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6-01-11杨玉荣
杨玉荣
(西安市胸科医院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01)
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该病传染的速度快,其主要的发病人群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和老人。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发病后均会出现心理状态欠佳、精神萎靡的情况,从而影响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不利于其身体康复[1-3]。因此,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为探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我院对近期收治的部分肺结核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西安市胸科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住院治疗。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其平均年龄为(30.5±10.4)岁;其中有原发性肺结核患者30例,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20例,有浸润型肺结核患者12例,有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12例,有其他类型肺结核患者6例;其中文化程度为小学的患者有30例,为中学的患者有44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患者有6例。在这些患者中,有40例患者合并支气管炎、肺气肿,有3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有针对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力克肺疾片、利福喷丁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盐酸莫西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具体的方法是: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关于肺结核的知识,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提高其对肺结核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调节心态,避免其受到不良的心理刺激。让患者获得充分的休息,避免其劳累,注意预防感冒。让患者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为有针对性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消除患者自卑、悲观、恐惧的心理状态。过去,肺结核又被称为“肺痨”,人们谈之变色。大多数患者不能科学地认识肺结核,其病情一经确诊,就会出现自卑、悲观等心理状态,与亲人和朋友出现隔阂,不敢出门,更不愿意同他人进行交流。为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耐心地讲解肺结核发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治疗的方法、治疗的疗程、治疗的效果,消除其对治疗的顾虑,帮助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时向患者强调,积极地配合治疗,可以彻底治愈该病。2)消除患者害怕、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肺结核患者长时间接受治疗,不能外出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其亲友也不能经常来医院探望。这使得该病患者常常处于无亲友照顾的状态,且部分患者不适应医院的环境,进而出现空虚、害怕、烦闷、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为此,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近患者,与其聊一些与生活、家庭有关的话题。定期组织病友联欢会,开展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增加患者间的交流,丰富其住院的生活,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满足其合理的需求。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国家针对结核病的免费诊疗政策,消除其对治疗费用的担忧。3)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用药的种类较多,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反复服药和住院。因此,很多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已经痊愈或不可能痊愈,不配合进行治疗甚至彻底放弃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不重视按规定用药,认为少服一次药或一种药没关系。对此,护理人员在发药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讲解定时、定量用药的重要性,确认其服药后再离开。4)消除患者不安、冲动、焦躁的心理状态。反复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不安、冲动、焦躁的心理状态。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为其普及关于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的知识,可时常为其播放能平复其心情的轻音乐。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照顾其情绪,帮助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使用SAS量表和SD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或抑郁的程度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有针对性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
3 讨论
在肺结核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依据此评估的结果,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患者住院期间,为其讲解结核病发病的原因、治疗的目的、病情变化的原因等,能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疾病,缓解其不良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使其配合进行治疗[4,5]。但长时间的治疗会使患者感到疲惫和反感,进而不配合进行治疗,导致其病情反复发作,加重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6]。因此,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人施护、因病施护,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及时消除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同时让患者意识到,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延长其治疗的疗程,使其能够自觉地调节心理状态。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来选取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亲属、朋友进行心理护理,为其讲解肺结核传播的途径、发病的原因、防治的方法等,使其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患者,并让其监督患者按规定用药。近年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仍需要完善。相关的医疗卫生单位应结合肺结核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
总之,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状态。
[1] 孔庆冉.心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5):445-446.
[2] 梁丽珍,郭金凤,赵秀琴,等.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6):501-501.
[3] 曾珂.102例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94-96.
[4] 夏丽萍.中年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29-130.
[5] 李艳玲,朱丽红.围术期心理护理在减轻肺结核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39-40.
[6] 徐艳芳.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