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时用二尖瓣手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效果研究

2016-01-10顾鸣鸣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2期
关键词:纤颤心房消融

顾鸣鸣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心房纤颤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据统计,有超过50%以上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心房纤颤的情况。并且,随着这类患者心房纤颤持续时间的不断延长,采用传统药物疗法及电复律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下降[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射频消融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并且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关的研究认为[2],在对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实施二尖瓣手术的同时,对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提高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存质量。为了证实这一观点,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8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心房纤颤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在对比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龄为25~67岁,平均年龄为(46.2±7.1)岁,其病程为0.6~16.5年,平均病程为(10.3±2.3)年;在联合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13例,其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6.7±6.9)岁,其病程为0.7~16.8年,平均病程为(10.7±2.6)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比组患者实施二尖瓣手术,具体的方法是:①为患者进行全麻。②麻醉成功后,在患者胸部的正中做切口。③视患者的病情为其实施左心房血栓清除术及瓣膜手术,所有手术均严格按照传统的手术步骤进行。④术后,让患者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初始的服药剂量为0.2g/次,3次/d,连续服药7d后,让患者将服药的频次降至2次/d,连续服药21d后,再让患者将服药的频次降至1次/d,连续服药3个月[3]。为联合组患者在实施二尖瓣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具体方法是:①在患者窦房结构的功能恢复正常后,视情况为其制定进行消融治疗的步骤。临床上通常先从患者双肺静脉的根部开始为其进行消融治疗,然后依次是Marshall韧带、左心耳,直至三尖瓣后瓣。②在患者的心肌组织上夹双极射频头进行消融治疗,直至仪器自动报警,治疗结束。③视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对其进行消融治疗的次数,通常为2~3次。④治疗结束后,为患者留置心外膜起搏导线,并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心脏停搏的时间、左心房的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动脉收缩压。②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红蛋白尿的发生率。②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对比其窦性心律的恢复率及心功能恢复至Ⅱ级(轻度心衰)的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录入spss20.0中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明显大于对比组患者,联合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停搏时间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术中血红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但联合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据统计,器质性心脏病(如心力衰竭、二尖瓣病变等)患者发生心房纤颤的几率极高。临床实践证实,单纯采用二尖瓣手术治疗心房纤颤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患者在术后的病情复发率极高。有研究认为,在对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实施二尖瓣手术的同时,对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地提高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射频消融疗法主要是利用射频能量的穿透性以及稳定的热损伤性对心脏组织的电传导进行阻断,进而有效地预防心房纤颤的发生,此疗法具有简单、安全、高效、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明显大于对比组患者,联合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中血红蛋白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但联合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的结果[5]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同时用二尖瓣手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张小涛.评价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95-96.

[2]李阔,梁智星.二尖瓣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持续性房颤[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9(5):622-623.

[3]成明,吴天驰,田伟臣等.双极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纤颤[J].医学信息,2015,(40):132-132,133.

[4]张小涛.瓣膜置换术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3):3611-3613.

[5]马小龙.二尖瓣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房颤消融两种路径——双房消融与左房+简化右房消融的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纤颤心房消融
消融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百味消融小釜中
和肽素在快速心房纤颤中的临床研究
左心房
花开在心房
心房纤维性颤动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