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接受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10乔攀登
乔攀登
(焦作同仁医院 河南 焦作 454001)
心脏骤停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致死性临床事件。对心脏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后,其可因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促炎/抗炎介质失衡而引发包括心功能障碍在内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itiple organ dya- function,MODS)[1]。在对心脏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后有效地保护其心肌的功能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乌司他丁(UTI)是一种从健康成年男性的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糖蛋白。此药属于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多种蛋白酶的活性、稳定溶酶体、抑制溶酶体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2]。近年来,我院为部分接受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相关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41例患者均为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成年心脏骤停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8例,其平均年龄为50.7岁,其中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8例、原发病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有7例、原发病为心脏病的患者有5例。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6例,其平均年龄为51.4岁,其中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10例,原发病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有6例,原发病为心脏病的患者有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均对其进行规范的心肺复苏抢救,在其恢复自主循环后为其采取维持呼吸与循环系统的功能、防治继发性感染、进行脑复苏、脱水、降颅压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将20万U的此药溶于20ml的生理盐水中为其进行缓慢的静脉滴注,每日用药2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即刻、心肺复苏后的第12h、第24h、第48h、第72h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值(CKMB)及乳酸值(LAC)的变化情况,并计算其心肺复苏后第12h、第24h、第48h、第72h的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治疗前血乳酸的浓度-治疗后血乳酸的浓度)/治疗前血乳酸的浓度×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定性资料进行χ2检验,对定量资料进行t检验,取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的第48h、第72h其乳酸清除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K-MB值均在心肺复苏即刻开始升高,并于心肺复苏后的第24h达到峰值。两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的第48h、第72h其CK-MB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心肺复苏后的第24h相比,两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的第48h、第72h其CK-MB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的第48h、第72h其CK-MB值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对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值的分析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易发生的致死性临床事件之一,其发病与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心衰、休克、心脏破裂等多种因素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对心脏骤停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可达40%-60%[3]。但在对此病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成功后其机体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的缺血缺氧,在其自主循环建立后还可因发生心功能不全而引起再灌注损伤[2]。对心脏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只能解决其一部分心脏中血液输送障碍的问题,即使其自主循环恢复,也可因血液动力学的状态不稳定及发生微循环障碍等情况而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及氧债增加的情况,并可因其局部组织中形成大量的氧自由基而导致内皮系统被激活及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进而可引起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4]。此外,在对心脏骤停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使其自主循环恢复后,其机体还可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并启动抗炎系统,激活多种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其患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5],进而可诱发低血压或MODS。发生MODS的患者死亡率较高。
在对接受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肌损伤监测方面,血清中 的CK-MB值是最敏感的指标[6]。心肌组织内富含CK-MB,心肌组织受损可显著影响血清中MB的活性。分析血清中MB的活性可准确地评定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程度。
乳酸是人体内葡萄糖进行无氧代谢的终末产物之一。危重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其体内血乳酸值密切相关,其血乳酸值越高其预后就越差。但与乳酸清除率相比,血乳酸值易受到患者基础状态的影响。临床研究证实,乳酸清除率是判断危重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7]。Nguyendng 等人的研究发现,与低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10%)的危重病患者相比,高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大于10%)危重病患者的存活率明显较高[8]。
研究发现,乌司他丁具有阻断SIRS向MODS发展、降低血液中TNF-a及IL-6的浓度、拮抗氧自由基和细胞毒蛋白酶、直接与细菌毒素结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伤、上调抗炎因子的水平、下调促炎因子的水平、阻断全身性感染引发的MODS等作用[9]。Cao等人采用兔心脏温血灌注模型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乌司他丁可改善心肌的收缩性,减轻冠状内皮受到的损伤。Masuda等报道,乌司他丁能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氧化酶的酸化能力,维持线粒体的功能,恢复受损心肌细胞正常的能量供应[10]。此外,乌司他丁还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等作用[11]。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为接受心肺复苏术的心脏骤停患者应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肌酸激酶同工酶值与乳酸清除率,能减轻其心肌受到的损伤,保护其心脏的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姜兴权,陈星海,李金果.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脏梗死心肺复苏术后多脏器功能保护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3)135.
[2]谭凯丽,金环,张晓林.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2):186.
[3]TheLMC,o′connor CM.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ation his torical perspective to wecent investigations.Am Heart[J],1999,137(1):39-48.
[4]曹英俊,查贵智.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心肌功能障患者的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12):2374.
[5]刘尉.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161.
[6]陈凤才,陈忠堂.磷酸肌酸梅心肌型同工酶[J].南京医学院学,1985,5(1):29.
[7]OKoric ON,Dellingerp.Lactate biomarker and potention ther a peutic target[J].Crit care clin,2011,27(2):299-326.
[8]刘健,李宁.乳酸清除率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研究概况.[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8):787.
[9]付笑飞,刘乐雷,王建军.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大鼠呼吸及相关肺损伤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5):688-690.
[10]景炳文.乌司他丁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2):117.
[11]闵怀臻.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