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化人格教育:我对儒家最后一点想法(上)

2016-01-11韦政通张宏敏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儒家活化

韦政通+张宏敏

摘 要:在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尝试着改变一下港台新儒家努力的方向,寻找一种新的路径或方法,去把孔孟儒家开创的道德人格教育在当下“活化”起来。本文主要借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提出的重视“体验”的理论以及中国佛教禅宗禅师们教导、开示门人的方法,就如何在当下社会中“活化”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并使之落实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提出初步的想法与思考,以期对今天从事人格教育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格教育 活化 成为一个人 儒家 佛教禅宗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4-55-66

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活化人格教育:我对儒家最后一点想法》。

我这里所说的“活化人格教育”的“活化”,主要就针对百年来当代新儒家在运用西方式之造句、西方式之严密论证以形上学进路诠释、发展、传承传统儒家中所遇到的“难题”与“困境”而展开。

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家,为回应近代西方文化(哲学)思潮的凌厉的挑战,建构起了一套以理论性、思辨性为特色的知识论体系。问题的另一面在于,这就使得先秦孔孟儒学强调的道德、人格、修养教育即“成德之学”的传统①,在当代几乎丧失殆尽。假如我们不希望当代儒学的影响,仅限于学院和少数知识分子,就必须使儒学深入走出书斋、走向社会,使传统儒学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发生关系。

现在,我努力在新儒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尝试着改变一下新儒家努力的方向,即寻找一种新的路径或方法,去把孔孟儒家开创的道德人格教育在当下“活化”起来。我的工作是要把儒家传统中最基本的核心价值通过某种“载体”,使之落实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这样,传统儒学“成德之学”的基本传统才不会丧失,并有可能重新“复活”起来。

首先强调一下:我们在现代社会“活化”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不是在于我们作为当代学者撰著了多少种关于儒学的论著,而是要把儒家的人格教育移植到我们的生命、生活当中来。以我为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学者骂我是(牟宗三先生一系)新儒家的“反动”。事实是这样的吗?其实我已经把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内化到我的生命、生活之中并身体力行之,这又怎么是“反动”呢?

在我的“复活人格教育”的提法之中,“人格”(personality)抑或“性格”(character)的完成、成就才是这种教育的实现。我曾有《孔子的性格》〔1〕文对孔子的人格典范、人格特质有论说,有《中国哲学史上的四种不同人格》〔2〕文对“孟轲的刚健”、“庄周的透脱”、“阮籍的狂放”、“王船山的贞固”等不朽的人格进行讲述,此外在《先秦七大哲学家》中孔、孟、老、庄、荀、墨、韩非的人格都有详细的解读。我今天所说的“复活人格教育”主要指孔孟原始儒家的不朽人格而言。

总之,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一批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教育与研究的学者,不但要著书、讲学,创造、传播儒学,而且还要求这批学者的品质、人格与普通人不一样,即具有“典范”、“榜样”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一 从《孔子成德之学及其前景》这篇文章说起

我在大约二十年前即1993年到1996年间,为《世界哲学家丛书》写过一本二十万字的题为《孔子》的书,这是我开始转向研究毛泽东而告别儒家(儒学)的一部书稿;因为我说过这样的话:“《孔子》这本书已是我在重建新传统这一工作上最后的成果,也是一生钻研儒学的告别之作,从此以后,我的思想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3〕《孔子》一书最后一章是有关孔子儒学本质及其发展前景的探讨,这是该书菁华的一个浓缩,其中讲到了孔子重视道德、重视人格、重视实学,并有对儒家发展的前景的展望。

1979年,徐复观先生“为纪念一九七九年孔子诞辰而作”了一篇题为《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文章。②文中,徐复观先生批评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先生把孔子儒学推向了形上之学:“现代谈中国哲学史的人,几乎没有人能从正面谈孔子的哲学,更没有人能从《论语》谈孔子的哲学;虽然这些先生们,不像方东美先生那样,公开贬斥《论语》,但心里并瞧不起《论语》。认为里面形而上的意味太少,不够‘哲学。”《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成文之时,熊、唐二先生已经去世了,牟先生还健在,所以说徐先生主要批评的对象是牟先生而非熊、唐二先生。

1996年7月我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召开的“儒学与现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宣读的《孔子成德之学及其前景》文中③,认同徐复观先生在上文即《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一文中所揭示的“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的方向:“今日中国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要紧扣《论语》,把握住孔子的性格,用现代话语把它讲出来,以显示孔子的本来面目。”但我不同意徐(复观)先生对当代新儒家同道形上进路的批评④,徐先生是当代治中国思想史极有成就的史学家,他不喜欢形上学(其实是不了解),尤其对由形上学进路诠释传统儒学的做法,一向不表认同,这是他写《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一文的主要动机。

在《孔子成德之学及其前景》文开篇,我即为当代新儒家在形上进路上最具代表性的牟宗三先生辩护,说明牟先生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用走形上之路回应传统儒学是必需的,牟先生的努力的方向,不是向孔子思想性格的回归,而是对孔子思想的突破。

近代中国,在西方文化凌厉的冲击之下,站在儒家的立场,不论是思想的回应,或是儒学传统的重建,新学统的建立,都是这个时代最迫切、最重要的课题。当代儒家人物中,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就是牟宗三先生,他使儒学发展达到一新的高峰。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正是由形上学进路,对儒家传统做了创造性的诠释。牟先生的工作不是向孔子的性格回归,而是孔子思想性格的突破。〔4〕

传统儒家历来强调政统、学统、道统,以牟先生为代表的当代新儒家在儒家学术生命的重建上贡献很大,比如为传统儒家建立新学统,就是“功不可没”。但就儒家整体的发展而言,借用朱熹批评陆九渊的比喻,当代新儒学势已陷入“一轮转,一轮不转”的困境。朱熹所云“两轮”指:博与约,居敬与穷理,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思辨与体验。进而言之,陆九渊重视道德(“尊德性”),而忽视知识(“道问学”);当代新儒家重视知识,却忽视了道德。我在《孔子成德之学及其前景》文中这样讲道:endprint

这一学派依照所谓“后牟宗三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似乎已很难再回到传统儒家的原来轨道上去了。就个别学者而言,他当然可以顺着知性探求之路一直走下去,但就儒家整体的发展而言,借用朱熹的比喻,终必陷入“一轮转,一轮不转”的困境,终必产生当儒学已赋予儒家传统以学术的生命之外,要如何才能再使儒家传统中的道德生命获得新生的问题。

孔子儒家创立伊始即是“两轮并转”,重视知识的博学与人格修养的齐头并进。《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诸如此类的话语比比皆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仁且智”,“仁、智、勇,三达德”,“尊德性而道问学”云云即是如此。朱子所强调的“道问学”是与道德、人格修养密切关联的,“格物穷理”的“理”即是德性之知。“知”与“行”也是两个轮子,陆学(包括后来的阳明心学)是“一个轮子”(知)在转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片面强调“良知”而把“道问学”取消掉了,这在阳明后学(比如王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里,我着重介绍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的一个案例,并借用他在《成为一个人》书中提出的理论与重视“体验”的方法,就在当下社会中如何“活化”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谈谈个人的看法,提出一个建议、提供一个可能。

附带说上几句:我们经常提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在我看来,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先知”。在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提出了“物化”、“异化”的观念,其实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才更像是一个“物化”、“异化”的时代,就连研究、讨论“异化”的人也被“异化”了。“异化”使现代人生存、生活得很可怜、很空虚:现代人拼命地赚钱、买房、购车,表面上看起来物质生活很富裕,但是内心的精神世界还是很空虚。所以在当下,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新挖掘、审视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即渐被世人遗忘了的传统儒家的道德人格教育。我们的工作,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活化儒家人格教育”。

二 对人格教育的一个建议

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On Becoming a Person)⑤书中所提出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就是一个罕见的“两轮齐转”的例子。

“成为一个人”,这原本是中国人的一个理想;在我看来,罗杰斯就像是孔子在二十世纪的一个学生、一个门徒。

《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副标题是“一个治疗者对心理治疗的观点”。这本书是罗杰斯从自己1951至1961年十年间所写的著作及论文中选编出来的,是对自己从事心理治疗工作三十余年经验的总结。

全书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卡尔·罗杰斯的自我介绍——“说到我自己”。第一章的标题为:“‘这就是我——我的专业思想和个人哲学的发展”。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自己的经历,第二部分概括介绍自己在治疗中的体验。

第二部分是“我怎能有助于人”。包括第二、三、四章,主要是1954至1960年的六年间,罗杰斯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演讲,依次题曰“关于如何辅助个人成长的一些假设”、“协助关系的特征”、“我们对心理治疗的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

第三部分是“成为一个人的过程”。包括第五、六章,讲述了当事人体验改变的性质。第五章,题曰“心理治疗中可见的一些变化方向”。写于1951至1952年间,当时《当事人中心疗法》一书已出版,但罗杰斯对其中的治疗过程部分不满意,他试图用一种更有力的方式来说明这一过程。第六章题曰“‘成为一个人是什么意思”。

第四部分是“人格的哲学”。包括第七、八、九章。第七章“心理治疗的过程观”。第八章题曰“‘成为一个如其所是的自我:心理治疗者对个人目标的观点”,作者表述了自己对人类机体的信心,及对美好生活的看法。第九章是“治疗者心目中的美好人生:做个功能完全发挥的人”。

第五部分是“逼近事实:研究在心理治疗学中的地位”。本部分包括第十、十一、十二章。第十章“人,或是科学?一个哲学的疑问”。第十一章“心理治疗中的人格变化”,主要内容是1950—1954年罗杰斯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在芝加哥大学咨询中心进行了关于心理治疗的综合性的调查研究。第十二章是“案主中心治疗法及其实征研究的脉络”。

第六部分是“对生活的启示”。罗杰斯认为,当事人中心疗法原则对广泛的生活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在本部分,他讲述了其理论在教育、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包括第十三至十九章。第十三章“有关教学与学习的一些个人见解”,第十四章“在治疗与教育中有意义的学习”,第十五章“一位参与者所体验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第十六章“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法对家庭生活的涵义”,第十七章“沟通失败的处理: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第十八章“人际关系的一般法则:一个试验性的陈述”,第十九章“迈向创造性之理论初探”。

第七部分是“行为科学与人”。这一部分包括第二十一、二十二章,罗杰斯讲述了行为科学取得的进展,并在自己的理论框架内指出行为科学的发展方向。第二十章“诸行为科学正在茁长中的力量”,第二十一章“人在行为科学新世界中的地位”。

罗杰斯本人曾用像诗歌一般优美的语言向大家推介《成为一个人》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劝善文,也不是一本励志文集,也不是一本自助手册。

本书的目的,是要拿我这个人的某些部分来与你分享。

这是我在现代生活的丛林中所体验到的一些东西;

这是我所看到的;

这是我终于相信的;

这也是我所面对的困惑、疑难、关怀和不确定。

但愿在这分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正是针对着你而说的。

(一)卡尔·罗杰斯简介

卡尔·罗杰斯(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近郊的橡树公园(Oak Park)。他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个家庭主妇、虔诚的基督徒。在“一个严格的原教旨主义家庭中”成长,使少年时期的罗杰斯即成为一个相当孤立、独立而有纪律的人,并能在一个实践的世界中,学习科学的知识及对科学方法的鉴赏。罗杰斯大学时代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后来转到文理学院学习历史。1922年,罗杰斯和他的十一位同学一起被选中到中国参加一个国际性的世界学生基督教同盟会议;罗杰斯写过一本《中国记行》的日记,详述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这样说:“就在去东方旅行的那六个月里,我的思想有了重要的转变,从那时起想要摆脱家庭影响。”他又说:“在许多主要方面我第一次将自己从父母的宗教思想中解放出来,认识到我不能再跟随他们。”在来中国旅行的日子里,罗杰斯爱上了一个早在童年就一起玩耍、认识了许多年的可爱女孩——海伦,大学一毕业就结婚,来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五十五年。大学毕业后,罗杰斯报读了纽约联邦神学院的研究生,又转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同时开始从事临床心理学工作,并取得了博士学位(1931)。后来,罗杰斯分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1940)、芝加哥大学(1945)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1957)任教及研究。⑥最后移居到加利福尼亚州拉荷亚市(1963)生活、学习与工作,一直到1987年他安然去世为止。endprint

罗杰斯是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任该学会1944—1945年度主席。还担任过临床和变态心理学分会主席(1949—1950)及美国心理学会第五十五任主席(1946—1947)。鉴于罗杰斯对心理学的卓越贡献,1956年他荣获了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获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72年获颁美国心理学会“杰出专业贡献奖”。

罗杰斯在2002年西肯塔基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斯蒂文·丁·海格布劳姆(Steven J. Haggbloom)的研究当中,名列“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第六位;“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第二位,仅次于弗洛伊德。在2006年专业杂志《Psychotherapy Networker》(《美国心理治疗网络》)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名列“过去二十五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

1.罗杰斯的学术背景

从上面的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罗杰斯因为家庭信仰之故,他的求学生涯及学术研究有神学(宗教学)的知识背景。

此外,罗杰斯还是一个典型的逻辑实证论者。逻辑实证论,强调以逻辑与经验为标准,极力反对形上学,并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派,在人文社科领域十分流行。我的好朋友殷海光先生就是一个逻辑实证论者。

作为“一个相当孤立、独立而有纪律的人”,罗杰斯一生主要向心理学界的两大权威人物“挑战”。

2.罗杰斯是第一个向弗洛伊德挑战的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是二十世纪初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科学心理学家。弗氏主张:性欲对人有广泛的影响,并会对人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有决定论倾向。弗洛伊德的所提的“人”,是倾向达尔文所讲的生物意义上的“人”。

罗杰斯则向弗洛伊德提出挑战,指出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是“在正统的或‘一本正经的外表下,人有着各种野心和性的感动以及冲动,它们成功地躲过了他自己和其他人”。在罗杰斯看来,弗洛伊德所持的人性观过于浅薄,“当然他与同时期的人相比,他的观点深刻得多,但它并不像他自己的体验证明的那样是一种如此深刻的观点”〔5〕344-345。关于罗杰斯与弗洛伊德之间关于“人性”的讨论,可以参阅罗杰斯《对“人性”的一种诠释》(1957)文〔5〕339。

补充一句:传统儒家伦理对“性欲”,多持反对、压抑的态度,反对“任性纵欲”。中国古人的思维世界中只有“正”“反”,没有“非”的观念,即有“理性”和“反理性”(anti-rational)之说,而没有“非理性”(irrational)之论。因此看世事,非善即恶的二元论倾向很强。

3.罗杰斯一生都在向行为主义心理学奋战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主张:人的行为非由内在,而是由外在因素所决定,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控制。斯金纳否认人的内在体验,认为人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故而有一种方法、方式可以把人的行为控制住,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的论调。

罗杰斯曾在《四十六年以来》文中说道:“我职业生涯中另外一场斗争,是在关于人类的研究中站在人本主义疗法的立场上。1956年的‘罗杰斯—斯金纳讨论是心理学界最值得重印的作品之一。”〔6〕43在1956年“罗杰斯—斯金纳讨论”中,斯金纳极有力地争辩说:人类可以明智且人道地运用强化理论来指导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在任何情况下,自由和选择都不过是幻想,决定我们当前行为的完全是过去的强化。罗杰斯也以他雄辩家的口才回应道:自由与选择并不是虚幻而是真实现象,使个体丧失人性并试图仅仅依靠外在强化来控制人类发展的科学是在为那些暴君和独裁者服务,是将社会残酷地推向极权主义的未来。〔5〕224

1960年12月,斯金纳与罗杰斯二人第二次相遇,这是在美国人文科学暨自然科学院组织的杰出心理学家小型会议上,“他们又再一次只宣读了事先准备好的论文,而会议的正式记录也从未发表过”〔7〕66。

心理学历史上来自行为主义者和人本主义者两种重要声音的交锋,在助人职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罗杰斯也坦言:“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取向的根本不同在于哲学的选择”,“我相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本主义观点会占据优先地位”,“在行为主义对抗人本主义哲学的持续的戏剧性事件中,我很高兴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6〕44、45、51

尽管人文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有分歧,但是罗杰斯对斯金纳抱有很大的个人尊敬。在罗杰斯看来,斯金纳“是一个诚实的人,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引导出符合逻辑的推论。因此,虽然我们存在巨大差异,但丝毫没有降低我对他的尊重”〔6〕43。斯金纳的代表作《超越尊严与自由之外》(Beyond Freedom of Dignity,1971)一书主要内容即是否定人的内在体验,该书出版之后,有几家期刊希望罗杰斯对此做出回应,但是罗杰斯婉言拒绝了,因为罗杰斯觉得斯金纳有权利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令罗杰斯失望的是,斯金纳拒绝罗杰斯与斯金纳于1962年6月11至12日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第三次)的长达九个小时的对质内容公开发表。

罗杰斯与斯金纳之间关于“讨论教育和人类行为控制对话”的文字记录(即196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已经被“与罗杰斯之间既有工作上又有情感上的密切关系”的学生和同事——霍华德·基尔申鲍姆(Howard Kirschenbaum)、瓦莱丽·兰德·亨德森(Valerie Land Henderson)收录在《卡尔·罗杰斯:对话录》(1989)一书中〔7〕63-112。

4.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正如欧文·亚龙在为罗杰斯A Way of Being(《论人的成长》)一书所作的“推荐序”文中所说:“卡尔·罗杰斯是个坚强的战士,他参与了许多战斗——与医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战斗,因为他们阻止心理学家去‘治疗病人;与还原论者(如斯金纳)观点上的斗争,因为还原论者否定了选择、意愿和目的的中心地位;与精神分析论者程序性的斗争,精神分析论者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太过简单和反智。如今,半个世纪过后,通过几十年的心理治疗的研究,罗杰斯的疗法似乎非常正确、自我证实、非常确凿。”〔6〕2-3endprint

正是在同二十世纪上半叶两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斯金纳“奋战”的过程中,罗杰斯创建了以“个人中心”(person-centered)为核心观念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罗杰斯首创的“非指导性教学”,又称“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以个人为中心的治疗”,以及由此而拓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团体为中心的指导”,最后统称为“个人中心取向”〔6〕88。这些理论奠定了罗杰斯成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领袖人物,而该运动对社会和专业领域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

(二)罗杰斯与儒家的异同

1.两者之异

传统儒家以成就“君子”乃至“圣贤”为志业,道德修养、理想人格就成为儒者的标志。

罗杰斯与儒家最大的差别,在《成为一个人》中,不是以“成德”为主要目标,而是要发挥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潜能,“成为他自己”;易言之,“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附带补充一句,我的一生追求,既不是儒家意义上的道德追求,也不只是知识追求。我一生的经验,追求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再到最近十年追求精神独立,完全符合罗杰斯“成为一个人”的理论构想。

2.两者之同

(1)罗杰斯是一个“性善论”的信徒。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派的人“天生是邪恶的”、人“天生具有破坏性”的主张不同,罗杰斯认为人性本身是好的,健康的,或者最起码并非坏的、病态的。罗杰斯在早期的一篇论文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不赞同相当流行的一种观点,即人从根本上缺乏理性,而人的冲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对他人和自己产生破坏性。人的行为非常理性,敏锐而有序地朝着机体要达到的目标努力。”〔5〕343-344也就是说,在罗杰斯看来,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这就类似于孟子的“性善论”。儒家的人性论理论较为简陋,罗杰斯的“人性本善”理论较为丰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派学者指责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过于乐观,有论者则称:“(罗杰斯)的人性观概念革命性地脱离了几乎所有西方传统——是一种在此问题上比从《旧约》到弗洛伊德的西方文化更乐观的观点。”〔5〕224更为重要的是罗杰斯在晚年时期曾发出“一个更人性化的世界”的祈愿:“这个世界将更加温情,更加人性化。”〔6〕276

(2)罗杰斯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发展潜力,人的追求中包含着提高生命品质和素养——真、善、美——的内容。罗杰斯相信: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创造,具有建设性,以及需要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的;人的最深层次里“潜伏着极其积极的方向”,即“积极性、建设性、或向自我实现而迈进、向成熟、向社会化而成长等等”;“每个个体内在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an actualizing tendency),一种内在的朝向成长和完善的倾向”〔6〕4。这类似于儒家的“志于学”、“志于道”云云。但是儒家的人格教育是以道德(“善”)为主,内容就显得有些窄化;而罗杰斯认为人的追求不仅仅是追求“善”,还追求“真”与“美”。

(3)罗杰斯认为人格特性主要体现在自主、自律、负责(责任)三方面。在我看来,这与儒家强调的道德意义上人格(“君子:成德之学的理想\目标”)实现,有重叠、吻合的一面。

(三)人格教育的方法核心:体验

1.什么是体验?

关于“什么是体验”这一问题,1995年10月,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的“变迁与调适、观念与行为的省察学术研讨会”上,所提交的《人文教育与人的品质》论文中,有一节的标题就是“人文教育的特性:体验重于思辨”。十九世纪德国对人文学理论很有贡献的哲学家狄尔泰认为,“生命”或“精神”创造的世界,就是“精神世界”,而构成精神世界的基本细胞乃是体验,他根据这个观点,发展出一套体验的理论。不管他的理论如何深奥,无非是告诉世人,要进入生命世界或精神世界,体验是不二法门。

假如用同样的问题,去诘问中国古代的儒者,很可能得到的回应就是:你要了解体验,就必须自己去体验,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亲自去体验,你将无法真正了解体验,因为体验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是一种精神的投入,是“我与对象”之间同感共鸣的活动。这在传统中国本是惯用的提升生命境界的方法,可是在当代中国已相当陌生。

罗杰斯《成为一个人》书中认为:

对我而言,体验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宗教的启示、学派的主张,重要性都不能超过我的体验。为什么?

(1)它(整理者按:指体验)是我发现真理的主要凭藉。

(2)也是成就我的主要方法。

(3)它之所以具有权威性,因为它是生命体验中最原始、最基层的。⑦

罗杰斯作为一位擅长以西方的“思辨”方式陈述理论的心理学家,竟如此推崇“体验”的方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他在《成为一个人》书中,已使“思辨”与“体验”二者结为一体,似乎已达到浑然天成的地步。罗杰斯正是通过“体验”的方式治疗了数千例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并由此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心理学家与著名的心理治疗师。

对于现代学人,逻辑训练是必不可缺的,“逻辑的训练有助于我们头脑的现代化”〔8〕,概念的分析、假设的提出、结论的得出,这是逻辑思辨的要求与素养。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儒者,可尝试借鉴罗杰斯以“思辨”与“体验”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罗杰斯重视“体验”的理论非一般的知识型说教,而是可以“移植”到儒家人格教育之中来的。

在我看来,现代新儒家学者中,比较重视“体验”的修养方法的当推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唐先生《人生之体验》对于孔子的基本精神有论:“中国哲学著述,自以《论语》为第一……孔子极高明而道中庸,与柏拉图之欲由庸凡以渐进于高明不同。孔子之言,皆不离日用寻常,即事言理,应答无方,下学上达,言近旨远,随读者之高低,而得其所得。”〔9〕徐先生《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文末对书写《孔子》的方法这样写道:“孔子思想的合理性,不是形式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具体生命中的理性所展示的合理性。孔子思想的统一,是由具体生命理性的展开、升华的统一;展开、升华中的层级性,即是孔子思想的系统性。这不是逻辑推理的线状系统,而是活跃着生命的立体系统。所以《论语》在形式上很散漫的语言,只要深入进去,便可发现彼此间内在的密切联系,这即是孔子思想的有血有肉的统一与系统的有机体。研究孔子的人,应当把这种由内在关系而来的有机体,用现代有逻辑结构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内容的统一系统,表现为形式的统一系统。这当然是一件难事,但不可畏难而另以一套性格不同的思想去代替它。”我为《世界哲学家丛书》撰著的《孔子》一书的写作,就是借鉴了徐复观先生的建议,尝试着整合“思辨”与“体验”的方法(“范式”)去进行并完成的。endprint

2.“让体验开放”与“跟着感觉走”

在罗杰斯看来,想“做我自己”,关键的一步是“让体验开放”,让眼、耳、鼻、舌、身发挥最大功能。这种提法类似于佛教唯识宗的“前五识”。“让体验开放”就是充分解放、释放眼、耳、鼻、舌、身诸多器官的功能,充分发挥感觉的作用,去看、去听、去嗅、去尝、去接触外在的事物,使得人最基本的真实得到“体验”。

罗杰斯还认为:“跟着感觉走”,就是最可靠的行为准则,因为“我能相信自己的体验”:“我所经历的整个职业生涯曾被人认为很愚蠢,我自己也曾有过许多疑问,但我从未后悔过选择了‘感觉正确的方向,尽管那时我常常感到孤独或愚蠢。”〔5〕24

这里,不妨以我为例,来解释一下罗杰斯的“跟着感觉走”。我早年离家出走,只身从上海到了台湾;我脱离师门,跳出“(牟先生的)新儒家阵营”;还有,我与有夫之妇(这个女老师与丈夫感情破裂)的女同事恋爱结婚(牟先生写信给我,反对我跟这个女人结婚,说如果他如果不断了感情就脱离师徒关系)。上述三种我的“反传统”的行为的抉择,都是根据我的“感觉”和“知识”加以判断与行动的,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3.对“让体验开放”、“跟着感觉走”更具体的理解

罗杰斯认为,当我们对人生重大问题作抉择时,必须彻底而真诚地面对:

(1)社会世俗规范的考验。在罗杰斯看来,“他人的评价并不能指导我”,“虽然我会听取并考虑他人的评价,但它们永远不会左右我”,“我知道自己在有些人的眼里是一个骗子、一个无照行医者、一种极肤浅和有害的治疗方法的创始人、一个追名逐利者、一个神秘主义者等时,我有时感到一些震惊。让我烦恼的还有同样的极端的赞誉。但我对这些并不太关心,因为我已经感到只有一个人(至少在我一生中,并且可能永远)能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是诚实的、彻底的、公开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自卫的、站不住脚的,那个人就是我自己”〔5〕25。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诸如思想家、艺术家、政治家多半要经受得住社会世俗规范的考验。我在《九十感言》文中对我的“前半生”的总结,⑧有“不孝”、“不尊师”、“不守世俗习惯”等违背世俗规则的多种行为,我正是“彻底而真诚”地面对这种考验,才有了今天。

(2)自身中复杂而冲突的需求。这是说,每一个人在人生中都应该有勇气面对各种不期而遇的矛盾冲突,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爱、恨、情、仇,要有勇气去判断、抉择,从而真正地“做我自己”。

(3)对过去相似处境的回忆。以我为例,当年我有勇气“脱离”师门(牟先生一系的新儒家阵营)的时候,也曾有过激烈的思想困惑;但是一想我连父亲都不要了(“离家出走”),离开师门那又算什么呢?我就是我自己的老师!当然,我的案例并不是提倡每一个人都去这么做,因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反省、反思能力,是生命的冒险。

(4)对当前处境的独特感受。“做我自己”,是要付出代价的,追求个体自由,是一痛苦的过程。

4.“让体验开放”与“防卫性”相反

罗杰斯指出:“让体验开放”,最简易的理解就在于它与“防卫性”相反。“防卫性”指人以自欺、掩饰来扭曲自己,不以真面目示人,也是一种求自保的心理。罗杰斯在《这就是我》的回忆录中说道:“在与当事人的关系中,我发现从长远而言,扮演非真我的角色无益于治疗。”〔5〕19此处的“非真我”即是“防卫性”的意思。

这里我举一个中国思想史上的例子,宋代大儒朱熹在“庆元学禁”中,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五年之中之所以能够安全度过这场“政治的迫害”,据我的研究(《庆学党禁中的朱熹》文)⑨,朱熹就曾是善用“防卫性”来保护自己的一个案例。

罗杰斯所说的“让体验开放”,就是要人在工作、学习尤其是与人交往中要有勇气摘掉“假面具”,学习用“真面目示人”;在“做我自己”的过程中,使自己活在实际存在的感觉之中。罗杰斯在《这就是我》的回忆录中说:“我发现当我能够以接纳的态度倾听自我、能够做到真我时,我的工作就更有效。” 〔5〕20这与《中庸》中“诚”的道理相仿:“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四)人格教育方法的特点和运用

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的“成为一个人”不仅仅包含有道德“善”的指向,而且还有一套“让体验开放”而完成自我、成就自我的理论。

1.愈能“做我自己”,并让体验开放,才能比较有效地辅助别人。

这就类似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做老师的职业为例,我们作为老师只有对自己了解的越深、对学问做得越好,然后才有可能去“有效地”帮助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也要具备现代观念、现代知识,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才有可能“言传身教”自己的孩子去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2.人格教育是要改变别人,很难的一点,是能心领神会地走进别人的精神世界。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习(会)聆听,懂得他语言中的真义,避免做主观评价和判断。先补上一句,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对每一个关键词即名词、观念,都有详细的解释。罗杰斯对“心领神会”一词就有详细的解释,即把精神活动用语言描述出来。但是在我们中国学者的著作包括教科书中,却很难找到类似的对关键词和术语的解释。还有我们有些学者的论文对关键词的摘引也是不恰当的,关键词应是体现你这篇文章论述的思想核心的观念,人名、书名等不可以做关键词的。

在美国,心理学家多半都是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从而帮助心理、精神病患者解决忧郁、焦虑等诸如此类的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治疗精神病患者就需要与治疗对象进行交谈,这就要心理治疗师“真正的聆听”,并“能心领神会地走进别人的精神世界”。罗杰斯曾在《关于沟通的体验》(1964,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场演讲中讲到:“真正的倾听(聆听),可以给我带来快乐……真正的倾听,可以让我与被倾听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倾听不仅让你懂得别人,也让你感觉自己触及了世间的真理。”“我还常常注意到,我对一个人倾听得越深入,那么对其带来的影响会越大。”〔6〕5-6endprint

其实中国古代的书院教育模式,就是老师与学生天天生活在一起,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互相“(倾听)聆听”,从而使得人格教育的进行得以顺利开展。古代的书院与现在中国政府在国外开设的“孔子学院”也不是一回事,后者主要是免费教外国人学说中文(汉语)、学写汉字,以便以后来中国经商、文化交流;而前者即古代书院提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中道德修养与人格教育是关键。现代的中小学包括大学的课堂教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它是无法承担培养人格的道德教育功能。因此在我看来,古代书院传统、书院精神的恢复与传承也是“复活”人格教育的一个途径。

要想心领神会地走进别人的精神世界,首先就要求我们学会聆听。“学会聆听”是一种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的能力训练。“言为心声”,从一个人的言谈之中,就可以了解他的内心状况。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为例,聆听学生的疑问、困惑的能力,是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老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赤裸裸地、毫无保留地讲出来,然后根据学生的疑惑去“对症下药”,解答问题。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对这个道理的运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父母在子女遇到问题向家长倾诉之时,家长要耐心地听子女所提的问题。“少啰嗦,你懂什么”这类的中国传统式的家长教育方式是十分不宜的。老师、父母都要有耐心倾听学生、子女的想法与打算,看看学生、子女要求、期望朝哪一个方向去努力、发展,如果学生、子女真的喜欢自己的选择,就要鼓励并帮助他们去实现。

3.从事人格教育,必须心灵开放,才能打开一些通路,让别人很愿意向我叙说他真实的感觉和体验。在此同时,不但丰富了我的体验,也能够使他有机会展现自己,这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步骤。

心灵开放(open-mined),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很流行的一个词汇。心灵开放,必须克服封闭、保守的心态。新儒家在构建新的体系之时,坚持儒家优位,对其他宗教仍不能理性对待,就显得比较保守,没有做到心灵开放,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态度上是对立的。

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就是源于他的“开放的心灵”。

其实传统儒家思想之中就有一些类似心灵开放的话语,如“四海之内皆兄弟”、“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云云,可惜在传统社会里这些开放性的主张并没有得到落实。反观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欧盟”,二三十国家联合起来,就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轴心时代”的孔子、苏格拉底在教育门徒之时,就已注重“心灵开放”,让学生很愿意向自己叙说他真实的感觉和体验。孔子、苏格拉底这二人没有什么专著留给后人,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辩论探讨的方式教育学生、开启智慧,看看《论语》、《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我们就可以知道“心灵开放”在知识传授、道德教化中重要性。

其实,学生也可能是教师的老师,古人早就说过“教学相长”的话,能做到的人似乎不多。在人格教育中,教师必须开放、包容地接受学生的想法,这样既可丰富教师的“体验”,也能够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真实地展现出来,这在使学生“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十分重要。这就是罗杰斯“我发现打开渠道使人能够与自己交流情感和私人知觉世界,可以丰富我自己”、“我发现当我能打开渠道使他人与我分享他们时,我也丰富了自己”云云的道理之所在。〔5〕22

4.罗杰斯人格教育的方法中,最特别的一点,称之为“非指导性的教学”。

在各类学院、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二十年教学经历使得年近五十岁的罗杰斯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1952年罗杰斯在哈佛大学发表的一场题为“影响人类行为的课堂”讲演中有《对教与学的个人观点》一文〔5〕256-259,谈到了自己的“非指导性教学”,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方式展现出来。

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非指导性的教学”的方法的运用,其中有师生教学现场、教学过程的真实描述。主要是要求老师要能在课堂中培养出一种非结构性、非比寻常的自由气氛:即在课堂中的任何时刻,没有人(包括老师)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会讨论什么主题,但学员们个人的需要、感受,都会被引发。罗杰斯曾问学员们:“你们来上课,不是要向我学习,而是我们大家互相诘问、互相刺激、互相学习。”每一个学员在课堂上都是抢着发言,前提是不能妨碍别人。结业时,曾有学员如此反应:“上这种课,使我体验到活力充沛的学习体验。”也有一位同学说:“我们的课采用了最好、最有效、最科学的学习方法。”〔5〕23

“诘问”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即“反诘法”:通常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教师)带领整个讨论,另一个(学生)因为同意或否定另一人而提出一些假定。这种反诘法就作为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就可以把问题争论的焦点充分曝光出来,从而推进问题的解决、真理的发现。

“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不由得使我联想到中国佛教史上禅宗的大禅师的教法。尽管禅宗大禅师的传授禅法的方式有些激烈、极端,但表现活力。比如,《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棒喝”教法,在中国禅宗的教学里非常有名,可以说培育了很多高僧。禅宗没有固定的、成规矩的教法,在当下教育中也可以灵活采用。

此外,禅宗的生命哲学也是非常精彩的,不像我们儒家给人的印象,就是“软趴趴”的。儒家“君子”、“圣贤”的追求到后来害了很多人,社会上流传着“百无一用是书生”。明清之际的河北学者颜习斋就曾“反儒”,说儒生如妇人孺子。《存学编》卷一《学辩》云:“白面书生,微独无经天纬地之略,兵农礼乐之材,率柔脆如妇人女子,求一豪爽倜傥之气亦无之。”《存学编》卷三《性理评》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其实历史上宋、明两朝的亡国,儒家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现代历史学家雷海宗的代表作《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就对儒家“重文轻武”的缺陷有很好的诠释。endprint

5.“非指导性的教学”,老师对学员们的发言,皆专心聆听,完全接纳,充分信任;这样比较能使学员们撤除心防,发展出“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我们还以教师教育学生为例,站在教育立场没有哪一个学生是教不好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一个教师教不出好学生,那么,老师是有责任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认真倾听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否能同理共感去体验对象所体验的世界,是“非指导性的教学”中很关键的要领。

注 释:

①整理者按:韦政通先生在《我的学思历程》中为《孔子》(《世界哲学家丛书》之一,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一书所写的内容简介中这样写道:“孔子思想最重要的部分,使他创建了成德之学。……孔子的成德之学包含三个部分而又密切相关:(1)成德的工夫(修身);(2)成德的理想(君子);(3)成德之教(以身作则)。其中修身是孔学的命脉,如缺乏精神修养这个基础,社会政治的道德理想的实践,无异空中楼阁。成德的理想,在为儒家塑造理想人格的同时,也赋予中国士人传统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成德之教在激励士人们成德意愿,确立人生奋斗的方向,以及如何从事修身的工夫,以达到提升道德,创造理想人格的目的。”(何卓恩、王立新主编《韦政通文集·知识人生三大调》,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3页)

②整理者按:徐复观先生该文刊登在台湾《中国人月刊》第一卷第八期(1979年8月1日)。大陆学者可从《徐复观全集》第十三册《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38-248页)中检录。“为纪念一九七九年孔子诞辰”,徐复观先生还作有《孔子与马克思》(《华侨日报》1979年8月28日)文。《孔子与马克思》、《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二文的副标题均作“为纪念一九七九年孔子诞辰而作”。

③整理者按:该文即是韦先生著《孔子》最后一章的延伸与补充,该文已收入《韦政通文集·人文主义的力量》(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4-44页)之中,大陆学友可以检录、翻阅此文。

④整理者按: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的回归》文:“不让许多浮浅不学之徒,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套进《论语》中去,抱着《论语》来糟蹋《论语》。”

⑤整理者按: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专任教授宋文里先生最早把《成为一个人》由英文原版著作——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1961(波士顿:霍顿米夫林有限公司1961年版)译成中文(繁体字本),由台湾桂冠图书出版社1989年出版,左岸文化出版社2014年再版。宋文里,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教育心理学系谘商心理学组博士,现任辅仁大学心理系专任教授,专长领域为文化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分析、宗教研究、艺术心理学。另译有《人类本性原论》(E. O.Wilson)与《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观点》(Jerome Bruner)等。卡尔·罗杰斯是助人职业者中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共有十六本著作,二百多篇专业论文和研究报告;他的著作已经印刷了几百万本,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主要著作有:《咨询和心理治疗》(1942),《当事人中心疗法》(1951),《心理治疗和人格改变》(1954),《患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1957),《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1959),《变成一个人:精神病治疗家的精神病观点》(1961),《学习的自由》(1969),《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1970),《成为伴侣:婚姻及其选择》(1972),《论个人权力》(1977),《一种存在方式》(1980)等。目前大陆翻译出版的中文简体字本主要有以下六种:《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张宝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罗杰斯著作精粹》(钟华、刘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卡尔·罗杰斯:对话录》(〔美〕基尔申鲍姆、亨德森编,史可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此书即是《On Becoming a Person》的大陆简体字译本)、《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李孟潮、李迎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论人的成长》(石孟磊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等。

⑥整理者按:关于罗杰斯“个人传记色彩的文章”,大陆学人可参阅〔美〕卡尔·罗杰斯著、刘毅、钟华译《罗杰斯著作精粹》“自述,1-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5页),还有卡尔·罗杰斯著,石孟磊等译:《论人的成长》第二、三、四章的内容(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1-74页)也是罗杰斯本人“为自己写的”具有自传性质的文章。

⑦整理者按:《罗杰斯著作精粹》“自述”——《这就是我》一文,刘毅、钟华的译文如下:“在我看来,体验就是最高权威。有效的试金石就是我自身的体验。其他人的想法、我自己的想法都不如我的体验具有权威性。我必须一次次地反复验证,在成为我自己的过程中发现和接近真相。圣经或预言,弗洛伊德或科学研究,上帝的启示或人类都没有我自己的直接体验重要。用符号家的术语来说,我的体验越基本,它就越具有权威性。这样,体验在其最低水平上就具有最高权威性。”(第25-26页)

⑧整理者按:韦政通先生《九十感言》一文,以《韦政通教授九十感言》为题,公开发表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10—11页。在此,谨对《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主编张京华教授表示致敬与感谢!

⑨整理者按:《庆元学禁中的朱熹》一文系韦先生为参加1992年5月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朱子学会议”而作,收入钟彩钧主编《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3年版);后收录入韦先生的论著《中国思想与人文关怀》(台湾洪叶文化公司2000年版),今又被选录入《韦政通文集·时代人物各风流》(第38-65页)。endprint

参考文献:

〔1〕韦政通.韦政通文集·时代人物各风流〔M〕.北京:中华书局,2011:3-21.

〔2〕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反思·附录〔M〕.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0.

〔3〕韦政通.韦政通文集·知识人生三大调〔M〕.北京:中华书局,2011:84.

〔4〕韦政通.韦政通文集·人文主义的力量〔M〕.北京:中华书局,2011:26.

〔5〕(美)罗杰斯著;钟华、刘毅译.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美)罗杰斯著;石孟磊等译.论人的成长〔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7〕(美)霍华德·基尔申鲍姆、瓦莱丽·兰德·亨德森编;史可鉴译卡尔·罗杰斯:对话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韦政通.中国哲学思想批判〔M〕.台北:大林出版社,1968:274.

〔9〕唐君毅.人生之体验〔M〕.香港:人生出版社1956:14.

〔10〕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3、89.

〔11〕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38—249.

〔1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94—498.

To Making Lively of the Peoples Characters Education: Some last Ideas towards Confucianism (Shang)

Wei Zhengtong(Speech) Zhanghongming(Organized)

(Taiwanyilan University, Taiwan Yilan 26041; Zhejiang Social Scientific Institute ,Zhejiang , Hangzhou 31007 )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new Confucian,the article tried to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new Confucian in GangTai, to look for a new approach or a tool,in order to lively used the moral humanity education created by Confucian and Mengzhi in the modern time. The article used mainl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Luo Jieshi in the book To Become a person the theory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and how to teach a person by the Chinese Buddhist tutors. To lively used the traditional personalitys education by Confucian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also to practice it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surface thinking mode and ideas, in order to have some help with some people who do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Key words: personality education, lively, to become a person, Confucian, Buddhist mediators

责任编辑:黄万机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儒家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