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手术后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对促进其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2016-01-10葛晓红
葛晓红
(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300)
肱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该病多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导致的,如遭受重物撞击、挤压、打击或扑倒时手或肘部着地等[1],且多数该病患者均为粉碎性骨折。手术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最佳方法。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进行手术后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促进其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手术后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对促进其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我们近年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0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肱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X线检查得到确诊,均进行了手术治疗,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在甲组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其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3.1±2.8)岁。其中,有闭合性骨折患者65例,有开放性骨折患者35例。在乙组中,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其年龄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44.3±3.6)岁。其中,有闭合性骨折患者68例,有开放性骨折患者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我院在术后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①在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并指导其将患肢抬高,以免其患肢发生肿胀。在手术后的5~10天,指导患者进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等部位的收缩训练,并协助其进行手部和肩部的被动训练,同时每天对其患肢进行肌肉按摩,每次按摩的时间为5~10min,每天按摩1~2次。②在手术后的2~4周,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功能的恢复训练,主要指导其进行肘关节的屈伸训练和前臂的牵拉训练。③在手术后的6~8周,根据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对其进行肘关节的伸、屈、旋转及外展等训练,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2]。
1.2.2 我院在术后对乙组患者进行个性化康复训练,具体的方法是:①对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其运动的安全性进行打分,具体可分为运动安全的患者(得分为71~100分)、运动较安全的患者(得分为41~70分)及早期不宜进行运动的患者(得分为0~40分)三类。然后根据患者的分型情况,严格控制其训练的强度和力度,避免由于进行过早、过度或不正确的运动给其带来不良的影响。②在手术后的3~5天,密切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严禁其进行过度的活动。此外,要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的被动训练,包括协助其进行前臂的牵拉训练、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收缩训练等,以防其发生肌肉痉挛、萎缩等情况。③在手术后的1~2周,根据患者骨折端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屈肘、伸肘等训练。在训练时,首先指导患者进行两组(30次)肘部的收、伸、屈、旋转及外展等训练,然后再协助其进行两组肘关节的被动屈曲训练。在手术后的3~4周,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等长训练和手腕功能的恢复训练。④术后的5~10周,患者的疼痛症状已基本消失,其肘关节和前臂的活动功能已基本恢复。此时应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肌肉力量训练,可指导其用患侧的手握住重量适中的小沙袋并向上提起,每次训练的时间和强度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⑤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表,并叮嘱其要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表进行训练,切不可训练过度。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其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的情况及其骨愈合的情况[3]。
1.3 观察指标
①我院使用自制的肘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优:患者经治疗后其肘关节可以正常活动,未出现疼痛感,且对其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分值超过80分。良:患者经治疗后其肘关节可以进行轻中度活动,其肘关节无疼痛感或存在轻微的疼痛感,对其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分值为60~80分。差: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优良率=优率+良率。②我院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为80~100分表示其对康复训练的效果满意,得分为60~79分表示其对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满意,得分低于60分表示其对康复训练的效果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1个月和6个月后其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的比较
①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乙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5%,甲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65%。乙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6个月的康复训练,乙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8%,甲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0%。乙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在接受康复训练1个月和6个月后其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效果满意度的比较
乙组中对康复训练效果感到满意的患者有75例,感到比较满意的患者有23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其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8%;甲组中对康复训练效果感到满意的患者有54例,感到比较满意的患者有31例,感到不满意的患者有15例,其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总满意率为85%。乙组患者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肱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主要包括复位、内固定和康复训练三个环节,其中手术治疗是基础,而术后康复训练是保证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关键[4]。过去,临床上常对进行手术后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但效果欠佳,部分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差。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进行手术后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促进其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治疗,乙组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李旭辉[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对进行手术后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且能提高其对康复训练效果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吴维国,黄斌,罗靖致,等.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4):53-56
[2]张振江,曾彬,汪鑫. 肘关节功能个性化康复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的效果研究[J]. 现代养生B. 2015(1): 122-123.
[3]张庆宇,东靖明,李奇,等. 早期康复训练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22): 2255-2259.
[4]戴闽,杨康骅,艾江波,等.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个性化康复治疗[J]. 中国 矫形外科杂志. 2012, 20(14):1257-1259.
[5]李旭辉. 钛合金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肱骨远端骨折:可行及有效性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35): 5679-5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