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的麻醉处理研究

2016-01-11曲晓云葛友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伤性

曲晓云 葛友娥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15例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除去2例死亡病例, 其余13例患者中, 12例患者镇痛效果为优, 1例患者镇痛效果为良;11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2例患者麻醉效果为良;11例患者术后肌松效果为优, 2例患者术后肌松效果为良。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未出现明显变化,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时, 由于其麻醉处理存在一定特殊性, 因此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 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关键词】 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麻醉处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114

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病情发展迅速,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患者入院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减压手术。由于此病病情比较凶险, 因此在实施减压手术过程中, 要采取积极正确的麻醉处理,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本文对15例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15例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36.7±8.8)岁。骨折范围:11例患者为颈段脊髓损伤, 骨折范围为C3~6, 其中3例合并全瘫, 6例合并四肢肌力减退。其余4例患者为胸段脊髓损伤, 骨折范围为T1~11, 其中1例合并下肢瘫痪, 1例合并下肢肌力减退。

1. 2 麻醉方法 15例患者均接受椎管减压治疗, 并配合植骨术。麻醉诱导处理前, 为患者输注平衡性盐液10 ml/kg。心率<80次/min的患者, 静脉滴注阿托品0.01 mg/kg。根据本组患者实际病情, 诱导插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针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 采用慢诱导麻醉下经鼻盲探插管, 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颈部过度活动损伤加重。保留11例患者的自主呼吸, 同时向患者鼻腔滴入麻黄碱(1%), 舌苔、舌根、鼻腔及咽喉采用丁卡因(1%)进行表面麻醉。将环甲膜作为穿刺点, 并将2 ml丁卡因(1%)注入, 对气管、喉腔进行表面麻醉, 同时静脉滴注γ-羟丁酸钠50 mg/kg, 患者入睡后经前鼻道插入气管导管, 并对导管方向进行调整, 使其插入到患者声门位置。其余4例患者为胸段脊髓损伤, 实施常规麻醉诱导插管进行麻醉处理。本组15例患者插管成功后, 均采用麻醉机对呼吸情况进行严格控制, 根据实际需要为患者吸入芬太尼等药物, 进而维持良好的全身麻醉状态。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器对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术中及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监视, 并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麻醉效果, 包括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及肌松效果, 三项均以“优”和“良”作为评判标准[1, 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资料分析显示, 虽然术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5例患者中仍有2例患者无法耐受麻醉诱导。11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 5例患者出现心率缓慢。探查椎管过程中, 6例患者发生心率缓慢合并室性早搏, 其中2例患者由于室性早搏而致死;而4例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中, 有1例患者需要进行重新插管, 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仅有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 除去2例死亡病例, 其余13例患者中, 12例患者镇痛效果为优, 1例患者镇痛效果为良;11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 2例患者麻醉效果为良;11例患者术后肌松效果为优, 2例患者术后肌松效果为良。

2. 2 患者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20.1±3.1)kPa、(12.1±2.0)kPa、(75±5)次/min、(95.1±4.0)%;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17.8± 3.1)kPa、(10.9±1.8)kPa、(78±6)次/min、(99.0±4.9)%;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17.6±2.7)kPa、(11.3±1.7)kPa、(78±4)次/min、(94.9±4.7)%;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分别为(18.4±2.2)kPa、(11.8± 2.4)kPa、(83±3)次/min、(95.4±6.1)%。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未出现明显变化,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在骨科临床中比较常见, 此病为外伤所致, 具有突发性, 且病情发展迅速。外伤发生后, 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症状, 若未能及时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 不仅会增加患者感染风险和致残率, 也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在为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减压手术时要做好麻醉处理, 包括:①术前评估:为将麻醉处理过程中可能对患者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应充分评估患者实际病情, 综合分析患者耐受性, 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②严密监护: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患者往往存在呼吸循环系统障碍, 且部分功能已经受累, 在对其进行减压手术过程中, 麻醉处理存在一定特殊性, 因此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 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对症处理。③麻醉用药量:针对年龄较大患者来说, 由于其脊髓神经系统出现退行性变化, 神经元数量比青壮年要少很多, 少量麻醉药物即可达到满意麻醉效果, 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麻醉药物。④兼顾病史: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显示, 虽然术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5例患者中仍有2例患者无法耐受麻醉诱导, 进一步说明为患者正确选择麻醉方式的重要性。同时, 针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应加强监护力度, 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提高临床麻醉安全性。

综上所述, 在开展外伤性颈胸段脊髓损伤减压手术时, 由于其麻醉处理存在一定特殊性, 因此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 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洪岗.颈脊髓损伤和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前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第三军医大学, 2012.

[2] 杨希重.慢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及胸椎管狭窄症经改良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治疗.山东大学, 2014.

[收稿日期:2015-07-24]

猜你喜欢

外伤性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外伤性前房积血46例治疗体会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处理体会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急诊手术的护理干预
MSCT联合CTPI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研究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在早期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中应用
外伤性难愈性伤口患者的护理分析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