,也对淮南市发展低碳型产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也对淮南市的工业结构合理布局、经济转型工作及建设两型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迫切需要解决城市的发展中节能减排与降低碳排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2.2 目前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
(1)产业结构不合理。淮南市地域较小,农业生产规模小,因此第一产业占据比例一直很小,主要为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比重大,增长也快。如表2所示,淮南市第二产业除2000年外,在产业机构中的比重都超过50%,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逐年下降趋势。这种产业结构使淮南市成为工业主导型的城市,导致一方面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有排出大量污染物,消耗大量碳资源又排出了大量的碳,对降低碳排放构成严峻挑战,这种产业结构相对其他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而言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多,发展的阻力和挑战也大。
表2 淮南市历年三大产业比重(%)
(2)工业结构严重失衡。从淮南市的工业结构来看,工业结构严重不平衡,轻重工业比例失调,重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如图表3所示,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0.5%和14.9%。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4.0:96.0变化为4.1:95.9。从表4可以看出,淮南市是一个以原煤、化工、电力为主导的重工业城市,而恰恰这些工业生产是高耗能型,也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工业类型。这种工业结构要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难度极大,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节能减排对这种类型城市很必要,但面对的困难也是最大的。
表3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表4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3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政策创新方面的欠缺
发展低碳经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机构,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目前,淮南市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政策扶持很少,也没有成立发展低碳经济领导小组,缺少象合肥市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和工业布局。在合肥淮河同城化中,虽然引入合肥的部分电力汽车,但还没有主动在政策方面作出创新扶持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
2.4 经济投入与科技水平的制约因素
诚然,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经济的投入和科技的进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提高工业效率和工业生产的绿色效益,需要改进工业生产技术,技术的改造需要资金与科技投入才能实现。目前,淮南市财政收在科技投入和发展低碳经济技术改造方面还较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项目也较少,尤其是有益于低碳经济的技术改造项目。企业主动进行节能环保改造的积极性也不高,一些老企业过时的设备还在生产,现代化工业生产线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有些企业因为缺少资金想改造也没有钱改造,这些状况制约了淮南市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
3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中相关主体的角色分析
3.1 政府的角色
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建立环保的生态生活环境是政府责任,也是民众的心声。现代政府必须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必须积极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2]。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在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中,政府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自由市场弊端需要政府来调控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的失灵,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引导市场提供或改善公共资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政府调控引导市场走向低碳与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改善资源的利用率,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政府需要改进政策体系,激励市场提供有效的环保类产品,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同时政府自身也要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向社会提供低碳类公共产品,保证全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与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中,只有政府加强污染管制或者提供相应的补贴,企业才会采取低污染的策略组合。也只有政府能够通过政策和立法来维护公共利益的实现,减少资源浪费与碳排放的无节制现象发生。如政府可以建立污染排放权,对低碳技术研发进行补贴、税收减免、信贷优惠,或保护知识产权,或政府直接参与低碳技术研发来促进低碳社会的实现。
3.2 企业的角色
企业在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工业企业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通过表2也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淮南市的工业企业大部分是重耗能企业,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类企业的节能降耗、降低碳排放对淮南市发展低碳经济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每个企业都要担负起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发展经济方面的贡献,更要注意在社会责任、社会效益方面作出贡献,也只有兼顾社会效益的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惠民,改善民生。减少碳排放,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需要每一个企业牢牢铭记。
3.3 人民群众的角色
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每一个群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民群众是低碳经济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支持,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低碳生活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节约能源消费的习惯,建立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和节俭消费的生活理念。在政府主导低碳经济活动中,群众应该积极参加,以切实的行动参与到低碳经济建设中来,支持政府更好更高效地发展低碳经济,为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可以说离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只能是与虎谋皮、不切实际。
4淮南市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的途径
4.1 政策与制度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制度和政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发展低碳经济,政府也要依法进行引导、依法行政。作为国务院较早批准的较大的城市,淮南市有地方规章的立法权,通过制定与我国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衔接的地方规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范低碳经济的发展。比如,淮南市是以煤炭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城市,在制定地方规章时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行业的低碳发展问题,当然也不能仅仅就是这些问题,也有城市其他行业发展、工业结构调整问题。总体来看,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心仍然是这些支柱型工业,毕竟这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进行经济的转型,抛弃主要工业,这不切合实际。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制度内容方面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实行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低碳型的企业在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实行低税率政策,还以实行免交或退税、减税政策,最大程度激励企业进行低碳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积极扶持企业进行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支持企业节能减排的各种活动,如对产品生产线的改造、技术的创新和改良、环保技术的引进等等活动给予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政策扶持,对发展低碳经济显著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等等,从而有效地调动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还可实行环保退税政策,对企业每年环保进行指标考核,符合指标要求的企业给予额外退税奖励,鼓励企业管控环保问题。
(2)地方规章的引导、制约与激励。发展地方的低碳经济离不开地方规章的引导、制约和激励。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工业发展等水平不同,各地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也不同,需要发挥地方规章的调整作用。作为沿淮地区的城市,淮南市需要制定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的规章来规范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引导高能耗的煤炭、化工、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活动,制定能耗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约束企业高耗能、高排放行为,对积极进行节能减排改造的企业,从制度上进行肯定鼓励,经济上进行扶持奖励,积极帮扶、拓宽企业的发展规模和业务活动。在规章中建立激励机制与奖惩规范,积极发挥规章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引导、激励作用。
4.2 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调整途径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淮南市有很大的空间,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农业受制于客观土地资源条件,比例很小且提升发展的空间不大;第二产业工业占据绝对地位,有一定提升的空间;第三产业服务业比例不高,但提升空间很大。笔者认为,对于资源型工业城市,需要改变城市片面依赖资源的发展局面,在资源枯竭前要有意识地发展第三产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构建自己的第三产业特色,为将来城市发展的转型奠定基础。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淮南市低碳经济的发展,降低工业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3]。近几年,淮南市开拓山南新区,发展动漫产业园,新建一批文化娱乐设施,扩大商业圈,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也呈现新的面貌。同时淮南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可以淮南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基地,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总体上,与煤化电等重工业相比,淮南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推进。在第二产业方面,作为资源型的城市,除了传统的煤化电重工业外,淮南市也应该积极发展清洁型与低耗能轻工业,使重工业与轻工业比重合理,同时降低工业结构中高耗能、高污染型的比重,并对高耗能、高污染型的工业企业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对环境影响逐步降低,最终成为高标准的环保型企业。对一些落后产业,要坚决淘汰关闭,逐步改善全市的工业结构布局和环保水平。
4.3 技术创新发展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进行节能减排活动,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推动作用,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的推广[4]。淮南市作为一个能源资源型城市,应鼓励扶持研发新型能源技术,加强科研部门与工业企业的产学研结合课题的投入,着重解决能源型企业、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问题。结合这些研发技术进行技术的升级改造,使这些类型企业焕发新的生命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技术研发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凝聚力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应该为吸引人才做好政策支持,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技术创新发展途径方面,笔者认为除了自身积极研发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以及建立合作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结协作,更好更快地解决发展低碳经济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4.4 管理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除了技术创新途径,笔者认为还可以通过政府、企业自身加强有效的管理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可以从宏观方面设立能耗目标管理机制,每年设定碳排放的指标,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逐步持续地降低碳排放量和消耗量。为了实现目标,可以建立奖惩管理制度,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各行各业的人们思想转变,积极主动践行低碳生活消费,企业积极进行低碳生产产品。作为政府还可以从微观上与碳排放量大与碳消耗严重的企业进行合同式能源管理,通过合同明确政府与企业在降低碳排放与消耗方面的具体权利、义务与责任,使工作目标量化细化,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4.5 建立碳固定吸收系统,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笔者认为,吸收和固定多排放的碳也是重要的改善环境、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目前,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和固定碳是最环保最经济的方式。淮南在绿化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比如煤炭开采过后废弃的矿场地、堆煤场地、坍陷区等可以进行绿化,美化煤炭开采权的自然景观,也提高了这些地区的抗污染能力。因此,要大力加强绿化工作,一方面美化了人们居住的环境,提高了宜居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可持续性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黄远山.淮南市近50多年气候变化分析[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8:27.
[2]周庆行,王洪增.论现代责任政府[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1):117.
[3]王锋正.低碳经济视角下内蒙古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3):45.
[4]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5.
责任编辑:沈宏梅
DiscussiononthePathof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andEnergyConservationinAreasalongHuaiRiver——ACaseStudyofHuainanCity
WANGChanggui
(DepartmentofPoliticsandLaw,HuainanNormalUniversity,Huainan232038,China)
Abstract:Climatechangesbringaseriesofproblems,low-carboneconomyhasbecomeaninevitablechoice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ispaper,takingHuainanCityasanexample,analyzestheproblemsofdevelopinglow-carboneconomyinareasalongHuaiRiver,suchasthehighpollutantsinurbanareas,highenergyconsumption,insufficientindustrialvitality,lack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unperfectedincentiveandrestraintsystem,irrationalindustrialstructureandsoon.Finally,itproposesthepathsandsuggestionsonthedevelopmentoflow-carboneconomyinHuainanCity.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realizationpath;roleofgovernment;technology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