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6-01-11吕心路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血栓性二聚体阳性率

吕心路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太仓 215400)

血栓性疾病(thrombotic disease)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栓塞性疾病。此类疾病是由于患者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其凝血-抗凝系统失衡而引发的[1]。此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血栓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相关的研究发现,此类疾病患者的血液呈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而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纤溶酶降解为交联纤维蛋白时产生的分子量约为62×103的特异性产物,其水平可以反映出机体的凝血状态及继发性纤溶的强度[2]。因此,临床上常通过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来了解血栓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中,我院以87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3 月至 2015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7 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人。将87 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8例。他们的年龄在43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8±9.16)岁。他们中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有冠心病患者15例、有急性脑梗塞患者18例、有陈旧性脑梗塞患者17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例、有急性肺栓塞患者14例。本组患者均未患有外伤性脑出血、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均未出现严重的功能衰竭。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13例。他们的年龄在42岁~7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2±8.45)岁,本组研究对象的体检资料显示其均为健康人。

1.2 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前均未使用过纤溶药物或抗凝药物。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仪器和试剂是由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CA7000 型血凝仪和配套试剂。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是:采集患者清晨时的空腹静脉血5 ml,将采集到的血液置于含有浓度为3.2%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抗凝管内,用3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分离出血浆。然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D-二聚体的水平和阳性率的比较 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为(171.38±156.51)ng/ml,观察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为(794.99±318.25)ng/ml,观察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D-二聚体的阳性率为3.33%,观察组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的阳性率为73.56%,观察组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D-二聚体的水平和阳性率的比较

2.2 观察组患者中不同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和阳性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不同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和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栓性疾病患者,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血栓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不同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和阳性率的比较

3 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产物。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水解纤维蛋白原可释放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在凝血因子XⅢa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在溶解酶的降解过程中可生成D-二聚体。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产物,其水平可以反映机体内继发性纤溶的强度,是一个特异性纤溶过程的标记物,也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3]。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当机体的血管中有血栓形成或者出现纤维溶解过程就会使其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而且研究证实,脑梗塞、心肌梗死、肺栓塞及主动脉夹层等血栓性疾病均可导致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升高[4]。因此,D-二聚体在机体血浆中的水平升高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此研究结果与黄小波、傅林金等人[6,7]的研究结果一致。此研究结果证实血浆中 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作为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本次研究还发现,不同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急性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血栓性疾病患者(P<0.05),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的阳性率高达100%。此外,研究的结果显示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血栓性疾病患者,这可能与急性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关。

综上所述,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的水平会较健康人显著升高,且不同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对其病情进行诊断。

[1] 朱岩举,党晓卫,许培钦. 血栓性疾病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6):680.

[2] 张金彪,代荣琴. 二聚体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152-1153.

[3] 崔立业,李军莉. 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07-1308.

[4] 王梅,王金良.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84.

[5] 何大勇,杨玲,王春华. D-二聚体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4,20(9):1690-1692.

[6] 黄小波. 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662-663.

[7] 傅林金. 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1):91-94.

猜你喜欢

血栓性二聚体阳性率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妇产科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护理
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