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方案》的缺憾与完善
2016-01-11王一朱
王一朱
【摘要】《汉语拼音方案》推行50多年,成就巨大,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与时俱进,使之更加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需要,有必要对这个“方案”予以完善。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缺憾;完善
《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套注音工具,帮助人们学习现代汉语语音、学习普通话,还可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在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汉字编码、文献检索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融入国际社会的广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运用的迅速普及,《方案》也显现出一些缺陷。为了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方案》也必须修订和完善。《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下面就从这五部分依次说明。
一、字母表
(一)字母体式
1.“ag”与“ag”
《汉语拼音方案》发布时使用的字体是世纪哥特体,与国际普遍使用的拉丁字母略有不同,主要差别是字母A的小写a和字母G的小写g。如果采用目前通用的Times New Roman输入字母,出现的是a和g。当时设计字母时是出于书写简便的考虑,选择了a和g。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a、g很不方便键盘输入,而《汉语拼音方案》本身并没有规定用哪种字体。所以建议修订时印刷体统一采用通用的拉丁字母形体。由于a、g书写不便,手写可仍旧使用a、g,在附注里说明一下即可。
2.“Li”与“Ll”
另外,《方案》中i的大写《字母表》用一竖“I”表示,上下两端没有装饰的小横线,跟L的小写“l”一样,容易混淆。建议采用拉丁字母的手写形式,写作“I”。还有,L的小写手写体可以考虑用“l”下方带小钩,以便跟数字“1”分开。
(二)字母读音
汉语拼音包含本音、呼读音、名称音,而《汉语拼音方案》对这三类读音没有作明确说明,致使很多人认为呼读音就是本音,或是不知道“名称音”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名称音呢?“国际通例,元音字母以本音(音值)为名称,辅音字母在本音上附加元音作为名称。不响亮的辅音字母上加上元音,说起来就响亮了。这就是字母的名称。”拼音中的辅音字母,有的在前加“欸”作名称,例如b念“杯”(be或bei);而有的在后加“欺”或“阿”,例如f念“欺夫”(ef或eif);w念“哇”(wa);还有的是特别规定,例如r念“阿尔”。这对初学汉语者来说,掌握起来很困难;而且名称音不易被推广,因为普通话里没有c[ce或cei],d[de或dei]等等这样的音节,所以看到一个字母能用汉语拼音名称音将其正确称读出来的人很少。我们从小接触汉语拼音时,接触的就是b[po]、p[p‘o]、m[mo]、f[fo],对这套音相当熟悉,所以要统一规范一下,建议汉语拼音辅音按“呼读音”称呼,元音念本音,取消名称音。
(三)注音
《方案》的字母表、声母表和韵母表均使用注音字母标音。但随着汉语拼音的普及,尤其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和初学汉语者来说,注音字母非常陌生,而且它不完全是音素字母,注音不够准确,不便于语音的标注和分析,书写也不够方便。而且容易给字母名称的读音造成混乱和误读。所以建议保留注音字母不变,额外添加国际音标为其注音,以求注音精确。
二、声母表
《方案>中规定: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可以省作Z、C、S。省写后,很不方便计算机的输入,而且字母上面的符号易与声调发生混淆,所以建议删除这条规定,不用省写。
三、韵母表
1.舌尖元音i(前)[]、i(后)[1]与舌面元音i[i]是三个不同的韵母,但《韵母表》把两个舌尖单元音韵母[1]和[1]归并在/i/音位里,容易使人用[i]代替[1]和[1]。舌尖前元音i[l]只出现在辅音声母z、c、s的后面,舌尖后元音i[l]只出现在辅音声母zh、ch、sh、r的后面,它们与舌面元音i[i]出现条件不同,舌面元音i[i]绝不出现在z、c、s和zh、ch、sh、r的后面。另外,i[1][1]属于开口呼,而i[i]属于齐齿呼,但韵母表里只写作i,所以建议将i[1][1]单列为韵母,这样可避免使人将它们误当作齐齿呼韵母。
2.“er是个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e[a],称卷舌元音。”《方案》中的r用在er中不代表音素,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所以er虽用两个字母标写,仍是单元音。它与a、o、e、i、u、v (ü)的地位是相同的,建议将er列入韵母表。
3.附注(3)可中说“韵母世单用的时候写成e”,但在实践中,很少有人把“世”写成“e”。e记录[£]音,单用时写作e,与i、u结合时还要省去其上面的符号(ie[i£],ue[y£]),所以ê的利用率很低。另外在拉丁字母基础上加符的形式不便于计算机输入,而且字母上面的符号易与声调混淆,所以建议废除ê的写法,改写作e,作为/e/音位的一个音位变体。《方案》用一个/e/音位代表了[](用于ie、ue)、[e](用于ei、uei)、[a](用于en、uen、eng、ueng)几个变体,符合音位归纳的互补原则。
4.y、l4,、ü
(1)y、w的使用
附注(4)关于y、w的使用规则不统一,i行、u行有时加写,有时改写,这样时加时改,让初学汉语者难以掌握。况且《方案》中,y、w只见于字母表,不见于声母表和韵母表,却出现在与i、u、ü组合的音节中,而且y、w不发音,有时只是替代一个元音音素的音(i、u),那么就可以把y、w当作纯粹的符号来看待。既然是符号,就可以一律在零声母音节前面加上y、w而不改写:i、ü行加y,如yi(衣)、yia(呀),u行加w,如wu(乌)、wua(蛙)。y、w的作用只是使音节界限分明,不表示实际发音,起隔音符号的作用。
(2)ü
“韵母表”中的“ü(迂)”,是唯一一个“英文字母”里所没有的字母,这在计算机运用中造成了一大难题。世界通用的键盘都是使用英文字母,而“ü”是中国汉语拼音中特有的一个字母,所以在输入汉语拼音时无法正常输入,只能通过“插入特殊符号”的方式,降低了汉语拼音的输入速度。对照“字母表”,我们发现解决字母“ü”难题最简单、科学的办法就是用字母“V”代替字母“ü”。一方面使汉语拼音的字母和英文字母完全一致,实现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启用了“字母表”里原本虚设的字母“V”。在一些中文的拼音输入法中,人们已经在用字母“V”代替了字母“ü”,以解决字母“ü”的正常输入难题。例如:输入中文“女”字,只要按“n”和“v”键就行,输入中文“吕”字,只要按“l”和“v”键就行。
另一方面,《方案》附注中规定:“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u上两点省略。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这些规定,常常使初学汉语者分不清字母u和字母n。如果用字母“V”代替字母“u”,就不会产生这种难题,例如:yv(迂)、yve(约)、yvan(冤)、yvn(晕);jv(居)、qv(区)、xv(虚),nv(女)、lv(吕),不用再做任何附加说明。
5.10u、uei、uen
《方案》规定“10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写成1U、Ul、un”,中间的韵腹省掉了,而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例如“ioU”发音是先读i,然后到o,再收小到u音,省略掉o后,实际的读音还是有韵腹的。对初学汉语的人来说,有可能把字母的省写当成实际语音的省略,根据字母直接去拼读。况且,ioU,uei还属于中响复元音,省掉后会影响实际音值。其次,声调要标在主要元音上,而韵腹省掉之后,调号只好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同样是i、u两个元音,iU和Ui调号位置却不一致,也容易造成混乱。另外,韵母表里有ioU,uei,uen,却没有iU,Ui,un,这也造成了记忆的负担。所以综上,建议还用全拼式,不省写。
四、声调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母音”即“元音”、“韵腹”。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复元音,单元音充当韵母时辨识起来没有问题;如果是复元音,又分为前响复元音ai、ei、ao、Ou;后响复元音ia、ie、ua、u0、ue和中响复元音iao、10U、uai、uei。对初学者来说,确认哪个元音是主要元音是很困难的。所以建议把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字母上,避免了寻找主要元音的麻烦,也确定了音节间的界限,充当了“隔音符号”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关于声调符号规定的另一个不便之处就是不方便计算机的输入。“声调”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符号”只能以“插入”的方式输入计算机,极大地影响了输入汉语拼音的速度。可以利用国际通用的键盘,用“1”“2”“3”“4”代替原来的“声调符号”,分别标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依然不标。例如“我是学生”的汉语拼音写成:“w03shi4xue2shengl”。这一点在《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里已有规定:“四个声调符号依次用l、2、3、4表示(轻声用5表示),放在该音节字母之后。”用数字表示声调的最大好处就是方便计算机输入,节省了时间;其次就是分开音节,也起到了“隔音符号”的作用。
3.“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说法太过专业,建议改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五、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l ao(皮袄)。”由这条规定引出了两个问题,如下:
1.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有时候不会混淆音节的界限。例如“教案”(jiao' an)一词,第二个音节不可能被写成oan。因此,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这样的音节中不必加隔音符号。但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词条【教案】注音为“Jiao' an”;又比如:木耳( mu' er)、卷叶蛾(juanye' er)、巍峨( wei'e)等等,《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些词注音时均加上了隔音符号。即相连的两个元音,不属于同一个音节的,中间加隔音号。所以,建议把《方案》中“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这句话删掉。
2.不以a,o,e开头的音节,也可能发生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的问题,例如在鼻韵母上。普通话里的带鼻音韵母共有十六个,韵尾是n和ng。以n开头的音节可能会与前面的音节发生混淆,被误作前一音节收-n尾,例如“binan”(避难),易被读作“bin' an”;而以g开头的音节遇到前边音节前鼻韵尾n时,容易被人误认作后鼻韵尾ng,使后面音节为零声,例如dangan(单干),易被读作“dang' an”。
综上,关于隔音符号的规定应改为:a、o、e或n、g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 ao(皮袄),xi' nan(西南)、dan' gan(单干)。
六、结语
我国50多年前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公认的最佳方案。对《方案》提出修订和完善的思考,是为了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优化《方案》,会有利于扩大其应用范围,使之能够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更顺利地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