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后的B面是学霸

2016-01-11墨歌

科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芭蕾舞者波特曼娜塔莉

墨歌

我知道我们学校的魔力远远不止天气控制,它改变了我想问的问题,引用我最爱的思想家亚伯拉罕·约书亚·赫施尔的名言:生存或毁灭并不是问题,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该怎样生存,该怎样毁灭。

——娜塔莉·波特曼

近日,一段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大学的演讲视频引发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视频中,她睿智而不失幽默的演讲被很多人当作励志的“鸡汤”。此外,很多人惊奇地“后知后觉”,原来这位演技超群的影后竟然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大家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说到娜塔莉·波特曼,或许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个有些倔强,更多表现出顽强的“玛蒂达”。那个时候的她也不过是个12岁的“小毛头”,但却可以演绎出超越年龄的淡定、冷漠与坚毅,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经典荧幕形象。

随后,娜塔莉·波特曼一边学习一边拍戏,接拍了《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出演舞台剧《安妮日记》,直到1999年考入哈佛大学,专心攻读心理学,只是利用假期空档接演一些角色。

在哈佛的经历,是娜塔莉·波特曼破茧成蝶的重要阶段。在这里,她从自我怀疑到认识自己到勇做自己。

虽然在上大学之前,娜塔莉·波特曼不断地在拍戏,但出身书香门第的她始终认为,演戏是轻佻而无意义的。因此,她希冀在大学里找到一条更加严肃和深刻的路。于是,大一那年,她选修了神经生物学和高等现代希伯来文学, “因为我很严肃、很智慧”。不过娜塔莉·波特曼并没有从这两门课程中找到“归属”,而她这两科的成绩也都不尽如人意。

就在她被希伯来语课的ABC以及神经应答的不同机制困扰时,她无意间看到了一位教授撰写的一篇关于帆船的论文,内容当中竟然引用了童话故事和黑客帝国。这让她幡然醒悟—一为了严肃而严肃,这本身就是一种虚荣,是为了反抗我想象出的自我而采取的一种姿态。同时,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演员经历。“我当演员当然是有原因的,我爱我的职业。我从我的同伴和导师们身上看到,这不只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这是最棒的理由。”

从此,娜塔莉·波特曼越来越果敢,越来越勇往直前。

2003年6月,娜塔莉·波特曼成功从哈佛大学毕业。但热爱表演的她并没有急于投身到好莱坞的怀抱,而是于翌年春天,回到故乡耶路撒冷,在希伯来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

或许是出于对出生地的“眷恋”,娜塔莉·波特曼始终关注着耶路撒冷的消息,并且时刻寻找为其发声的机会。就读哈佛期间,波特曼担任过政治评论员的助手,展现了她对社会议题的关心。她还曾投稿到哈佛的学生报,回应一篇反以色列的文章。2006年3月,她以客座讲师身份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课程,还引用了自己主演的电影《V字仇杀队》中的内容。

同样在2006年,娜塔莉·波特曼出演了西班牙独立电影《戈雅之灵》,为此,她学习艺术史,连续4个月研读戈雅这个人物和西班牙裁判所。波特曼非常敬业。她接拍动作片《V字仇杀队》时,学习了所有自由战士相关的东西。为了演好“大麻喜剧”《王子殿下》,“我连续笑了整整3个月”。

波特曼说她喜欢挑战,“无经验让我在大学时缺乏自信,让我愿意遵循他人的规则。如今,它让我敢于接受挑战,那些我根本没意识到是挑战的挑战。”这一点,从她出演《黑天鹅》便可以看出。“大家告诉我《黑天鹅》是艺术上的冒险,演绎职业芭蕾舞者是恐怖的挑战,但我觉得促使我去演的并非是勇气或胆量,而是我对自身局限的毫无所知。”这个时候的波特曼已经不是倔强、一意孤行的小女孩,在她身上,多了一些理性和睿智,“当Darren问我是否能演芭蕾舞者时,我跟他说我基本就是个芭蕾舞者,当时我真心是这样以为的。”

作为优秀校友,娜塔莉·波特曼在演讲中这样回忆她的哈佛岁月:“哈佛学位对我来说,是我在这里被激发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是格莱安姆教授告诉我不要去描述光线是怎样照进花朵的,而要描述花朵投下的影子,是斯卡里教授谈到戏剧是一种变革性的宗教力量,是卡瑟琳教授向我们展示视皮质只靠想象就可以被激活。”

她还讲道,虽然这些学习经历与现在她所从事的演员职业风马牛不相及,但哈佛学位以及其他奖项都是她经历的象征,而正是这些经历让她愈发从容,豁达。endprint

猜你喜欢

芭蕾舞者波特曼娜塔莉
飞翔的魔方
约翰·波特曼:改变世界城市天际线的建筑师
真爱的色彩
高跷舞
错过的圣诞节
守望爱情的铃兰花
“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怀着孩子去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