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质的液体矿藏

2016-01-11王佳雯

科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质标准排污口海域

王佳雯

海洋在文学意境中常被视作最博大、最具包容性的存在。然而,它的包容并非无限度。根据今年第一季度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近岸的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污染的局势令人堪忧。

那么海水从哪儿来?海水中到底有什么?它能如何为人类所利用?海洋水质的污染又会带来哪些隐忧呢?

海水来源之谜?

这覆盖地球约71%表面积的蔚蓝色海洋,到底从何而来?

最初,科学家认为,海水是地球固有的。它们开始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于矿物和岩石之中。伴随着地球的演化,海水逐渐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最终形成海洋。

但这样的观点并没有说服所有人。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初生水”就是从地面渗入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望远镜甚至宇宙探测设备给了科学家到其他星球一窥究竟的可能。而无论是金星、水星还是火星,在这些地球的近邻上,科学家发现它们都是贫水的。那是什么让地球备受偏爱,拥有如此大量的水呢?

目前,科学仍然无法给出人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向人们传递着有关海水的奥秘。故事称,海水为什么会是成的,是因为海底住着一个神仙,它有一盘磨盐的磨盘,磨盘周而复始不停转动,磨出大量的盐,溶解进了浩瀚的海洋,将海水变成。

虽然只是故事,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海水是盐的故乡。

全球的海水中到底有多少盐呢?科学家用形象的比喻给出了答案。

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盐都提取出来的话,地球上陆地的高度将提高153米。如果把海洋中的水都蒸发掉,那么占据地球面积约71%的海洋,将会被60米厚的盐层所覆盖。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确认,海水所富含的各种盐类中,90%是我们日常中所食用的氯化钠。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如果海水中有大量的食用盐,那海水能不能喝呢?

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说如今海水水质污染形势严峻,即便是纯净无污染的海水,你也不能动心将它放入口中。

海水中确实是有大量的盐,甚至还包含诸多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遗憾的是,海水中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对人体而言浓度都过高,大量饮用海水的话,很容易使人体的某些元素过量,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海上遇难的人员中,饮用海水比不饮用海水死亡率要高12倍。原因在于,海水中所富含的盐类浓度过高,人体要排出100克海水里的盐类,就得排出150克左右的水分。

所以,如果你指望用海水来解渴,那它不仅不能补充你所需要的水分,还会加快人体脱水的速度,最终使人死亡。

所以,即使你再爱那蔚蓝色的海洋,恐怕还是得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行。

丰富的液体矿藏

将海洋称之为“液体矿藏”的表述十分贴切。

因为在那广衰的蓝色海洋中,确实蕴藏着大量可为人类所用的矿物质。

据悉,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水中就富含3570万吨的矿物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有80%都可以从海水中找到。

海水中的成分可以分为主要成分、溶于海水的气体成分、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这五大类。

这座液体矿藏有着许多待解之谜供人们去研究、发掘。当然,除了那些蕴藏其中的宝藏之外,水资源危机日渐紧迫的人类,也打上了海洋的主意,希望有一天可以向海索水。

于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海水淡化技术。人们通过压力驱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将海水脱盐,以期望借此来解决困扰人类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还遭受着成本过高,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代价等方面的困扰。

其实,对于海水的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海水淡化。例如,海水也可以做肥料。

钾是海水中含量排第六位的元素。而钾肥在农业种植中,具有肥效快,易于植物吸收,不易流失等特点。而且,在工业上,钾还可用作制造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的含钾玻璃。它还可被制造成软皂、洗涤剂、净水剂等人类生活用品。

这样看来,这座宝库的藏宝量确实丰富。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似乎都可以从蔚蓝色的海水中寻得答案。但前提是,我们找到了科学合理地利用海水中所蕴藏资源的方法,并且同时保证在利用海水中的资源的同时,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蓝色眼泪正在变质

每一次海上钻井平台事故,每一次轮船漏油,每一次倾倒废渣、废料、废水,甚至人类对河流的每次污染,最终都会通过种种方式影响大海,使海水水质默默承受、消解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恶果。

但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海水水质的保护问题也日趋关注。于是便有了海洋水质的标准。虽然各国提法、标准略有差异,但控制海洋污染的基本出发点却十分一致。

我国的海洋水质标准是指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而制定的水质标准。

目前国内的海洋水质标准,依据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主要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和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2015年上半年,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据《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突出。

据《公报》显示,我国管辖海域的部分近岸海域,在春季、夏季、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万平方公里、4.1万平方公里和5.7万平方公里。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污染海洋水质的污染源中陆源入海污染压力巨大。其中,72条河流人海监测断面水质劣于第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比例超过50%。通过入海河流携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总量约为1760万吨,比2013年增加5%。

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仍然较低,445个陆源人海排污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2%。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91%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猜你喜欢

水质标准排污口海域
美国水质标准制定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遗落海域
直击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十四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牛鼻子”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城市污水回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
海域评估技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