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数字化遇上创课

2016-01-10上海市嘉定实验小学校长

新校长 2016年1期
关键词:班级作业评价

文 / 花 洁(上海市嘉定实验小学校长)

我演讲的主题是当数字化遇上创课。我们学校是一个BYOD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使用自带设备,进入“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开展个性化学习。

我想问各位,如果现在要求大家,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使用手机,而且只能看几个特定的人发给大家的特定内容,看的时候屏幕被锁定,还不能随意翻页,你的感受会怎样?很难过吧。

大家会觉得这样的控制和限定不是我们互联网这个时代的特征,那么它也一定不是我们“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育特征。

常态化学习而非常态化教学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常态化学习而非常态化教学。

近年来由于学校采取BYOD的模式,我的校长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布置、检查转为更多引导、数据解读、评估,以及持续改进。先来看第一组数据。

第一组是创造课程与课程点击量的数据,教师和学生共创课2324节,每日平均增加448个,其中教师创造课程与学生创造课程的比例为1∶27,也就是说教师创造1个,学生创造27个。这里还不包括学生的自由创作。

这些数据是6月24日到11月17日的,其中不含暑假,包含节假日。这期间累计被点击15.1万次,根据复制创课行为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教师互相协作,利用系统资源开放性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

红色的部分,代表的是我们要关注的,白色部分是健康的,绿色部分是非常健康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各个年级的创课数据。

一年级创课总数:4212

二年级创课总数:9289

三年级创课总数:5401

四年级创课总数:4254

数据反映我们4个年级的常态化学习的应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和三年级。其中一年级和四年级的教师平均制作创课最多;一年级利用练习组工具的程度最高;一二年级的师生交互最活跃;二年级的学生制作创课最多;三年级布置挑战数最少。

上图是班级的学生数据,蓝色部分是创课的总数,红色部分是班级的讨论总数,绿色是班级圈子发布的主题总数,每个年级的绝大部分班级是语、数、英三门学科共同推进,1(6)班是两个月以后开始转为数字化学习的,所以数据比较低。

学生自发创课约占35%,还有65%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创课,学生创课累计被点击317558次,而且79%的学生能够使用针对知识点的动态训练来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累计训练143298起,学生累计发送评论数58432次。

个性定制,不同的个人学习空间

在这样的常态化学习下,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个人空间是不一样的。

这个是王珈琦同学的空间,她把每日的作业储存在空间里,作业包括阅读作业、英语作业、数学作业等。她有自己专属的阅读方式,并和别人做阅读分享。

这位同学的个人空间就是以内容主题来归类的,其中一个标签是作业管理,每天可以用作业通软件来管理自己的作业。发布给老师后,老师可以看到一个班级所有孩子平均完成作业的时间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专注度。

每一个创课都可以加入语音或文本,还可以插入网页。比如可以加入他自己动手做的关于数学知识“单位”的演示。BYOD,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空间。

打开教师的空间,每个空间也都是不同的。语文许燕老师,她的空间有作业管理、阅读专辑、佳文共赏、我快乐我分享等13个专辑;另外一位语文老师张琛晖,空间有古诗诵读、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学生活动、健康生活、网络资源等13个专辑。

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每个孩子和教师都可以做到。个人的空间是由自己专属的学习方式来决定的。

上述的那组数据和师生的空间到底能够给我们的评价带来什么启示呢?

图一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主要是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深度来综合评价的,提示我们补短,补什么短。

图一

图二是认知过程中的兴趣倾向,提示我们扬什么长,怎么样扬长。

图二

图三是对孩子未来能力的关注与评估,六大核心技能是从2012年OECD发布的21世纪十大核心能力精简而来。每一个能力的评价都源于日常过程中适时采集的数据而进行的综合评价。

图三

通过上述的数据以及学生和教师的空间演示,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我们要走出单一,从教的角度出发打破一味强调常态化教学的瓶颈,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常态化学习。我们要重新定义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我们的孩子从有限的教学时段走向无边界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转型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转型。

我们来看一个学生的学习流程。我们以《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设计制作微课,学生课前看微课,尝试达成知识与目标的技能,最后通过练习来判断自己目标的达成度。

第二个流程是产生数据,一类是班级群体的数据,一类是个体的数据。学生在课前看完微课以后,老师查看全班的数据,可以看到每一题的正确率情况,也可以看到每一题用时的具体情况,正确的有哪些同学,错误的选项是什么等等。

如果题目的正确率相对比较低,用时比较长,就可以作为第二天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老师也可以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班级的平均水平做对比,也就是说学生做完练习以后,就知道自己每一题的用时、正确率和全班平均用时、正确率是怎样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解读,老师在课堂内就方便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在实践中感受到物体的面积,同时通过第一次的达标测试来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测试的数据即时呈现,精准有效,同时数据也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适以及自我发展。

绝大部分的学生达标以后,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几何画板软件来解决问题。

最后是学习评价。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自我评价。还是以“面积”这个知识点为例,对面积的含义、数方格、平方厘米的概念等知识和能力项目各自设计出具体的评价标准,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

这是一张反映教与学流程再造的图。

蓝色部分的数据产生于校外,黄色部分的产生于校内。很显然,教师的教已经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发生于非正式学习的时段。这里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所谓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数字化学习,难道是课前也要用设备,课中也要用设备,课后也要用设备吗?我认为不是。我觉得课前、中、后是一种贯通,媒介就是数据和师生的互动。因此课内大可不必纠结常态化的教学是否一定要用设备,可以充分地面对面讲授、交流讨论。基于学生学习的数据会引导教师做教学流程的变革。

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的学生就成为风景,教师成了场景。正如我们的本次盛会一样,在新校长杂志带给我们这样的一个学习场景的过程中,不管你是在主会场,还是在宾馆的房间里,或者你在国内的某个地方,或者是在全球的某个地方,都可以因为数据的贯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参与我们这一次的学习盛会。

因此,我觉得李斌先生和他的团队,让我们成为风景,他们成了背景,到了今天依然有那么多人充满热情地坐在会场里。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当中课堂面对面的需求。

接下来讲语文学科,如何打通阅读与表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打通了阅读与表达,把作业分成长时作业、即时作业和阶段作业,共同推选学习组长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所有的评价都是在组内完成的。长时作业,也就是主题阅读,教师推荐书目,孩子自由阅读,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但是依据课标,我们会给孩子一个比较格式化的表达的流程,比如说你要说今天我看了一本什么书,大概看了多少时间,看了多少页,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二年级的学生要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告诉别人,一个小演讲,两分钟。到现在为止,四年级是5分钟,到5年级,按照课标要求是10分钟,有中心,有感染力。

即时作业,比如说第7课,老师就布置了闪光卡片,让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的同伴,根据图片的故事写下四人小组每个人的优点,包括自己,也可以一起来说一说四个人的优点。

阶段作业,比如说做一个自述或讲一个独特的故事,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每个单元,孩子们梳理分享以后做智慧分享单,做成创课和大家分享。

接下来是最近在做的,在孩子们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我们针对不同年级,根据课标提供打通阅读与表达的模板,供孩子们选择使用,帮助他们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比如说四个有趣的情节,你可以说最喜欢的部分,最喜欢的人物,包括可以记录故事,也可以画一画,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别人。

通过上述两个数学和语文的例子,我想说的是,我们如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促进教师教学的转变。数学学科是基于关系的课堂,重在识别不一样的学生,他的学习角色,他的学习优势,以及他问题背后的原因,需要教师从数据出发,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给予每一个学生最适切的学习支持,让学习得以真正的发生。

语文学科就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是如何来建构知识的,他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我们教师最终是要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BYOD,第一入口

最后我想说,在我们了解学生,重新定义学习,了解教师,重新定义课堂以后,我们学校和学校的领导者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学校比较成功的就是抓住了一点,BYOD,第一入口。管理者和教师看到的是数字化的校园,学生看到的永远是他手里的终端,所以我觉得第一入口就是BYOD。

三年来,BYOD贯通了课堂内外,贯通的不仅是时空,不仅是知识与内容,更多贯通的是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形成了开放、互动、共享、有效的大课堂观。

学校通过与专业公司合作,对开展课堂创新的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的研究。通过与常模库中的量化数据与客观分析的横向比较与纵向跟踪,反映出课堂创新实践的成效和对于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每一个数字化学习的学生和非数字化学习的学生进行了三个领域九个纬度的评估,可以看出三个领域都发展得非常好,其中认知、语言领域的发展有显著的差异。

作为学校的信息化领导者,不是简单的拿着iPad在这里秀一秀技能,更多的是要思考学校教育要给学生奠定什么学习基础,不仅仅是他的学业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基础还在于提升持久学习的热情,以及寻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均衡,让他们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表达自己,在探索中建立自己对问题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创造专属自己的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班级作业评价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班级被扣分后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