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瓜蒌皮注射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10张翠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7期
关键词:瓜蒌皮脑血管病缺血性

张翠平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药剂科 河北 武安 05630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此病患者如果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脑组织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1]。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在本次研究中,对84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瓜蒌皮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使用瓜蒌皮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这些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MRI检查及CT检查被确诊患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3例。他们的年龄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3±3.22)岁。其中,合并心肌缺血的患者有41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有34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例。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扩管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瓜蒌皮注射液进行治疗,瓜蒌皮注射液的用法是:取12ml的瓜蒌皮注射液,将其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静脉滴注1次,连续用药14d。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舒血宁注射液的用法是:取20ml的舒血宁注射液,将其加入到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静脉滴注1次,连续用药14d。

1.3 观察指标

①在进行治疗前后,分别使用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②为两组患者均采集4ml的空腹静脉血,对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及红细胞比容(HCT)的检测。③在进行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治疗结束后,患者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90%。②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在46%~89%之间。③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在18%~45%之间。④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或增加幅度<18%。⑥恶化:治疗结束后,患者NIHSS评分的增加幅度>18%。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的平均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患者NIHSS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患者机体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n,分)

表3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时间 WBV (mPa·s) PV(mPa·s) HCT全血高切粘度 全血低切粘度研究组 进行治疗前 7.11±1.06 10.23±1.58 1.69±0.23 0.49±0.05进行治疗后 6.01±1.12 8.46±1.42 1.28±0.15 0.41±0.04对照组 进行治疗前 7.15±1.09 10.49±1.62 1.72±0.26 0.51±0.06进行治疗后 6.97±1.24 9.85±1.51 1.52±0.34 0.45±0.04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减少、氧自由基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2-3]。近年来,临床上在对此病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为其通常使用瓜蒌皮注射液进行治疗。此药是从瓜蒌干燥的果皮中提取出来,后经现代生物技术处理、加工而成的纯中药注射剂。此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调脂等功效[4]。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瓜蒌皮注射液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张国良,曲震理,丁可等.瓜蒌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248-249.

[2]卢鹏飞,施伟丽,王志国等.瓜蒌皮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J].中医杂志,2013,54(16):1428-1431.

[3]周广怡,聂岁锋,戴良等.瓜蒌皮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07-2309.

[4]刘艳艳,聂本津,张志明等.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86-288.

猜你喜欢

瓜蒌皮脑血管病缺血性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清热化痰的瓜蒌皮
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的成分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